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发网络与中国企业创新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3.6
4.9折
¥
68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盛垒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8641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9546205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盛垒,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别与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研究。入选上海社科院首批“创新青年人才”计划,获2018年度上海社科院“张仲礼学术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量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个人及主编专著4本。
目录
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发达国家对中国科技创新扼制加剧
1.1.2 全球创新格局正发生新的重大变化
1.1.3 新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
1.1.4 科技创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1.5 中国企业创新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重点及思路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评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研发
2.1.2 研发国际化
2.1.3 全球研发网络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2 HBA与HBE理论
2.2.3 跨国公司研发组织阶段理论
2.2.4 全球创新网络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企业研发网络国际化的形式及动因研究
2.3.2 研发网络国际化的演进路径及效应研究
2.3.3 全球研发网络的等级分工与价值分配研究
2.3.4 本地创新系统与全球研发网络的互动研究
2.3.5 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及研发网络构建研究
2.4 研究评述及展望
第3章 跨国公司研发网络国际化演进
3.1 研发全球化脉络与现状
3.1.1 跨国公司主导研发全球化进程
3.1.2 产业领域高度集中
3.1.3 投资区域高度集中
3.1.4 研发管理逐步深化
3.2 研发全球化的趋势特点
3.2.1 研发外包成为重要形式
3.2.2 研发活动的空间范围扩大
3.2.3 研发产业蓬勃发展
3.2.4 与本土机构合作日益密切
3.3 研发网络国际化的动因与路径
3.3.1 主要动因
3.3.2 演进路径
3.4 研发国际化、中心化与研发效率的检验
3.4.1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与研发效率
3.4.2 跨国研发网络中心及其研发效率
3.4.3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网络位置与研发效率
3.4.4 数据选取和模型构建
3.4.5 变量选取
3.4.6 变量计算
3.4.7 实证回归和假设检验
3.4.8 平稳性检验及结果
第4章 跨国研发分工的形成机制与结构特征
4.1 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化趋势
4.2 跨国研发分工体系的形成机理
4.2.1 产品内分工
4.2.2 价值链分工
4.2.3 价值模块分工
4.3 利益实现与等级分工
4.3.1 利益实现
4.3.2 等级分工
4.4 空间特征
4.4.1 空间组织类型
4.4.2 空间结构
第5章 全球研发网络屏蔽效应与锁定风险
5.1 网络屏蔽效应
5.1.1 概念界定
5.1.2 产生原因
5.1.3 重要影响
5.2 低端锁定风险
5.2.1 概念界定
5.2.2 产生原因
5.3 低端锁定的经验证据
5.3.1 基于产业视角:以工厂业为例
5.3.2 基于产品视角:以Ipod为例
5.4 中国企业的嵌入障碍
5.4.1 跨国公司的封锁行为
5.4.2 融入后的消极影响
第6章 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实践探索
6.1 发展历程与现状
6.1.1 起步晚,规模小
6.1.2 新建海外研发机构发展迅速,以民营企业为主
6.1.3 空间布局基本覆盖全球,呈现分散和集聚并存的特征
6.2 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角色变迁
6.2.1 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演变
6.2.2 嵌入全球研发网络的演进过程
6.2.3 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驱动因素
6.3 中国企业的实践与模式
6.3.1 华为
6.3.2 海尔集团
6.3.3 长安汽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中国分工地位的路径及对策
7.1 升级困境
7.1.1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7.1.2 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
7.1.3 海外研发经验缺乏
7.2 思路与对策
7.2.1 国家层面的整体谋划与推动
7.2.2 提升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研发与创新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关键环节,也
是中国企业提升创新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本书全面论述了研发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了跨国研发分工的形成机理、全球研发网络的利益分配与空间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全球研发网络的封锁
效应。研究认为,研发国际化确实能有效提升企业研发效率,但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研发网络,存在着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嵌入与反嵌入、升级与反升级之争,企业的嵌入与升级行为将遭到网内其他企业的网络屏蔽及低端锁定问题。进一步以华为、
海尔和长安三家知名中国跨国企业为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实践与模式创新,并提出了提高中国企业全球研发分工地位的思路和建议。
主编推荐
本书对学界、智库机构及有关部门深入研究研发国际化、研发网络、中国创新战略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志在推进创新国际化的企业深入了解当前研发网络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态势也有一定辅导价值。
精彩内容
当前,逆化甚至反化之声不绝于耳,“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虽然生产或制造部门的化已陷入低潮,研发和创新环节的化步伐却一直没有停歇,并呈现出不少新的趋势性特征和变革性特点。本书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国际背景形势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研发化的趋势性特征及研发网络国际化的动因与路径,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研发网络的国际化的确有助于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同时,从价值链理论和产业分工理论层面分析了跨国研发分工的形成机理,研发网络的利益分配原理、等级分工模式以及空间结构特征。进一步以IT产业和Ipod产品为例,深入探讨了研发网络的封锁效应及其对东道国本土企业的低端锁定风险,提出跨国公司的网络屏蔽行为使中国企业存在陷入研发分工“低端锁定”陷阱的判断。*后,本书回顾了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历程,梳理了中国企业在研发网络中的角色变迁,并以华为、海尔和长安三家知名中国跨国企业为案例,总结性分析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以及构建研发网络的实践与模式创新,并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提出了提高中国企业研发分工地位的思路和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