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2.03
6.3折
¥
3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熊召政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1380321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8405508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是著名作家、诗人熊召政的文化演讲集,主要内容是作者多年来关于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思考。作品弘扬中国文人一贯的家国情怀,加之作者老道的文学笔力,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传递巨大的正能量。正如武汉大学樊星教授所说:“熊召政的散文关注历史人文,行文古香古色。文风有士大夫气息,在当代作家中也不多见,符合当下学术文化界对白话文典雅化的期待。”
作者简介
熊召政,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化学者。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1985—198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湖北省文联主席、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湖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兼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等职。创作有诗集《瘠地上的樱桃》《南歌》《闲人诗稿》《闲庐诗稿》等,散文集《千寻之旅》《青山自在红》《醉里挑灯看剑》《文明的远歌》等,八卷本《熊召政历史文学选集》;剧作有话剧剧本《司马迁》、电影剧本《戚继光》、歌剧剧本《八月桂花遍地开》等。1979年创作的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先后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政府图书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200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熊召政“湖北省特殊贡献奖”,并当选2005年度湖北十大新闻人物。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情怀明代监察制度对后世的影响鄂东人文高地的历史脉络历史中的大荆州海南与明代历史文化从太极图说中国传统文化我做文字工作的几点体会我对“仁”的理解正觉的法脉让我们梦想成真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荆楚大地上的儒释道传统从“生态”这个词说起旧体诗词与当代生活长江与伏尔加河上的文学波涛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
内容摘要
部分章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各位朋友: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要讲的内容分三个方面:一,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二,文化传承的时代脉络;三,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力。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典章制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等,都属于我们传统文化的范畴。今天我们所讲的内容,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方面的,都逃不脱文化的范畴。如果要讲得更直接一些,可以用“风气”“风俗”“风情”“风尚”这“四风”来规范我们整个精神和物质的生活。
美国《大趋势》的作者说过一句话:风气自上而下。我在后面补充一句:风俗自下而上。“风气”可以说是站在高处、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它主导着时代,对我们民间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叫风气。还有一种影响叫“风俗”。中国是一个礼仪社会,我们民间的风俗很多,包括办喜事、办丧事等等都是有规矩的。每一种礼仪的形成就叫风俗,它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就是“风情”。我们说民族风情、地域风情就是局限在某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和气象,就称之为风情,是这个地方独有的一种民俗。“风尚”就是开风气之先。“风气”“风俗”两相激荡而后成为“风尚”。风尚就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最前沿——风俗往往是我们文化恒定的传承——风尚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向前发展的创新的一块。比如说“这栋建筑好时尚啊!”这个“时尚”就是风尚。这是从广义上来谈传统文化的;如果从狭义上讲,也就是从应用角度讲,我们的传统文化到今天,依旧起着作用的,最重要的就是儒、释、道这三家。这三家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生活。
