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正版带防伪 内页干净

45 5.3折 85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 D.(Christopher D. Wickens)、[美]贾斯廷 G.(Justin G. Hollands)、[美]西蒙·班伯里(Simon Banbury)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n2

上书时间2024-04-21

乐读坊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克里斯托弗 D.(Christopher D. Wickens)、[美]贾斯廷 G.(Justin G. Hollands)、[美]西蒙·班伯里(Simon Banbury)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111471981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美国名校学生最喜爱的心理学教材
【内容简介】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原书第4版)》是当今西方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工程心理学教科书,由美国最富盛名的专家所著。主要讲述工程设计、使用过程中人—机交互的心理因素,意在从心理的角度关注并改善人类作业的绩效。前半部分论及知觉、注意、空间言词认知、记忆、学习与决策,强调认知心理学这些领域的潜在应用;后半部分具体涉及行动选择、时间分配、差错与应激。全书所包括的有关信息加工系统的人的力量与局限性及其对系统设计的关系的知识,对全世界的人都是普遍适用的。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 D. 威肯斯(Christopher D. Wickens),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荣誉退休教授,科罗拉多大学心理系兼职教授,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阿里昂科技公司(AlionSciences Company)高级研究员。30年来,他在伊利诺伊大学讲授工程和实验心理学、人因工程和航空心理学课程,指导了38位博士,并担任航空心理学/人因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长达20年。曾因其出色的本科教学获得心理学国际荣誉学会奖(Psi-Chi award),因在人因学专业人才培训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人因工程学会颁发的保罗·费茨奖(Paul M Fitts award)。他还获得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的航空领域年度卓越研究奖。他是美国人因工程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注意理论在人因工程中的应用,以及人的操作行为的建模。最后一点,他还是一位狂热的登山爱好者。

 


  贾斯廷 G. 霍兰兹(Justin G. Hollands),加拿大国防科技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多伦多研究中心下属的人机系统部的军事研究员和高级顾问,多伦多大学机械和工业工程系兼职教授。1994~1999年,霍兰兹博士在爱达荷大学(美国)心理系任助理教授。1993年在多伦多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获圭尔夫大学(加拿大)人因心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滑铁卢大学(加拿大)心理学(联合培养项目,成绩优异)学士学位。他在安大略省交通与通信部、北方贝尔研究所(Bell-Northern Research)、加拿大IBM研究中心作为合作学生的经历,激发了他对人因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兴趣。霍兰兹博士已撰写或参与撰写了50篇学术论文。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显示与界面设计、人对自动化系统的依赖、视觉动量、视觉注意、人类知觉和心理物理测量。

 


  西蒙·班伯里(Simon Banbury),加拿大人因窥镜公司(Looking Glass HF Inc.,专门承接人机交互与界面优化方面的专业咨询)总裁,拉瓦尔大学(加拿大)心理学院副教授。他在拉瓦尔大学负责指导博士研究生,并从事团队合作与医疗决策领域的研究。西蒙拥有将近20年在国防、工业和学术领域的人因咨询和应用研究经验,曾担任过国防和工业部门的人因顾问、卡迪夫大学(英国)心理学讲师、英国国防评估与研究局(DERA)的军事研究员。他在注意与记忆的应用研究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包括外部噪声对办公室工作绩效和飞行驾驶绩效的影响。

 


  雷杰·帕拉休拉曼(Raja Parasuraman),博士,乔治·梅森大学心理学教授,负责人因学及其应用认知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神经人因学、技术与认知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in Neuroergonomics, Technology, and Cognition ,CENTEC)主任。他的研究领域涵盖注意、自动化、神经影像学和遗传学。他已发表150余篇期刊论文,出版了10部专著,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注意》(Varieties of Attention)、《自动化与人的操作绩效》(Automa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神经人因学:工作中的脑》(Neuroergonomics: The Brain at Work)、《培养老年人的脑与思维》(Nurturing the Older Brain and Mind)。现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人因工程学会会员。他曾经获得美国人因工程学会富兰克林·泰勒奖终身成就奖(Franklin Taylor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和保罗·费茨教育奖(Paul Fitts Education Award),以及弗吉尼亚州高等教育委员会杰出教师奖。

  张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Ph.D in Psychology),师从克里斯托弗 D. 威肯斯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人因学会理事。曾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主要工作领域有:工程心理学、人因学、人的能力结构与度量、国民主要心理特征、灾后心理援助等。 


