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3.96 6.3折 8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进兴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5869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6元

货号8198829

上书时间2025-01-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摘要
第六章清末民初道德意识转化的几点观察
  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916)——陈独秀
  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1917)——毛泽东
  远在扶桑的彼邦人士—青木正儿(1887—1964),在民初对中土有了这样的观察:
  次于中华民国底政治上底革命,有文化上底革命;最有意思的,就是道德思想底改革。那是想要破坏那几千年立了深远的根柢的儒教道德,和要从欧洲文化上输入可以代这个的新道德。
  简之,晚清以来,梁启超(1873—1929)所鼓吹的“道德革命”,具有两项划时代的意义:其一,受演化论的冲击,固有的道德不再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其二,他以“公德”揭露传统伦理观的缺口,就仿佛掀开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box),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只剩下些许借助西方伦理学,重建现代伦理道德的希望。
  隔一世代的梁漱溟(1893—1988)依旧可以感受到此番的冲击,他说:
  公德,就是人类为营团体生活所必需底那些品德。这恰为中国人所缺乏,往昔不大觉得,自与西人遭遇,乃深切感觉到。距今四十五年前梁任公先生倡“新民说”,以为改造社会,挽救中国之本,他第一即揭“公德”为论题,已予指出。——还要不放松地说一说。
  总而言之,梁氏的“道德革命”代表了传统理学的式微,与新时代伦理学的来临。当时的有识之士已觉察到“今日中国之待新伦理说,实与他种学科,其需用有同等之急。”这在进入民国,尤其显豁。
  按,梁启超的《新民说》原先发表于晚清,属专栏系列,于《新民丛报》间续连载长达四年。他在刊出《论公德》(1902)一篇,隔年复撰作《论私德》(1903),谓“公德”需以“私德”为根基,而以王学辅之。无奈他的诤友并不苟同。黄遵宪(1848—905)评阅道:“近日《私德篇》之胪陈阳明学说,遂能感人,亦不过二三上等士夫耳!”显然,梁、黄二者的见解有所出入。
  惟民国甫创立,梁启超便转以为:
  宋明诸哲之训,……恐未能造就圣贤,先已遗弃庸众。故穷理尽性之谭,正谊明道之旨,君子以之自律,而不以责人也。
  正缘“正心诚意之谈,穷理尽性之旨,少数君子所以自厉”,梁氏遂认定宋明理学“其力皆不能普及于凡民,故其效亦不能大裨于国家。”可见梁氏的着眼点无疑已从少数菁英份子,转移至全体国民。
  梁氏的转变适透露出民国共和体制的建立,在伦理学上别具意义。晚清时势的恶化,固然令梁启超等人有提倡新道德的迫切需要,惟尚囿于少数人精神上的呼吁。但民国政治体制的改弦更张,令百姓由俯首的“臣民”骤升为“国民”,此不啻赋予“道德革新”政治与社会具体的依据。
  要之,清朝覆亡之后,帝制瓦解仅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底层社会结构的重组。而不同的社会组织自然涉及伦理的重构。民国的建立、帝制的瓦解,绝非传统朝代更替可以比拟。中国历史上,政权的轮替屡见不鲜,但政治体制的改弦更张,乃史无前例;更重要地是牵引至社会组织的调整。刘师培便说:“中国人民数载以前,不知社会伦理为何物?则以中国无完全社会之故。”
  另依梁漱溟所言,中国是以“伦理组织社会”,那么五伦就是中国的社会组织,离了五伦别无组织。但今日中国社会变了,五伦则无所依傍,而伦理则必须重新构作。钱玄同(1887—1939)便说:“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是共和国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了。”陈独秀(1879—1942)同样力主推翻孔学,改革伦理,以为倘不从伦理问题根本上着手,那这块共和招牌一定挂不长久。又扬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观此,伦理的觉悟甚至凌驾于政治觉悟之上。
  原来“儒家礼制,首重等差,以礼定分,以分为理”,因此,有必要打破传统伦理所形塑的尊卑贵贱的“差序格局”。有人观察到“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十五年这一段时间里,穷乡僻壤,以各族的祠堂为中心的家族自治体,其解体之速,至足惊人”,而社会的结构既然有所变动,伦理的重组更有其必要性与正当性。反之,不同伦理概念的引进,势必导致人际空间的调整与安置,“公德”便是最初的例证。又,国民的“平等观”便直接冲撞传统貌似分工、实系阶级上下的“四民社会”,而泯除男女有别的歧视亦刻不容缓。简之,社会变动与新伦理之间相互地激荡,便造成愈演愈烈的局势。
  陈独秀抨击固有的“三纲”之外,并且具体挑出传统的德目:“忠”、“孝”、“节”系以己属人的“奴隶道德”,斲伤独立自主的人格。孙中山(1866—1925)也觉察到中国传统道德突然有了缺角,适为见证。他说中国固有的道德,首是“忠孝”,但他观察到:
  此刻中国正是新旧潮流相冲突的时候,一般国民都无所适从。前几天我到乡下进了一所祠堂,走到最后进的一间厅堂去休息,看到右边有一个孝字,左便一无所有,我想从前一定有个忠字。像这些景象,我看见了的不止一次,有许多祠堂或家庙,都是一样的。……由此便可见现在一般人民的思想以为到了民国,便可以不讲忠字。
  自命为孙中山的信徒—蒋介石(1887—1975)的阅读经验,也可佐证。蒋氏十八岁的时候,接触了民主思想,读《大学》时,“看到‘天子’两个字,就以为《大学》一书,不过是讲忠于皇帝,和如何统治天下那一套腐朽的空论,觉得很讨厌,便从此丢了,不愿再读了”。
  其实,这个变化已酝酿有时了。晚清新学初兴之时,因修身的需要而设立修身课,商务印书馆1904年编辑的《最新修身教科书》就是一个范例。张元济(1867—1959)所编初小的修身教科书共10册,每册20课,200课中没涉及一个“君”字,300个故事没有涉及一个“忠”字。
  加上传统伦理习以君父并尊,《孝经》便谓:“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故忠本为孝的延伸,而后世鼓吹“移孝作忠”尤为明显。是故,攻讦固有伦理趋于激烈时,“忠”的道德价值受到质疑,“孝”自然也难以幸免。誉称“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四川老英雄—吴虞(1872—1949),便毫无顾忌地攻讦传统的家族制度,认定前者为专制主义的祸源。按“孝”本为支撑“家”的柱石,《论语》不是明白记载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吗?吴氏遂把箭头直接指向“孝”的核心概念。他抨击道:
  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与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而不可动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