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与命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活与命运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99.18 6.3折 158 全新

库存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瓦西里·格罗斯曼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21223668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14172885

上书时间2025-01-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俄]瓦西里·格罗斯曼,原名约瑟夫·所罗门诺维奇·格罗斯曼,苏联作家、苏军战地记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活与命运》《为了正义的事业》《人民是不朽的》等。

 格罗斯曼1905年出生于今乌克兰城市别尔季切夫的一个笃信哈斯卡拉(犹太启蒙运动)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社会民主党人,属于孟什维克。

 格罗斯曼在莫斯科大学求学期间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其后在顿巴斯当工程师时,仍未放弃写作。他于193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在别尔季切夫》引起了高尔基和布尔加科夫的注意,两人鼓励格罗斯曼继续写作。苏联著名电影《政委》即改编自这部仅四页长的小说,该电影1967年被克格勃查封,1987年解封,在1988年莫斯科电影节展映,并于该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世纪30年代中期,格罗斯曼放弃了工程师工作,全身心投入写作。到1936年,他出版了两本小说集,并在1937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在“大清洗”期间,他的一些朋友和近亲被逮捕,其中包括妻子奥尔加。格罗斯曼为解救妻子持续努力了好几个月,不断向有关单位写申诉书,终于在1938年使妻子获释。

 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后,格罗斯曼的母亲被困在别尔季切夫,最终和数万犹太人一起被德军杀害。母亲的遭遇在格罗斯曼的巨著《生活与命运》中得到反映:小说主人公施特鲁姆的母亲安娜身陷德寇占领区,被杀害之前,她给施特鲁姆写了一封诀别信。格罗斯曼的母亲也给他写过这样一封信,这封信格罗斯曼后来一直随身携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战”期间,格罗斯曼获准免除兵役,但他自愿前往前线,从1941年8月到1945年1月在前线度过了一千多天,作为战地记者为备受红军官兵欢迎的红军军报《红星报》工作。他记录了许多重大战役,如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巴格拉基昂行动、柏林战役。除了战争通讯,格罗斯曼撰写的小说如《人民是不朽的》也得以发表。格罗斯曼于1950年完成的小说《斯大林格勒》(后被改名为《为了正义的事业》),也是以他在被围困期间的亲身经历为素材。

 终其一生,格罗斯曼只有很少几部作品得以发表。格罗斯曼于1959年完成了代表作《生活与命运》,但当他于1960年将其提交给苏联大型文学期刊《旗帜》编辑部后,克格勃搜查了他的家。《生活与命运》的原稿、副本、笔记本、打字机副本、打字机色带都被“逮捕”。在赫鲁晓夫治下的“解冻期”,格罗斯曼给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在其中这样说道:“这对我有什么用,我的肉体得到自由,但我为之献出了生命的书却仍旧被封禁……我不放弃……我为我的书要求更多的自由。”

 苏共政治局负责意识形态的主要人物米哈伊尔·苏斯洛夫对格罗斯曼说,他的书至少要二百年后才可能出版。

 格罗斯曼于1964年去世,临死仍然不知道《生活与命运》将来是否会教人阅读。

 1974年,格罗斯曼生前好友利普金将一份幸存的《生活与命运》手稿拍摄到缩微胶卷上,在讽刺作家沃伊诺维奇和核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的帮助下,缩微胶卷被偷运到国外。1980年,《生活与命运》初次在瑞士发表。在戈尔巴乔夫执行开放政策后,《生活与命运》在1988年于俄罗斯出版。《生活与命运》的原稿共计大约一万一千页,最终由俄罗斯秘密警察于2013年7月转交给莫斯科国家档案馆,并对公众开放。评论界认为格罗斯曼的小说《生活与命运》堪与托尔斯泰描写首次卫国战争的不朽作品《战争与和平》相媲美。1998年,索尔仁尼琴也表达了对格罗斯曼这部“富有耐心、矢志不渝、影响深远的作品”的“极大敬意”

 