  孙向红,工程心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工程心理学分会理事长。 主要工作领域有:工程心理学、核电安全、人的脑力负荷、交通安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张侃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 
第2章 信号检测与绝对判断 ┈┈ 
第3章 知觉和显示空间中的注意 ┈┈ 
第4章 空间显示器 ┈┈ 
第5章 空间认知、导航和手动控制 ┈┈ 
第6章 语言与通信 ┈┈ 
第7章 记忆与训练 ┈┈ 
第8章 决策 ┈┈ 
第9章 行动的选择 ┈┈ 
第10章 多任务调控 ┈┈ 
第11章 心理负荷、应激与个体差异:从认知和神经人因学的角度看问题 ┈┈ 
第12章 自动化与人的作业 ┈┈ 
Contents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1.1 定义 
1.1.1 工程心理 
1.1.2 人的作业 
1.2 研究方法 
1.3 人的信息加工模型 
1.4 本书的用法 
关键术语 
第2章 信号检测与绝对判断 
2.1 概述 
2.2 信号检测论 
2.2.1 信号检测模式 
2.2.2 设置反应标准:信号检测论中的最优化 
2.2.3 敏感性 
2.3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2.3.1 理论表述 
2.3.2 经验数据 
2.4 模糊信号检测论 
2.5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2.5.1 医疗诊断 
2.5.2 再认记忆与目击证人口供 
2.5.3 告警与警报系统 
2.6 警觉 
2.6.1 警觉绩效的测量 
2.6.2 警觉理论 
2.6.3 阻止警觉衰退的技术 
2.6.4 警觉:实验室内外的差异 
2.7 绝对判断 
2.7.1 信息的定量化 
2.7.2 单维绝对判断 
2.7.3 多维绝对判断 
2.8 总结与过渡 
附录2A 信息论 
2A.1 信息的定量化 
2A.2 离散信号的信息传递 
2A.3 结论 
附录2B d'和β计算 
关键术语 
第3章 知觉和显示空间中的注意 
3.1 概述 
3.2 选择性视觉注意 
3.2.1 监控:SEEV模型 
3.2.2 察觉与注意捕获 
3.2.3 视觉搜索 
3.2.4 杂乱 
3.2.5 指引与引导注意 
3.3 平行加工与分配性注意 
3.3.1 前注意加工与知觉组织 
3.3.2 空间接近性 
3.3.3 基于客体的接近性 
3.3.4 基于客体注意的应用 
3.3.5 接近相容性原则 
3.4 听觉通道中的注意 
3.4.1 听觉分配性注意 
3.4.2 听觉集中性注意 
3.4.3 跨通道注意 
3.5 过渡 
关键术语 
第4章 空间显示器 
4.1 图示知觉 
4.1.1 图示准则 
4.1.2 任务依赖性和接近相容性原则 
4.1.3 尽量减少心理操作的数量:搜索、编码和比较 
4.1.4 图示阅读中的偏向 
4.1.5 数据-笔墨比率 
4.1.6 多重图示 
4.2 刻度盘、仪表和指示器:显示相容性 
4.2.1 静态成分:现实性原则 
4.2.2 颜色编码 
4.2.3 显示运动相容性 
4.2.4 显示整合与生态界面设计 
4.3 第三维度:自我运动、深度与距离 
4.3.1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4.3.2 自我运动的知觉:三维知觉的外周视觉线索 
4.3.3 深度和三维结构的判断与解释:三维知觉的中央视觉线索 
4.3.4 三维视图中的错觉 
4.3.5 三维显示 
4.3.6 立体显示器 
4.4 听觉和触觉空间显示器 
4.5 总结与过渡 
关键术语 
第5章 空间认知、导航和手动控制 
5.1 参照系 
5.1.1 空间认知表征 
5.1.2 在二维心理旋转中的参照系转换 
5.1.3 三维心理旋转:通用FORT模型 
5.1.4 二维或三维 
5.1.5 FOR问题的解决办法 
5.2 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5.2.1 二维地图的设计 
5.2.2 三维地图的设计 
5.2.3 地图比例尺 
5.2.4 杂波在地图搜索中的角色 
5.3 环境设计 
5.4 信息可视化 
5.4.1 可视化中的任务 
5.4.2 可视化原则 
5.5 视觉动量 
5.6 追踪、移行和持续手动控制 
5.6.1 追踪固定目标 
5.6.2 追踪移动目标 
5.6.3 导致追踪困难的因素 
