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渗透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渗透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全新正版图书

175.67 8.9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涛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01

装帧精装

货号25195872

上书时间2022-07-06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正渗透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涛 译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0
  • 版次 01
  • ISBN 9787030542731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6页
  • 字数 48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正渗透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介绍了以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制备为目的的低能耗脱盐正渗透技术的理论基础和过程应用。在正渗透过程中,水自发透过半透膜,从原料液侧向驱动溶液侧传递,然后通过其他分离过程从驱动溶液中分离出来。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发展迅速,然而在膜材料制备和驱动溶液开发方面的深入研究尚未有结束,简便、高效饮用水制备的正渗透技术远未成熟。
  《正渗透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由国际上正渗透领域知名专家撰写。解释了正渗透的基本概念,讨论了膜过程的模拟和组件设计,介绍了不同类型驱动溶液的特性和正渗透膜的新发展,并从物理、化学和生物角度探讨了膜污染的形成和控制。此外,详细阐述了正渗透在海水淡化、水回用、膜生物反应器、矿山污水处理、灌溉、垃圾渗滤液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正渗透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还介绍了正渗透技术在污染物的去除,包括新兴污染物、硼、重金属等领域的进展。最后,对正渗透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客观评估。
【目录】
目录
致谢
摘要
序言
前言
第1章 引言:膜科学与技术和正渗透 001
1.1 背景介绍 001
1.2 膜科学与技术在解决水危机中的作用 002
1.3 现有RO海水淡化过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003
1.4 正渗透的基础和原理 004
1.5 本书内容提要 007
1.6 参考文献 009
第2章 正渗透过程模拟 012
2.1 引言 012
2.2 正渗透过程中的传质 013
2.3 膜参数对正渗透通量影响的模拟 016
2.4 双皮层正渗透膜的模拟 020
2.5 正渗透过程溶质的累积 024
2.6 减压渗透(PRO)过程的模拟 025
2.7 正渗透过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026
2.8 附录 027
2.9 命名体系 032
2.10 参考文献 035
第3章 垫网对正渗透过程的影响 039
3.1 正渗透的浓差极化 039
3.2 外浓差极化(ECP) 041
3.3 内浓差极化(ICP) 042
3.4 浓差极化指数 042
3.5 垫网对浓差极化的影响 046
3.6 敏感分析:正渗透的特性 052
3.7 结论 054
3.8 命名体系 055
3.9 参考文献 056
第4章 正渗透组件设计 058
4.1 引言 058
4.2 板框式组件 058
4.3 卷式膜组件 060
4.4 渗透垫网设计 063
4.5 FO膜组件的发展 065
4.6 命名体系 066
4.7 参考文献 066
第5章 正渗透过程的驱动溶质介绍 067
5.1 选择驱动液的一般标准 067
5.2 影响FO性能的驱动液性质 068
5.3 驱动液的分类 070
5.4 结论 087
5.5 缩写和术语 087
5.6 参考文献 087
第6章 纳米粒子作为正渗透过程的驱动液 092
6.1 引言 092
6.2 纳米粒子驱动液合成 094
6.3 纳米粒子驱动液表征 095
6.4 纳米粒子驱动液在FO过程中的应用 097
6.5 结论 100
6.6 缩写和术语 101
6.7 参考文献 101
第7章 高分子水凝胶作为犉犗过程的新型驱动溶质 103
7.1 引言 103
7.2 通量提高 104
7.3 脱水作用 111
7.4 过程优化 113
7.5 结论 117
7.6 缩写和术语 117
7.7 参考文献 117
第8章 正渗透膜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120
8.1 正渗透中的传质现象 120
8.2 正渗透膜材料的结构设计和表征 124
8.3 相分离法制备的完整皮层非对称膜 127
8.4 复合膜 132
8.5 缩写和术语 138
8.6 参考文献 138
第9章 新型纳米纤维犉犗膜的设计 144
9.1 引言 144
9.2 FO膜的制备 146
9.3 FO膜的表征 147
9.4 FO膜的性能测试 150
9.5 结论 154
9.6 缩写和术语 155
9.7 参考文献 155
第10章 采用两性离子氨基酸犔犇犗犘犃表面改性提高正渗透膜抗污染性 158
10.1 引言 158
10.2 两性离子聚L-DOPA膜的表面改性 162
10.3 L-DOPA涂层正渗透膜的效果 164
10.4 结论 167
10.5 缩写和术语 167
10.6 参考文献 167
第11章 正渗透过程中的膜污染 171
11.1 背景介绍 171
11.2 正渗透污染 174
11.3 减缓污染的方法 182
11.4 缩写和术语 186
11.5 参考文献 186
第12章 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生物污染 189
12.1 引言 189
12.2 生物污染分析 191
12.3 FO中的膜污染 197
12.4 结论 210
12.4 缩写和术语 210
12.6 参考文献 212
第13章 耦合正渗透膜系统的废水回收与再利用 216
13.1 绪论 216
13.2 正渗透耦合系统 218
13.3 参考文献 231
第14章 正渗透海水淡水化:发展?案例和未来 235
14.1 背景介绍 236
14.2 应用案例 242
14.3 研究需求和未来趋势 253
14.4 结论 259
14.5 缩写和术语 259
14.6 参考文献 259
第15章 正渗透过程在处理页岩气采出高盐废水中的应用 263
15.1 背景介绍 263
15.2 页岩气开采的水管理 264
15.3 正渗透技术用于页岩气废水回用 269
15.4 应用案例 275
15.5 结论 277
15.6 缩写和术语 278
15.7 参考文献 278
第16章 正渗透去除水体中新兴微量有机物 281
16.1 引言 281
16.2 新兴微量有机物 281
16.3 正渗透过程对新兴微量有机物的去除 284
16.4 结论 297
16.5 缩写和术语 297
16.6 参考文献 298
第17章 基于化肥汲取液的渗透脱盐过程用于灌溉施肥 305
17.1 引言 305
17.2 正渗透:潜在的低能耗脱盐过程 306
17.3 FDFO脱盐工艺原理 307
17.4 FDFO的优势和特定应用条件下的机遇 308
17.5 化肥选择以及化肥驱动液性能 310
17.6 FDFO过程的限制和选择 314
17.7 结论 322
17.8 缩写和术语 323
17.9 致谢 323
17.10 参考文献 324
第18章 正渗透耦合过程处理采矿废水 329
18.1 引言 329
18.2 采矿废水 331
18.3 FO-RO耦合系统 335
18.4 结论 338
18.5 缩写和术语 338
18.6 参考文献 339
第19章 压力辅助渗透(犘犃犗)用于水净化 342
19.1 引言 342
19.2 PAO原理 343
19.3 最近的PAO研究 345
19.4 潜在应用 352
19.5 结论 353
19.6 缩写和术语 354
19.7 参考文献 354
第20章 减压渗透膜材料的发展 357
20.1 可再生蓝色盐度梯度能 357
20.2 PRO过程基础 358
20.3 PRO膜 362
20.4 结论 373
20.5 缩写和术语 373
20.6 致谢 374
20.7 参考文献 374
附录 378
原著编者 378
其他作者 38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