 黄秀铭,生于成都,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工建筑专业毕业。从事过除水工建筑外的多种工作,包括管工、电工、歌舞团小提琴演奏员、小学教师、中学教师。1978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1982年入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语言与语言学系(后转入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俄-中、英-中译作曾在《音乐译文》《中外文学》《科学文艺》《华夏地理》《天南》等杂志上发表,并有《门德尔松》(与黄秀全等合译)《预测未来》(与汪玮琳等合译)《变化中的世界》《我的诈骗生涯》等译著出版。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译后记



内容摘要

《生活与命运(20世纪俄语文学经典新译本 全译本)》:

 “这并不奇怪,”伊孔尼科夫说,“我以前就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

 “真没料到!”莫斯托夫斯科伊叫道。这个怪人引起了他的兴趣。

 “你知道吗,”伊孔尼科夫说,“我确信,布尔什维克在革命后对教会大肆迫害,其实有利于宣扬基督教教义。革命前,教会已经陷于很可怜的境地。”

 莫斯托夫斯科伊善意地说:

 “您真是个辩证论者!我这把年纪,也算见证了一回福音奇迹!”

 “不是的,”伊孔尼科夫皱着眉头回答,“对你们来说,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你们采用的手段是不人道的。您在我身上也见不到什么奇迹——我算哪门子辩证论者。”

 “原来如此,”莫斯托夫斯科伊突然冒火了,厉声喝道,“那么您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伊孔尼科夫像军人般来了个立正,说道:

 “请别取笑我,”他哀伤的声音听起来惨兮兮的,“我找您不是要开玩笑。去年9月15日,我亲眼看到两万多犹太人被杀害,全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那天我明白了,上帝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上帝并不存在。在眼下的黑暗中,我能看到你们的力量,你们正在对抗的可怕的邪恶……”

 “那好吧,”莫斯托夫斯科伊说,“咱们聊聊吧!”

 伊孔尼科夫在离集中营不远的沼泽地干活,那里在铺设由巨大的混凝土管道构成的系统,好将河水和肮脏的溪水从低地排出去。派到那里干活的大多数是不讨长官喜欢的人,大伙儿管他们叫“沼泽兵”。

 伊孔尼科夫的手不大,手指细细的,指甲也很小。每次下工,他总是全身湿透,沾满泥巴,径直走到莫斯托夫斯科伊的板床边,问道:“可以在您这里坐一会儿吗?”

 他也不睬莫斯托夫斯科伊什么反应,一屁股坐下来,微笑着抹一把额头。他的额头很特别,不太大,向前凸起,非常明亮,似乎与他脏兮兮的耳朵、断了指甲的手、深褐色的脖子毫无关系。

 苏联战俘的过往经历一般都很简单,在他们眼里,这个伊孔尼科夫似乎来历不明,不太可靠。

 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伊孔尼科夫家族祖祖辈辈都当神父,直到他那一代才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按照父亲的意愿,伊孔尼科夫兄弟几个接受的都是世俗教育。

 伊孔尼科夫曾在彼得堡工学院求学,但他迷上了托尔斯泰主义,在最后一学年辍学,到彼尔姆省北部一个村庄当了小学老师。在乡下住了八年后,他去了敖德萨,在一艘货轮上充任机舱钳工,到过印度和日本,还在悉尼住了一段时间。革命后他回到俄罗斯,加入了集体农庄。这是他夙愿已久的梦想:他相信共产主义化的农业劳动会在地球上建立起天国。

 在推行全面集体化时期,他看见过许多专列,车厢里挤满了富农和家眷,他们所有的财富都被没收了。他看见过精疲力竭的男男女女倒在雪地里,再也爬不起来。他看见过被“吊销”的村庄,荒无人烟,每一扇门和窗户都用木板钉死了。他看见过一个被捕的农妇,衣衫褴褛,脖子上青筋凸起,双手因长期劳作而变得黑黢黢的。押解人员惊惶地看着她:她饿得发疯,前不久刚刚吃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这段时间,他仍然待在农庄里,但开始传播福音教义,祈求上帝超度死者的亡灵。为此他被关进监狱,但后来发现,经历过三十年代的灾祸后,他已经变得神志不清。在监狱的精神病院强制治疗一年后,他被释放,搬到白俄罗斯,在哥哥家住了下来。他哥哥是个生物学教授,帮他在一家科技图书馆找了份工作。然而,过去经历的种种可怖事件在他脑海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印记。