5.6.4 多轴追踪与控制 
5.7 虚拟环境和增强现实 
5.7.1 虚拟环境特征 
5.7.2 虚拟环境的应用 
5.7.3 增强现实 
5.8 总结与过渡 
关键术语 
第6章 语言与通信 
6.1 概述 
6.2 书面语言的知觉 
6.2.1 词知觉阶段 
6.2.2 自上而下的加工:上下文背景和信息冗余 
6.2.3 阅读:从单词到句子 
6.3 整合和自上而下加工的应用 
6.3.1 单元化整合 
6.3.2 上下文:数据的相互转换 
6.3.3 编码设计:经济性与安全性 
6.4 物体的识别 
6.4.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6.4.2 图片和图标 
6.4.3 声音和声标 
6.5 理解 
6.5.1 说明书 
6.5.2 上下文 
6.5.3 指令与状态 
6.5.4 语言学因素 
6.5.5 工作记忆负荷 
6.6 多媒体指令 
6.6.1 最优媒体 
6.6.2 冗余和互补 
6.6.3 图画材料的写实性 
6.7 产品警告 
6.8 言语知觉 
6.8.1 言语的表征 
6.8.2 言语知觉单元 
6.8.3 言语的自上而下的加工 
6.8.4 语音识别研究的应用 
6.8.5 通信 
6.8.6 机组资源管理和团队情境意识 
6.9 总结与过渡:知觉和记忆 
关键术语 
第7章 记忆与训练 
7.1 概述 
7.2 工作记忆 
7.2.1 工作记忆干扰 
7.2.2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和执行控制 
7.2.3 匹配显示与工作记忆代码 
7.2.4 工作记忆的限度:持续时间和容量 
7.3 干扰和混淆 
7.4 专业知识和记忆 
7.4.1 专业知识 
7.4.2 专业知识与组块化 
7.4.3 技能记忆 
7.5 日常生活记忆 
7.5.1 前瞻记忆 
7.5.2 交互记忆 
7.6 情境意识 
7.6.1 情境意识中的工作记忆与专业知识 
7.6.2 情境意识的水平和预期 
7.6.3 情境意识测量和意识的作用 
7.7 规划和问题解决 
7.8 训练 
7.8.1 训练迁移 
7.8.2 训练技术和策略 
7.9 长时记忆:表征、组织和提取 
7.9.1 知识表征 
7.9.2 记忆提取和遗忘 
7.9.3 技能保持 
7.10 总结与过渡 
关键术语 
第8章 决策 
8.1 引言 
8.2 决策的特点和类型 
8.3 决策的信息加工模型 
8.4 什么是"好"的决策 
8.5 决策中的诊断和情境意识 
8.5.1 对线索的估计:知觉 
8.5.2 选择注意的证据累计:寻找线索和形成假设 
8.5.3 诊断中的期望:长时记忆的作用 
8.5.4 观念随时间的变化 
8.5.5 诊断中的偏见和启发式的意义 
8.6 行动的选择 
8.6.1 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8.6.2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期望价值模型 
8.6.3 不确定选择中的启发式和偏见 
8.6.4 安全行为的决策 
8.7 努力和元认知 
8.7.1 努力 
8.7.2 元认知和(过度)信心 
8.8 决策中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8.9 决策的改进 
8.9.1 去偏见化训练 
8.9.2 程序化 
8.9.3 显示器 
8.9.4 自动化和决策辅助工具 
8.10 总结与过渡 
关键术语 
第9章 行动的选择 
9.1 影响简单和选择反应时的变量 
9.1.1 刺激模态 
9.1.2 刺激强度 
9.1.3 时间不确定性 
9.1.4 期望 
9.2 影响选择反应时的变量 
9.2.1 信息论模型:希克-海曼定律 
9.2.2 速度-准确率权衡 
9.2.3 刺激可辨性 
9.2.4 重复效应 
9.2.5 反应因素 
9.2.6 练习 
9.2.7 执行控制 
9.2.8 刺激-反应相容性 
9.3 反应时的阶段 
9.4 系列反应 
9.4.1 心理不应期 
9.4.2 决策复杂性:决策复杂性优势 
9.4.3 定节奏 
9.4.4 反应因素 
9.4.5 预检和录入 
9.5 失误 
9.5.1 人为失误的类别:信息加工的路径 
9.5.2 人的可靠性分析 
9.5.3 组织背景下发生的失误 
9.5.4 失误的补救方法 
9.6 总结与过渡 
关键术语
第10章 多任务调控
10.1 概述
10.2 努力和资源需求
10.3 多样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