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法告别:日本的安乐死与临终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法告别:日本的安乐死与临终哲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46 6.3折 58 全新

库存4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村上阳一郎著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110104965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2022799

上书时间2024-12-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村上阳一郎日,本科学史泰斗、科学哲学家,1936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教养学院学士,东京大学研究所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曾任东京大学教养学院教授、东京大学尖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长、东洋英和女学院大学校长等。获颁东京大学、广岛市立大学荣誉博士。著有《生与死的关照:现代医疗启示录》《科学史·哲学史入门》等。

陈令娴,资深日语译者,中国台湾辅仁大学日语系学士,东京学艺大学国文系硕士。喜欢阅读、旅行与陶瓷器。译有《加害人家属》《这样就很幸福了》等。



目录

开篇无法告别的时代

因长寿而改变的民众意识

抱怨长寿的时代

太过漫长的余生

你想如何告别

当医生宣告时

“魔弹”登场

必须思考生死观的时代

你会选择如何离去

一线救护人员的声音

死亡正在远离生活

第1章我们为何难以死去

医学的发展源于经验累积

现代医学历史尚浅

病原体的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

无法根治的生活方式病

从同意到自决

患者也必须思考的时代

何谓“健康的状态”

何谓“人类的尊严”

心灵的健康

第2章 日本人的生死观

神话中的生死观

人死后会去哪里

多数人都缺乏“生死观”

中世纪与江户时代的生死观

《叶隐》与蒙田《随笔集》

死亡其实近在咫尺

无处倾诉老去的痛苦

死亡一定是坏事吗

现代人缺少送终的经验

个人的生死观

当事人与家属的认知差距

如何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生

我们需要的是包容

第3章我们能决定怎么死吗

各国安乐死现况

美国:允许尊严死

荷兰:关于安乐死的讨论

……

第5章活着准备告别

怎么活,就怎么死

如何活在当下

死亡不该是一种禁忌

人是唯一会思考死亡的动物

可以选择死法的社会

医生要具备的决心

公民思考的时期

打造宽容的社会

长期思考死亡的心得

后记




内容摘要
随着婴儿潮一代进入“超高龄社会”,日本迎来了一个“无法告别”的时代,人们是否能主动“迎接”死亡,活得有尊严,走得也有尊严生死观、安乐死、尊严死、缓和医疗……我们了解过多少随着医学发展,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人类是否“离死亡越来越远”?高龄与长寿是现代生活及医学发展的贡献之一,医学进步改变了医患关系,“健康”的定义也随之改变。建立生死观,是安乐死、尊严死背后的价值基础,在世界各国都有着浓厚的文化传统。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跨过人生的最终关如果人人长寿,余下的时间应该如何度过重病缠身,久治不愈,累及家人,应该如何面对面对至亲好友即将死亡时,心态该如何调整?在家度过晚年的独居老人,如何面对活着的压力?从现在起建立个人生死观,或许是人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开始……科学哲学泰斗村上阳一郎从自身经历出发,以日本长寿社会为借鉴,带我们领略各种文化中的生死观,深入思考安乐死与缓和医疗的哲学意义。

主编推荐
1.随着“婴儿潮一代”(1945—1965 年出生的日本人)进入“超高龄社会”,日本迎来了一个“无法告别”的时代,人们是否能主动“迎接”死亡,活得有尊严,“走得”也有尊严?生死观、安乐死、尊严死、缓和医疗……我们了解过多少?2.日本哲学泰斗村上阳一郎以86岁高龄阅历,从零解答:高龄社会已然来临,我们是否有权按自己的方式迎接生命终点?3.揭秘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观传统;安乐死与“尊严死”的区别;现代医学的治愈界限;老去的痛苦如何排解;现代人为何需要树立生死观?4.视角独特,从哲学与文化角度介绍安乐死问题,借东亚传统与现实 乘哲学与医学之西风关注当下,启发思考。

精彩内容

随着“婴儿潮一代”(1945-1965年出生的日本人)进入“超高龄社会”,日本迎来了一个“无法告别”的时代,人们是否能主动“迎接”死亡,活得有尊严,“走得”也有尊严?生死观、安乐死、尊严死、缓和医疗……我们了解过多少?医学越来越发达,平均预期寿命也越来越长,人类是否“离死亡越来越远”?高龄与长寿是现代生活及医学发展的贡献之一,医学进步改变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健康”的定义也随之改变。建立生死观,是安乐死、尊严死背后的价值基础。坦然面对生死,轻松告别,曾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在六只眼睛(本人、照顾者与医生)的注视下,人人都应认真思考临终问题,从而为自己铺就一条善终大道。科学哲学泰斗村上阳一郎从自身经历出发,以日本长寿社会为借鉴,带我们领略各种文化中的生死观,深入思考安乐死、缓和医疗的哲学意义。生命延长、难以告别,既是长寿者的幸运,也是不幸?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跨过人生的最终关?如果人人长寿,余下的时间应该如何度过?重病缠身,久治不愈,累及家人,应该如何面对?面对至亲好友即将死亡,心态该如何调整?在家度过晚年的独居老人,如何面对活着的压力?从现在开始建立生死观,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开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