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烽火三少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烽火三少年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2.32 4.9折 25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邱勋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72122163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5元

货号11694064

上书时间2025-01-0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烽火三少年》:邱勋,1933年出生于山东昌乐县。曾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中国作协□□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烽火三少年》《雪国梦》等,中篇□□《微山湖上》《街娃》《两道杠的臂章》等,童话《小猴能能的官帽》《作家邱勋的官帽》等,短篇□□《三色圆珠笔》《雀儿妈妈和它孩子》《NO!NO!NO!》等,散文集《闲说蝈蝈》《五味杂俎》等。《微山湖上》获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二等奖,《三色圆珠笔》《雪国梦》分获中国作协第一、二届优秀□□文学奖,《邱勋□□短篇□□选》获中国新时期十年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柳泉峪

第二章 小小的”团瓢”

第三章 采药

第四章 蛀虫

第五章 夜深沉

第六章 半碗水饺

第七章 官亭年集

第八章 年节

第九章 毒辣的"竭泽而渔"

第十章 悄然背退的晨星

第十一章 春到沂蒙

尾声



内容摘要

《烽火三少年》

第一章 柳泉峪

沂蒙山有个青石崮,青石崮下有个山庄叫柳泉峪。全庄百把户人家,稀拉拉地占了多半条山峪。除了大财主潘兰田家的青砖大院以外,穷人家大多住在黑石蛋砌成的小团瓢。

村东石崖下有个山泉,名叫柳泉,这泉雨季不涨,旱季不落,老人们说,这是青石崮一道地脉,沂河水一支源头,别看泉水不大,可直通到一百二十里外滔滔的沂河,而村子也正是因此而得名。

这是一九四二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村东头山神庙后面一扇野荆条栅栏门吱呀一声,走出一个中年汉子来。这人名叫石太平,是个庄稼汉,手艺人,还算个半拉子庄户医生。女人前年没了,跟前剩个十一岁的儿子留孩。现在,石太平披件旧布衫,腰缠一条青布围腰,肩上扛着头和扁担,朝村外走去。留孩提个小瓦罐走在身后。

突然听到峪底传来一声小孩子的喊叫:“不投降?好小子,你等着!”

留孩抬头望去,认出那是二叔家的弟弟石头。小家伙一手掐腰,一手提把短把镰刀,正对着面前一片野树棵子训话。

“你是东洋鬼子,跑到咱柳泉峪干什么?看刀!”石头猛一挥手,雪片似的镰刀在半空里一闪,残枝败叶滚到了脚下。

接着,他指着一棵藏在乱石后面的歪脖臭椿,喊道:“好,潘彪!藏到兔子窝里也得把你抓出来……怎么?你要投降?投降也不行!八路军宽待俘虏,可就不能宽待你潘彪!”只见石头把镰刀抡得上下翻飞,把臭椿棵子劈了个一塌糊涂。

石头发现了留孩,问道:“留孩哥,你上哪儿?”

“上笊篱坪去刨地瓜!你哪?”

“打柴嘛!”石头说,“咱姐上虎头崖了,叫我在这里砍点儿树枝子!”

“冬梅姐上虎头崖了?”前不久虎头崖上开了火,留孩听到这,大人似地说,“冬梅姐回来,告诉她不要再去啦!再碰上开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正说着,突然从前面山路上传来石太平的喊声:“留—孩—”

留孩抬头一看,爹已转过山口,急急追上去,石头也跟了上来,两个孩子气喘吁吁来到石太平面前。

石太平望望石头说:“把你砍的那树棵子捆起来,背着回家吧!”

石头瞪起一双黑眼珠,骨碌骨碌望着大伯,不说话。

“你在这里咋咋呼呼干什么?”石太平四处瞄瞄,压着嗓子生气地说,“人家躲还躲不迭呢,你倒是招风惹草,要叫潘彪听见,那还了得!”

石头一声不响。

“你冬梅姐也是,怎么不知道管着你些!”石太平叹口气,轻声说,“这两天风声挺紧,告诉你姐,没有事少出门!快回家吧!"

石太平说完就急急忙忙走了。留孩附在石头耳朵上说:“回去吧!等我运气好弄到子弹壳,就给你做杆□□!”

石头这才点点头,笑了。他站在山路旁边,眼巴巴望着大伯和留孩朝笊篱坪越走越远了。

原来这柳泉峪一带是个边缘区,国民党土顽头子汪洪元占着这块地盘,今年秋天,国民党杂牌土顽投了□□,潘兰田的儿子潘彪原是汪洪元手下一个副官,也撕下“抗日救国”的旗号,当了官亭镇汉奸队中队长。

最遭罪的自然还是庄稼人。牛被拉走,粮被抢光,有的连房子也被一把火烧个秃溜平。

山里的深秋,早晨已是冷飕飕的了。石太平爷儿俩在山路上走着,一个人也没有碰到。

两人沉默着走了一阵,留孩又说:“昨天过晌金库说,他爹还要带着汉奸队来搜山,山里藏了个八路军的伤号呢!”

