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讲述刘少奇奔赴安源、领导五卅运动、开创白区工作,参与创建、建设共和国的生动故事,展现其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终生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胸襟和伟大情怀。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是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其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对外历史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
目录
耕读之家 刘九书柜 进“洋学堂” 反袁救国 投笔从戎 投身“五四” 赴苏途中 大学生活 奔赴安源 浑身是胆 喜结良缘 领导“五卅”运动 收回英租界 走上白区战线 奉天脱险 中东路上的斗争 带头节粮 运筹帷幄 骨肉情深 看书就是休息 乔装扮“秘书”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指挥若定 重建新四军军部 代理中共中央主席 情系西柏坡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因势利导 党内一律称同志 讲真话 教育子女是大事 要让群众满意 人民勤务员 克服困难调查实情 俭朴的生活 与人民同甘共苦 不要搞特殊 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 要后继有人,也要后继有林 关心农村的法制建设 维护宪法尊严
内容摘要
耕读之家
1898年深秋,在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小山冲里,随着“哇”的一声啼哭,一个新的小生命打破了山冲秋夜的寂静来到人间。一时间,山冲的老乡们兴奋地传递着这个喜讯。喜得贵子的刘家夫妇更是喜上眉梢,因为这是这对中年夫妇的第四个儿子,再加上两个女儿,按当地的习俗,他们真可算是多子多福了。这个逗人喜爱的小男孩在族内平辈的九个孩子中排行很后,大家就亲切地称呼他九满,或喊他九伢子。他的父亲则给孩子起名叫绍选,字渭璜。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新中国的国家主席。这个响亮的名字,是他在参加革命后自己起的。
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山冲,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阡陌纵横。的家就坐落在炭子冲中部东面的山坡下。那是一座被密林包围着的大屋,当地人叫它炭子冲屋场。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农舍,坐东朝西,屋前依依杨柳环抱着一潭清澈的池水,屋后紧靠着一座小山,山上丛林茂密,山下几株高大枫树挺立屋旁,冬可避风,夏可乘凉。在这里生活、劳动、学习了15年,度过了他美好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据《宁乡南塘刘氏初修族谱》记载,的祖籍并不在湖南,而是在相邻的江西省吉水县。还是在明朝中叶的时候,刘家的始祖刘时显夫妇跟随着到湖南益阳县做知县的大儿子刘宝来到益阳。初来益阳的刘家父子一下子被这里的山山水水深深吸引。日月如梭,转眼过了几年,刘宝的任期已满,该回老家了。可是刘家父子早已被湘江之滨的秀美山色所陶醉,再也不想回到江西老家了。爷儿俩一合计,便带着一家老小搬到湖南省宁乡县城南面的茅田滩住下了。几年以后又搬到南塘和炭子冲一带居住。从此刘时显一家世世代代在此安居乐业,他们以“耕读”为传家祖训,一代一代边耕作边读书,到了这一辈已经是3代了。
由于家道中兴,的父亲刘寿生是几代人中读书很多的,有很好的文化教养。他为人忠厚,心地纯良,治家有方,在当地的乡亲中有很高的威望,平时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帮忙。但有一点与他的前辈不一样,那就是对置房买地不太热心,而是把积攒下的钱都用到几个孩子的教育上。
的母亲鲁氏 是在1882年秋天嫁到刘家的。鲁氏虽没有读过书,但聪明秀气,身体健壮,再加上从小生活在勤劳俭朴的大家庭中,使她磨炼得麻利能干,不论粗活细活,持家处事样样拿手。在刘家生活的几十年里,她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
刘寿生教育几个子女不但要学好“四书五经”,还要求他们掌握一些生产生活技能,就连很小的,也是从懂事起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和哥哥姐姐一起下田劳动了。
那时,能够做,也做得很多的是在水田除草。每年6月份,禾苗长起来的时候,他就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在水田里除草。除草是一项很好累人的活,一下田就得一口气干上大半天不休息,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从不撒娇示弱,总是和哥哥姐姐比着干。每次他都赤着脚、弯着腰站在水田里仔细地拔着田里的水草,连手脚被禾叶、水草刺伤了也顾不上看一下,头上的汗水顺着眼角滴到水里,他也顾不上擦一把,一直坚持着把自己负责的一大片水田里的草拔干净才伸直腰歇口气。由于他干得又快又好,总是得到父亲和哥哥姐姐的表扬。少年从劳动和朴素的农家生活中,品尝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
