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

268 八品

仅1件

辽宁大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惟海 编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Y-4618

上书时间2024-10-17

大连古岳书社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书脊上部有开裂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惟海 编
  •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2
  • 版次 1
  • ISBN 9787801237217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23页
  • 字数 754千字
【内容简介】
《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全面揭示佛教五蕴说中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及其独特的古典心理学范式。最有特色的一本阐发佛教心理学的专著。《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内容包括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黄向五蕴系统,纵向五蕴层次。五蕴的缘起过程,内明与心悟,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五蕴心理学的前景等。
1.《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以通俗性介绍五蕴心理学范式为主。《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对范式的理解是:与对象的自然物理结构和规律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基于这种理解,把五蕴缘起视为关于心理机能体系的系统知识。
2.《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把释迦牟尼佛视为发现心理机能结构和缘起规律并创立五蕴心理学范式的心理学家。
3.五蕴的概念,不人主蕴涵着建构的关系,也带有对心理功能进行价值批判的意义,故五蕴起理论作为一种心理学体系,必将提到五蕴缘起在人生修养中的应用,但《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尽量回避佛教的宗极、信仰、修行、解脱等宗教性内容。
4.《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关于五蕴心理学范畴、概念的甄别原则:五蕴缘起等基本范畴,源自释迦牟尼佛,也是自其传入中国两千年来得到认可的。心理领域的一般概念,则参考佛教经论、现代心理学和汉语习惯用法。
5.《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对心理哲学的基本问题,按层面不同则知识性质不同的观点,分别理解。在心理现象的层面上,《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同意世俗谛中心理意义上的存在,即以觉知为存在,肯定心理意义上的“实有”。有心理存在的本体论上,观点是“业即是有”,白话诠之,大意为“存在即作用效能”。
6.《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就主要性质而论,不是研究性著作,引文标注格式,在规范性与经济原则之间行中道。
【目录】
序一
序二
鸣谢
例言
绪论
导言:研究五蕴心理学的门径
上册
第一章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
1.1身心和合的观点
1.2五蕴的体系
1.3五蕴理论的意义性特征
第二章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基本观察方法
2.2心理现象分析方法
2.3心理学理论方法
2.4心理实证实践方法
2.5佛家心理学方法的哲学背景及其可能的前景
第三章横向五蕴系统
3.1信息摄取系统——色蕴
3.2感受系统——受蕴
3.3认知系统——想蕴
3.4能动系统——行蕴
3.5理解系统——识蕴
第四章纵向五蕴层次
4.1精神世界的话语特殊性及宗教性秘密意趣
4.2经验性理论的浅深两分说
4.3本地——生得境界
4.4定地——定得境界
4.5道地——解脱得清净境界
4.6法界与自我
第五章五蕴的缘起过程
5.1缘起的概念与性质
5.2心理过程缘起
5.3记忆相应本转缘起
5.4五蕴发展缘起
5.5广义缘起论

下册
第六章内明与心悟
6.1内明是心悟心理学
6.2内明的对象世界
6.3心理结障
6.4五蕴的流转与还灭
6.5心悟与道果
6.6宗门禅原理
第七章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
7.1五蕴个性心理学模式
7.2五蕴教育心理学原理
7.3五蕴学习心理学原理
7.4五蕴心理医学原理
第八章五蕴心理学的前景
8.1五蕴心理学在基础心理学方面的前景
8.2五蕴心理学在哲学研究中的前景
8.3五蕴理论在桥梁学科中的前景
8.4五蕴修养学原理
8.5法界差别与心理学方法之间的关联性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脊上部有开裂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