自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胡锦涛同志谈到“文化的自信、自觉与自强”,以及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都有很多关于文化的表述。比如,2013年温家宝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当时听到这个报告,我就想: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个从全人类的范畴来讲是对的。美国以基督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美国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中东的伊斯兰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由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当今中国文化,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句话必须加上两个字——传统,即传统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世界上有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地中海文化、爱琴海文化等等很多文化类型和区域,而作用于中国老百姓和这一块东方大陆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些西方的汉学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就会深深地沉醉其中。我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很多地方,都碰到过这样的汉学家。我读过一本加拿大的汉学家写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他以明代一位湖北黄陂籍官员的生活为例,显示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这位黄陂籍官员在安徽的歙县或是其他某个地方当过县令。他在政务工作的闲暇之时,写一些笔记,记述他当县令的清闲时光,同时也回忆他在家乡黄陂的安逸生活。作者写道:我的家乡四季分明,有山有水,春天我们过花朝节、清明节,秋季登高望远,偶尔和乡贤们一起饮酒赋诗。实际上,他并不是刻意在展示他的诗情画意,而是回忆真实的少年、青年生活以及中年的仕宦生涯。当加拿大的这位白人汉学家读过之后,却非常羡慕这样一种中国式的生活。他说,中国人生活在一种深厚的礼仪和诗情画意之中,这片大陆的人们总是让我们感到神奇,我们无法走进这片大陆的生活,也无法走进中国人的心里,因为他们就像在天堂里面生活一样——这是这位加拿大汉学家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
我认识塞尔维亚的一位汉学家,他是贝尔格莱德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史。他作为一个白人,却穿着像南怀瑾先生常穿的那种长衫,宽袍大袖,袖口挽起。如果你在贝尔格莱德街头见到这么一个白人,一定会感觉非常地滑稽,可他却是一本正经,非常严肃。他学的中国话带着浓郁的江浙口音,尤其像扬州话。我在加拿大还碰到过一位汉学家,他说的是文言文:“先生一向可好?”这就跟刚才说扬州方言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一个外国人进入了江浙地区,就学会了用吴侬软语和你对话;而如果他研究传统中国文化、进入了明朝的情境,就会学着用明朝的文言文来跟你交谈。可见,这些汉学家们进入中国文化的角度不同,他们的表述方式也就相应不同。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外国人非常欣赏中国文化。他们认为中国的美主要来自生活节奏的慢:中国人严格地按照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变换生活着,过着一种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刻板却充满诗意的人生。这些外国人经常会研究一些成语词汇,这些成语里面所反映的生活简直是他们做不到的,比如“天伦之乐”——我的书法展上有一个小书法作品《含饴弄孙之乐》,这幅作品就是天伦之乐的表达:有一天,我的三岁的小孙子看到我在写字,一定也要自己拿笔去写,还要由他来盖印。他弄脏了我的纸,但我这个做爷爷的一点儿也不生气,只觉得孩子可爱。于是我握着他的小手,提笔写下“含饴弄孙之乐”几个字——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感,这种情感一代一代传承着,我想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也会是这样。
尊师重教、耕读传家、含饴弄孙、举案齐眉、白头偕老……所有这些成语描绘的都是中国的生活方式。“举案齐眉”说的是男女成家后,二人白头偕老、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反映的是恒定的一夫一妻制。所以当我们研究中国的这些成语词汇时,会发现它们所反映的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存在方式、社会管理方式。因此,只有把这些成语弄懂了,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是令人吃惊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烟、酒、茶……中国的烟具非常考究,我在云南看过当地人抽水烟,抽得荡气回肠:把烟浸在一个装满了水的大桶里面,桶里支一根很长的杆子,用火镰把烟点着,就像点礼花炮一样发出“啪”的一声,人在上面吃一口,那底下的水烟仿佛是沸腾的水,咕噜咕噜往上冒泡。在西安,我看到一个朋友收集的烟袋,至少有四百多种,每一种的功能和造型都不一样。中国人很擅长把一些非常粗俗的生活,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文化的浸染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的。再比如中国的茶道,我在中国至少吃到过几十种不同的茶道。日本的茶道是源于中国南宋时杭州的径山茶道,由僧人发明,之后传入日本。径山茶道是绿茶茶道,除了绿茶茶道,我们还有武夷岩茶的茶道、普洱的茶道、砖茶的茶道,每一种茶的喝法都让人感觉到赏心悦目。再比如说酒,茅台酒和西凤酒、杏花村酒的味道就有着天壤之别。古代皇宫里的人饮酒非常讲究,女人喝酒要养颜,男人喝酒要激发他身体的各种功能,宫里单单醒酒的汤就得几十道。围绕着酒,中国人创造了很大的产业。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民族之一,曾经用“泥土”和“树叶”这两种东西征服了全世界,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国与全世界的贸易逆差都是靠“泥土”和“树叶”赚回来的。所以,在明朝,全世界白银的百分之七十都在中国流通。“泥土”就是陶瓷。“树叶”就是蚕丝。当年,德国有一位公爵收藏了一整套十八个出自景德镇的大瓷瓶,整个欧洲都为之艳羡。普鲁士国王心慕不已,多次与公爵商量,希望他把中国花瓶转让给自己。双方为此商量了三年,最后这样达成交换意向:普鲁士将一个营的卫队换取那十八个花瓶。普鲁士的卫队是全世界一流的,一套瓷瓶换取这样一支卫队,这就是我们中国泥土创造的世界奇迹。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面对陶瓷这样一种精致产品,也无法抗拒诱惑,所以他们最终撬开中国的大门,试图用他们的方式来掠夺中国。
