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5.56 6.0折 ¥ 59 全新
库存520件
作者刘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7952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4029145
上书时间2024-10-20
引 子
1960年10月,北京。
在中南海住宅的书房里,会见一位来自西方的老朋友——美国作家爱德加· 斯诺。
在为数不多的外国友人中,斯诺无疑是与其友谊深的一位朋友。不会忘记,1936年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方面军刚刚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又面临蒋介石的军事包围。在那个艰难时刻,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却冒着生命危险,毅然来到延安,对他和红军战士进行采访。在昏暗的窑洞里,在微弱的烛光下,与斯诺彻夜畅谈。传奇般的经历,红军英勇战斗的故事,使这位好奇的美国人听得如痴如醉。斯诺如实记下了在红区的所见所闻,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从此,的大名传遍全世界,红军的长征象一首英雄的史诗为后人深深地崇拜着。
二十四年后的重逢使他们激动不已,与斯诺连续谈了几天,时间长达九个小时。“我们谈到了这些年来发生的事,也谈到了还没有发生的一些事。”斯诺回忆道,毛显得“从容不迫,动作稳重,能迅速领会别人话中的细微含义,眼神虽然不能完全说是闪烁发光,但是却带有一种嘲弄的微笑。他的笑声很有感染力,非常喜欢机智的谈话。”
谈话的气氛是友好和愉快的,斯诺却以他职业的敏感,察觉内心深处的某些隐忧。“当时中国正处在经济困难之中,那是由中国的天灾和人祸的残酷结合造成的。苏联专家突然被撤走,工业机械的供应被中断。三百多个重点工程的合同突然被撕毁。农业连续第二年遭到水旱灾,几乎有一半农作物遭到部分或全部的毁坏。只是由于实施了严格的定量配给,才避免了大规模的饥荒。”于是,斯诺向提了一个问题,一个只有斯诺才敢问的问题:
“你一生中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出乎意料,回答说,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此时,在香港拥挤的贫民住宅区的一间小屋里,一位贫困潦倒的老人,正在一字一句地撰写他的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这位在中国革命史上显赫一时的人,就是曾任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第六届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长征途中在草地与的斗争,竟成了他政治生涯的转折,从十万红军的领袖变成了被中国革命抛弃的叛徒。他辛酸地回忆着过去的往事,在草地这一章的标题沉重地写下两个大字——“分裂”。
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中,张国焘被冠以“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帽子定下结论。然而,历史并非如此简单。究竟是甚么原因和矛盾,使这些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并肩战斗的同志反目为仇,在长征艰苦的时候,在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会师不久,就发生了如此令人痛心的分裂?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许多原因,许多隐藏起来不为人知的内幕。今天,经历那场斗争的当事人大多都已作古,但是他们留下的历史档案和回忆录仍然完整地保存着,作为真实的见证。让我们从那些珍贵的文献中,来探索和还原当年的历史吧。尽管它是一段令人伤感的历史,一段饱含鲜血和泪水的历史。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晚年对埃德加·斯诺说,这是他“一生中黑暗的时刻”。
本书权威、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对当年与张国焘的斗争一直念念不忘,当时的冲突主要集中于红军的战略抉择:张国焘下令南下,*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引
子
第1章 懋功会师
第2章 初会两河口
第3章 冲突已见端倪
第4章 陷入困境
第5章 矛盾与争论
第6章 沙窝会议前后
第7章 过草地
第8章 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
第9章 俄界会议
第10章 在陕北站住脚
第11章 张国焘另立中央
第12章 南下失利
第13章 神秘的国际来客
第14章 在道孚、炉霍、甘孜的日子
第15章 甘孜会师
第16章 再次北上
第17章 会宁会师前后
第18章 大军西去
第19章 血战河西走廊
第20章 西安事变—意外的转折
第21章 兵败祁连山
第22章 历尽磨难与艰辛
第23章 批判张国焘
第24章 张国焘出走
第25章 光明与阴暗
尾 声 揭开历史的面纱
参考引用书目
新版后记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晚年对埃德加·斯诺说,这是他“一生中黑暗的时刻”。
本书权威、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对当年与张国焘的斗争一直念念不忘,当时的冲突主要集中于红军的战略抉择:张国焘下令南下,*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