这金库是潘彪的宝贝儿子,人不大,却跟他爹学了一肚子两肋巴坏水。石太平气得满脸通红,朝留孩脸上打了一巴掌:“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偏偏跟这个东西在一起搅和?”

留孩哭着说:“谁跟他一块玩啦!我在棘子地里逮蛔帼,听他在路上跟别人吹呼,我隔他半趟子地呢!”

庄户医生这才明白,是自己一时性急,错怪留孩了。但这位老子并没有向儿子认错的习惯,又听他说:“没在一块玩就好!以后记着,隔他远远的!”

又走了一阵,猛一抬头,来到笊篱坪了!

山梁上,随着山势开出一小块地,活像一把笊篱。土埂里栽着几百墩地瓜。石太平连个地头烟也没吸,就动手刨了起来。

日头一竿子高的时候,爷儿俩已刨了一半。石太平找个背风的地方烤了烤带来的煎饼,爷儿俩吃起早饭来。

突然,从不远一个秫秸丛那里,传来一阵蝈蝈的叫声。

留孩来到秫秸丛前,拉开一捆秫秸,立即钻了进去。

秫秸丛中间有一块半间房大的空地,平展展地铺着一堆干草,草堆旁边竟然大模大样地躺着两枚闪闪发光的子弹壳!

留孩刚扑过去把子弹壳捡起来,就看见有什么鲜红的东西突然在草丛里一闪。

“血!”

留孩突然害怕起来。他再也顾不上什么蝈蝈,拱开秫秸急忙逃走了。

停一会儿,石太平慌里慌张跟儿子一起跑了过来。

他看了一眼,脑门上大滴大滴流下汗珠来,手忙脚乱地把山草乱翻一阵,仿佛不经心一样把血迹全部盖了起来,又向儿子说:“要是有人问,你就说什么也没看见,更不能告诉冬梅,明白吗?”

“明白!”

“你要露出一点儿风,小心我揭你的皮!”石太平压低了嗓子,喘着粗气说。

说完,他急急忙忙回到地瓜地里,把刨出的地瓜装进筐里,朝儿子说:“头里走,咱回家啦!”

留孩望望父亲严峻的脸色,不敢再说什么,提着瓦罐扛起䦆头头前走了。石太平又悄悄把剩下的几张煎饼拿出来,扔进秫秸丛旁边的草棵里,急忙火促地赶回村里去了。

石头背着半座小山般的一捆山柴回来,爬过石拉子岭,就听到柳泉那清亮清亮的声音了。

泉边青石上坐着一个小闺女,那是姐姐冬梅。

她身边放着用葛藤捆起的一小捆山柴,正俯下身子喝水。

“姐姐,你砍了这么一点儿啊?”石头跑过来,奇怪地瞟一眼姐姐身边那一小捆柴草。等姐姐喝完水,石头便朝头前走了。

冬梅把柴刀穿进葛藤扣里,背起自己那一小捆,跟着走回家来。

家里只有个七十岁的奶奶。她眼睛看不见,一天到晚不声不响地蹲在炕角,用枯瘦的手指摸摸索索地捻着棉线。她听到动静,抬起头来说:“回来啦?锅底下有煨着的地瓜……”

石头用灰箍子掏掏锅底,真有两块烤得稀软的地瓜滚了出来。

“石头!”墙外传来留孩的喊声。

石头一手拿着地瓜,溜了出去。

两个孩子拐过胡同口,钻进村外那密密丛丛的树棵子里去了。

冬梅倚在黑石蛋垒成的院墙上,望着虎头崖,无声地吁口气,到门外水缸里舀水。她舀了满满一瓢水,刚刚直起腰来,冷不丁,听到从柴垛后面传来了留孩和石头的声音。

她像被钉子钉住了一样,一动不动了。

是石头的声音:“那个秫秸丛里说不定藏着老多子弹壳呢!咱得仔细找找!”

留孩说:“有人在里面睡过觉,铺着一堆干草,上面还有血!这事谁也不知道,就俺爹看见啦!爹说,跟谁也不准讲!他脸都白了,地瓜也不刨了,挑起扁担就回了家……”

一股热血从冬梅脑门上簌簌跳动起来。

风在头顶上呼啸,黑沉沉的夜晚来临了。只有潘家的青砖院里,灯火飘忽,人影来去。

潘白眼带领一个家丁从黑油大门里出来。家丁拖着长腔狼嚎似的喊道:“皇军有令:谁敢窝藏八路,全家杀头!”

一声锣响,四山传来凄厉的回声。



精彩内容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沂蒙山区。十四岁的贫农女孩冬梅不顾个人安危,从敌人严密封锁的战场上,救出了身负重伤的八路军女战士陈虹。冬梅和弟弟、奶奶以及村里地下党巧妙掩护陈虹、机智地和敌人周旋、精心帮助陈虹治疗,最终帮助陈虹养好了伤,找到了上级,重新组织起抗日武装。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展示了沂蒙山区抗日战争的风貌,歌颂了沂蒙山区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故事生动、曲折、感人,体现出革命时代的少年儿童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当今的少年儿童学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