在的记忆里有一次很难忘的劳动,是在父亲的指挥下,同哥哥姐姐一起给祖父刘再洲修坟墓。修坟需要将一块块几十斤、几百斤重的大石头运到山上。年纪虽小,但他一点儿也不示弱,总是争着干,尽量多出些力。只见哥哥在后面推着装满石块的推车,他和姐姐在前面用绳子使劲地拖,一趟一趟,一会儿上岭,一会儿下坡,沿着弯曲的山间小路前进,把浑身的劲儿都用上了。坟终于修好了,父亲替几个孩子擦净满脸的土和汗,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咱们家的房屋和田产,都是从曾祖父开始,才逐渐积累起来的,所以后人都要记得他。你们也要发奋,炭子冲这片家产是先辈们用汗水换来的。”
少年,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父亲的忠厚、勤劳、淳朴,母亲的干练、坚毅、任劳任怨,以及哥哥姐姐的勤勉努力等优良的作风,都深深地影响了他,为他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1-4
主编推荐
共和国领袖的历史,是共和国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具有增强革命传统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和现实意义。本书内容权威,内容精湛、文笔流畅清丽,传递正能量,深受读者欢迎,在领袖题材图书中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共和国领袖故事”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5年“*受全国青少年欢迎的一百种图书”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并输出版权在海外发行。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表彰会上,本丛书的编辑出版被作为经典案例向与会者推介。
精彩内容
一心想让儿子多读几年书的父亲在儿子8岁那年便把少奇送到私塾读书了。那时读私塾可不像现在上学,私塾先生的教学方法简单,除了看、读、背、抄、默以外,基本上没有别的好方法,学习的内容更是单调枯燥,只读一些《三字经》、《论语》、《孟子》、《诗经》等。这些时代久远、内容深奥的课程,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真是太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对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虽也感到枯燥无味,但还是能勤奋学习,加上他思维敏捷、记忆力好、理解透彻,学习起来还是轻松的。因此,进私塾学习没有多长时间,就以良好的成绩博得先生和同学的赞扬。 几年以后,私塾的学习内容、方法已远远满足不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在他11岁时,父亲又把他送到离炭子冲七里远的洪家大屋学习。这所学堂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洪家大屋是宁乡县有名的大户洪家的宅院,这所宅院地大房多、墙高院深、气度不凡。洪家几代为官,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严格,尤其是对公子洪赓扬寄予厚望。为了使他得到良好的教育,洪家专门选聘了一位上过师范学校,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思想的杨先生在家里开设学堂。新的环境和学习内容使感到耳目一新。他喜欢洪家的学习环境,同读的同学只有两三个,也不用参加多少劳动,可以专心致志地读书。这里使他更感到新奇的是杨先生教授给他们的知识。这位杨毓群先生在当地学问*深,不但旧学根底深,而且进过新式的师范学堂,读过中外名著,具有很多的新知识和新思 想。他教授给学生的不再是难以理解的四书五经,而是国文、算术、自然、地理等,他还经常给同学们讲寓言、童话,使孩子们学起来十分有兴趣。洪家学堂使*为着迷的就是那一柜柜的书了。在自己家里,父亲从不允许看的那些神话故事、传奇小说之类的书,在这里可以尽情地阅读。从那以后,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当课后,就邀上好友洪赓扬一起到书房找各种各样的书阅读。 在洪家学习将近一年时间了,有一天放学回家,父亲把他叫到自己的身边,亲切地问少奇:“九伢子,在洪家学习都快一年了,你都学到了什么呀?”少奇站在父亲身边,恭敬地对父亲说:“杨先生教给我们很多新知识,讲怎样算术,给我们讲寓言,讲外国的故事,还教我们国文,学起来可有趣了。”父亲点点头接着问道:“《孟子》、《论语》你现在背得怎么样了?”少奇怯生生地告诉父亲:“杨先生没有教我们‘四书五经’,给我们讲地理和自然常识。”少奇的父亲听后皱了皱眉,古板的父亲认为学点算术很好,长大了用得着,可是不学“四书五经”,这可不是正儿八经的教育,他看不惯这样的教书先生,不久就把少奇转到红米冲私塾读书了。天有不测风云,在红米冲上私塾没有多久,少奇的父亲因病去世了。过早地失去父亲,少奇的心里悲痛。加上红米冲私塾那单调的学习内容、古板的教学方法已远远满足不了那旺盛的求知欲望,他的心情苦闷。为了排遣郁闷的心情,少奇经常跑到附近藏书多的大户人家借书来读。有一个同学叫周祖三,家里有很多藏书,就经常往周家跑,那里成为获取知识的一个主要场所。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