 战争爆发,白俄罗斯被德寇占领。伊孔尼科夫目睹了战俘遭受的折磨,看到犹太人在白俄罗斯城乡惨遭屠杀。他又陷于近乎歇斯底里的状态,不管认识不认识,见人就央求他们为犹太人提供庇护。他甚至试图亲自搭救犹太妇孺。很快就有人告发他,但他奇迹般地躲过了绞架,最后被关进集中营了事。

 这个衣衫褴褛、肮兮兮的“马桶老头”,脑袋里乱七八糟装了些什么,谁也说不清。他自称相信一种荒谬可笑的道德规范,据他说是“超阶级”的。

 “凡使用暴力之处,”他对莫斯托夫斯科伊说,“万众悲伤,血流成河。我亲眼看到了农民的深重苦难——然而集体化的推行却以善为名。我不相信什么‘善’,我相信行善。”

 “照您这么说,如果以善的名义将希特勒和希姆莱①绞死,人们该感到震惊哕?您去震惊吧,可别把我算在内!”

 “去问希特勒吧,”伊孔尼科夫说,“他会告诉您,这个集中营,也是以善的名义建立的。”

 莫斯托夫斯科伊觉得,在跟伊孔尼科夫争论时,自己的逻辑推理完全使不上劲,好像用大刀砍水母。

 “世界进步到现在,并未超越公元六世纪叙利亚基督徒所说的真理:”伊孔尼科夫重复道,“‘谴责罪恶,但宽恕罪人。”’

 棚屋里还住着一个俄国老人,名叫切尔涅佐夫,是个独眼人。看守打碎了他那只玻璃假眼珠,于是,一只红红的空眼窝在他苍白的脸上就成了最醒目的部分。跟人说话时,他总是用一只手掌捂着空眼窝。

 他从前是孟什维克,1921年逃离苏维埃俄国后,在巴黎住了二十年,在一家银行当会计。他被关进集中营,是因为鼓动同事怠工,不服从新建立的德国行政当局的命令。莫斯托夫斯科伊竭力不跟切尔涅佐夫发生冲突。

 这位独眼的孟什维克看来挺不乐意看到莫斯托夫斯科伊人缘那么好。不知怎的,棚屋里每个人都为莫斯托夫斯科伊所吸引——西班牙士兵、当过文具店老板的挪威人、比利时律师,都不时向这位老布尔什维克求教。

 一天,在俄罗斯战俘中颇具声望的叶尔绍夫少校来找莫斯托夫斯科伊,在他的板床上坐下来。他靠在莫斯托夫斯科伊身边,一只手搭在他肩膀上,说话急促而兴奋。

 ……




主编推荐
20世纪俄语文学巅峰之作全译本全新上市翻译家黄秀铭潜心多年打磨译文 译文精到考究 优选还原原文意蕴全景再现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忠实记录普通人在被大时代裹挟时的困境与勇气瓦西里·格罗斯曼的世纪诗史《生活与命运》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斯大林-希特勒时期的《战争与和平》。                                                      ——《明镜》周刊《生活与命运》不仅是一本大胆而聪明的书,还是以契诃夫式的巧妙写就的。——《展望》杂志20世纪伟大的俄语小说。——《外交政策》杂志格罗斯曼是严肃的,悲剧性的,纯洁的…… —— 德米特里·贝科夫   瓦西里·格罗斯曼是苏联的托尔斯泰。                              ——马丁·艾米斯

精彩内容

《生活与命运》是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1905-1964)于1960年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苏联评论界和西方评论界都有人把《生活与命运》比作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两本书描写的都是卫国战争,都围绕几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展开。但这两本书最大的不同点是,托翁描写的第一次卫国战争,在托翁提笔之前已经结束了五十多年,托翁当然也无缘亲历;而《生活与命运》描写的第二次卫国战争刚刚结束十多年,而作者格罗斯曼作为战地记者,在战场上度过了三年多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