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濒危满语环境中的满族祭祀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濒危满语环境中的满族祭祀文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3.93 6.3折 54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拉腾著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606073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4元

货号14439344

上书时间2025-01-0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满族家祭与东北亚的“熊祭”

第一节“熊祭”及其性质

第二节满族祭典与“饲养型熊祭”的关联要素

第三节满族祭典与“饲养型熊祭”的祭祀过程

第二章满族祭祀仪式的双重展开

第一节程序的推进方式

第二节程序的展开及功能

第三章满族的四季祭祀仪式

第一节祭祀的种类

第二节仪式与自然生态

第四章满族的春秋大祭

第一节早祭及所祀对象

第二节夕祭及所祀对象

第三节立杆祭及其本质

第五章满族的树柳枝祭

第一节祭祀前的准备

第二节仪式的推进

第六章满族的星祭

第一节星祭的构成

第二节星祭的过程

第三节星祭的符号意义

第七章满族的立杆祭祀

第一节立杆仪式的展开

第二节立杆祭的由来

第八章四季屯满族的“安巴窝陈”及“掘室祭

”第一节张姓家族及其“安巴窝陈”

第二节“掘室祭”的判定及实行

第九章满族传统民俗的当代审视

第一节宁安关氏家祭的概况

第二节宁安关氏家祭的特征

第三节关氏祭典及其性质

第十章人与神的对话:大桦树林子的野祭

第一节野祭的背景

第二节野祭的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满族家祭与东北亚的“熊祭”

东北亚地区土著阿伊努人中流行“熊祭”,在受到我国境内满族先民有关家畜饲养理念的影响后,又逐步衍生出“饲养型熊祭”。不过,在以萨哈林岛(库页岛)、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以及我国东北地区所组合而成的民族文化区域之内,文化要素的影响为双向的,而非单向扩散的。阿伊努人的“熊祭”仪式亦反作用于满族的祭典。迄今为止,东北亚的“熊祭”及满族的祭典虽然受到研究界广泛关注,相关探索也取得显著的成就,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仍然缺少相对完整的比较研究。就此,本章拟在详细解读东北亚民族“熊祭”特点及性质的基础上,将其与以家猪为牺牲物的满族祭典加以比较,阐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深化东北亚各民族在祭祀文化方面的关联研究。

第一节“熊祭”及其性质

“熊祭”可广泛见于北美北部的森林地带至欧亚北部地区狩猎采集民族的生活中。弗雷泽对其予以总结,认为从白令海峡到拉普兰德,猎人均对杀掉、吃掉的熊表示尊敬。类似情形在北美洲亦存在。北美印第安人将猎熊视为大事,猎熊前须长期斋戒,做好准备。出发之前要向曾经猎杀的熊的魂魄供献赎罪的祭品,求其照顾猎人。①在野生动物中,熊具崇高的地位,因而在杀熊的时候,猎人要举办“送灵”的仪式,以期保持人与熊之间永续的共存关系。

熊为恐怖的动物,不论是在猎熊时,还是在森林中与之偶遇时,人类都会被其袭击,因而熊被很多民族视为“野兽之主”或“山林之主”。人们以为熊有超乎其他动物的力量,并且拥有掌控动物世界的本领。于是,人们便试图通过祭祀,在支配自然资源的主人(即熊)与依赖其施舍才得以维持生计的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惠的关系。因而,被猎人所获猎的熊,就被视为“山林之主”自身,或其派往人类社会的使者。

……



精彩内容

本书以满族民间宗教祭祀文本为中心展开分析研究, 并伴以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以期阐明东北满族宗教文化及其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探明其所依据的运行原理等。本书所涉及的一些研究, 则秉承文本分析的传统, 从宏观上将东北地区视为一个文化区域加以整体把握, 将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相结合, 从微观层面上重新审视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的文本细节, 以小见大, 试图赋予大量存在的官方及民间“死资料”以新的生命。同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建构东北文化区域的框架, 确定其内部的运行机制, 总结出本区域内人与生态间的关联特征, 综合分析区域内各个意义层次的构成方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