关于丝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凯撒大帝。凯撒大帝在登基大典上会见群臣时,“哗啦”一声把铠甲掀开,露出里面一袭华丽的中国丝绸,艳惊整个罗马。后来,因为丝绸的昂贵加速了国库空虚,罗马上院不得不制定法律,不允许从中国进口丝绸。
中国人从大地赋予我们最原始的、可再生的资源里面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生活方式和财富。迄今为止,我们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知识产权依然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因为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将生活升华,就成了一种精神,我们中国人从来就有这种转化能力,这是我说的第一个大题的第二点。
第三点要说的是: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多民族并没有影响这个庞大的帝国前进。世界上发展很快的基本上都是单民族国家。举一个例子:印度有上百个民族,为了尊重人权,满足每一个民族的需要,印度中央要下发政府的文件,需要转换成一百多种文字,因此每年的翻译费就高于整个文化的支出。这样一来,印度的发展速度就受到了很大限制。而中国不一样,中国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创造的共同文化形成了中华文化。
因此,我们要讲好中华文化,首先要讲好汉文化。汉文化是怎么形成的?陈寅恪先生曾有这样的表述:民族不应该以出身、族群来划分,而应该以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来划分。如果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就会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几年我在边疆走了很多地方,特别是西北和东北。在东北,我见到了很多被称为少数民族的人,可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却比汉人还要“汉人”;在西北,我见到了很多自称为汉人的人,可是他比少数民族还要“少数民族”。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造成的。汉武帝当时攻打匈奴,败逃的匈奴来到了陕北榆林一带扎根,所以今天榆林的那些汉子们,几乎都是匈奴人。我在陕西碰到一个大汉,一米八几的高个子,每天饮酒两斤不醉,整张脸像刀劈斧凿一样轮廓鲜明。我问他是哪个民族的,他说自己是汉人。我说:“不对,你姓萧,你是契丹人。”他纳闷道:“我怎么是契丹人?”后来我描述了他许多的生活特点,听完之后,他说:“你说的这些还真符合!”其实,萧是契丹文官的一个姓。契丹有一个特点:皇家耶律家族不改姓,但是所有的丞相不管原来姓什么,当了丞相后都被赐姓萧。这是因为耶律阿保机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刘邦,他又非常欣赏萧何,所以不仅是丞相改姓萧,连皇后也改姓萧。所以提到契丹的萧太后,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一代的萧太后,因为他们代代都有萧太后。
在我们这样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人”这个概念是以共同的生活方式来论定的,现在的汉人最初不一定就是汉人,正如我们许多民族入驻中原以后,就消失了。在汉文化的伟大力量下,民族被融合。所以,匈奴、鲜卑、乌桓、东胡、回纥、契丹、女真都没有了。北魏王朝非常了不起,建立这个王朝的是鲜卑人,他们掌握政权后,就实行改革,推行汉文化,书法中的魏碑就是北魏人创造的。契丹人广泛分布在霍尔木兹海峡、库页岛、贝加尔湖以及蒙古高原的广阔区域,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疆域广阔,它向南延伸到了河北的霸州、雄州以及燕云十六州,其国土面积比今天的中国还要大。当时汉人主要生活在东北和华北一带,那里属于契丹的大辽国领土,而不属于北宋。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石敬瑭为了在燕云十六州自立为王,跟契丹人达成协议,约定在自己成王之后,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政权。就这样,整个北京地区前后有三百多年不属于中原的领地,它先是划归辽国,后来又划归金国。我曾对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做了一个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个地方的汉人最终都变成了契丹人,契丹人后来又演变成室韦人,后来又有一部分变成了女真人。为什么会这样演变呢?因为当汉人长久地离开了中原这片土地之后,就会按照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来规范自己,久而久之就告别了汉人式的生活。少数民族要想在燕云十六州这片土地上创造财富,需要用上“树叶”和“泥土”。可是这个绝活不在他们手上,而在汉人手上。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字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契丹文字消亡了,女真文字消亡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字都消亡了,但汉字始终成为各民族沟通的语言。可以说,汉字的传承奠定了中国永远处于一个文化大国的地位。
