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目录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思考题
内容摘要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精彩内容
纪昌学射甘蝇是一个非常善于射箭的人,一拉开弓,猛兽就会应声倒下。甘蝇有一个弟子叫飞卫,由于虚心好学,射箭的本领超过了他的师傅。
有一个叫纪昌的青年,很想学射箭,于是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学习射箭并不困难,首先要练好眼力,你得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再来找我。”纪昌回到家里,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穿来穿去的梭子。练了三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嘿,这还不够啊,你还要继续练,直到能把很小的东西看大了,再来见我吧。”纪昌又回到家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挂在窗口,紧紧地盯着它,十天之后,虱子渐渐“长大”了;三年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再看其他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兴高采烈地去找飞卫,飞卫满意地说:“现在,我可以教你射箭的本领了。”于是,飞卫教纪昌怎样拉弓,怎样放箭。纪昌苦苦练了好几年,终于成了一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
由此可见,学习任何东西都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唐伯虎学画唐伯虎小时候就很有画画天赋,当别人还在私塾里念四书五经的时候,他已经靠自己的画笔闯出了不小的名气。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
小孩子有了点成绩,免不了得意忘形,少年得志的唐伯虎更是如此。他渐渐地自满起来,整天混迹在市井之中,吃起了老本。
母亲注意到了儿子的这种变化,知道再这么下去,他肯定会裹足不前。
于是,母亲把唐伯虎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你还小,有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以后很难有大出息。大画家沈周住得离我们家不远,明天我就送你去他家学画。”第二天,唐伯虎就高高兴兴地背起行囊,来到沈周家拜师学艺。
沈周见唐伯虎很有潜力,是个好苗子,便决定把自己的画画本领都传授给他。跟着沈周学了一两年,唐伯虎发现自己画得已经很不错了,再看看老
师的画,觉得比自己强不了多少,上课时便开始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心想:“大画家也不过如此,我还不如早点回家呢。”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思,一句话也没有说,让妻子准备一桌饭菜为唐伯虎饯行。唐伯虎得知自己可以出师,高兴极了,兴冲冲地要去吃这顿饭,打算吃完了赶紧回家。
奇怪的是,今天这顿饭并没有在往常的地方吃,而是安排在院子里的一
个小房子里。自从唐伯虎来到沈家,还从没有进过这间房子呢。
唐伯虎推开房门,走进去一看。他不由地从心底里惊叹道:“哎呀,天底下怎么还有这样的房子?”这到底是问什么样的“怪宅”呢?他从一扇门进去,三面墙上也各有一
扇门,房子居然有四扇门。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扇门外姹紫嫣红,那一扇门外莺歌燕舞,还有一扇门外流水潺潺。
唐伯虎觉得好玩,心想:“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啊,家里有那么好玩的去处也不告诉我,等我出师时才跟我说,太不够意思了,让我先出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好去处。”他先往东门走,想去看看那个姹紫嫣红,“咚”,脑门上撞了一个包;他往南门走,想去看莺歌燕舞的时候,“咚”,又撞一个包;他想看西门的小溪的时候,“咚”,一下又撞一个包。
他摸摸头,又摸摸“门”,总算明白了——原来三道门和外面的风景全是沈周画在墙上的画。唐伯虎幡然醒悟,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水平差远了。
这时候,沈周从外面进来,说:“伯虎啊,吃完饭了吗?吃完你就可以出师了。”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您还是让我跟您再好好学几年吧,这顿饭留着以后再吃。”从此,唐伯虎专心学习,持之以恒,成为了明代著名的书画家。P4-6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