唐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到过河西走廊的羌族人聚居区,这个地区的大部分羌族同胞后来迁徙到了汶川地震的核心区。他们称自己是炎帝的子孙,在当地建了一座很大的庙宇用来纪念炎帝,他们跳的铠甲舞已经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我在研究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流变史的时候,常常从各地的府志、县志中找到很多有用的资料。历史学家除了研究“二十四史”之外,同样应该留意古代县一级的方志和族谱,因为这些地方各方面的志书,保存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史料,可以补正史之不足。
第一个问题说了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总结起来,我认为传统文化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广义上的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第二,狭义上的中华文化是以儒、释、道为主体所构成的我们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即中国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第三,就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文化传承的时代脉络。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这三四百年间,是中国汉文化形成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产生的先秦诸子百家,让我们看到了灿烂的文化多样性与丰富的人文精神。百家中,最后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有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这十家的学问构成了早期中国汉文化的思想主体,这是一座非常宏伟的思想文化大厦。那个时代尚未“独尊儒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只是当中的一家,并没有特别的地位。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被冯天瑜先生称之为“元典精神”,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元典。
比这十家更早的《易经》是一部抽象的、思辨性的哲学著作。“太极”一词,始见于《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是世界的本原。太极为一,天地为二,所谓两仪。两仪产生之后,万物就有了分别。《易系辞上》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产生了,这个世界就再不是混沌的了。阴阳产生出“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五行而生八卦,八卦而生万物。这是一套非常严密的逻辑。十家中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这五家都对《易经》有解释,其解释各有千秋。今天我们看到的《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之一的《易经》,有孔子的注解,但是要懂元典的话,每一家对《易经》的解释都要看。中国的经学的发展在汉代达到高峰,汉代出了很多解释诸子百家学问的大家,所以文化的普及在汉代,文化的发端在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文化出现最早的,是《河图》《洛书》,还有《尚书》,尤其是《尧典》。如果对中华文化缺乏浓厚的兴趣,会感觉这些典籍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太遥远。我在老家建了一座“龙潭书院”,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尧典老,尚书残,谁留楮墨?白云淡,红叶稀,正好读书。”其意是勉励自己承担一点读书人的责任,研究那些年代久远的中华元典。
在春秋后期,周天子创造的文化已经式微,很多小的诸侯国对周文化不重视,不遵循。楚国是反叛的代表,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周秦文化与楚齐文化相互竞争发展。秦国固守周制,楚国与齐国则能开创自己的文化道路。当年李白在湖北“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写下这样两句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敢讥笑孔子,看似狂妄,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一种常态。孔子的学说只是众多学问中的一种,没有唯我独尊的地位。
在春秋时期,鲁国是最钦慕、敬仰周天子文化的。孔子是鲁国人,因此他对整个周文化的崇尚不是无源的,是在鲁国一代代崇尚周文化的传统濡染下形成的。
孔子说了三段关于他喜欢周文化的话,第一句是:“周兼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朝直接学习了殷夏的宝贵文化,把两代文化的精粹保留下来,形成了周文化,这样的文化多么的繁茂灿烂,我要一辈子追随。周朝的文化典范、文化风尚,是建立在殷、夏两朝所有的国家典章制度和周朝当时的文化形态之上的。周文化在当时中国政治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三公格局——太傅、太保、太师,陛下管三公,三公管百官,百官管万民的管理模式就是由周朝奠定的。其中,据《大戴礼记保傅篇》记载,当时周朝是“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孔子说的第二句是:“吾其为东周乎!”周朝式微了,文化也衰竭了,我能否在鲁国建立第二个周文化呢?孔子把建立第二个周文化作为政治理想,但因为鲁国规模小,甚至遭受别国侵略,所以根本没办法承担文化重造的大任。孔子说的第三句是:“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人老了以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梦到周公了,是不是我哪个地方做得不对,周公不愿意见我了。
从孔子的这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鲁国,周文化得到了完全的保留。公元前544年,吴国夫差的哥哥季札来到鲁国,他听到了周朝的音乐,欣喜若狂道:“我在这里终于又听到了周朝的音乐!”当时的宫廷音乐只有在鲁国才听到,要想见识周朝的礼节,得到鲁国。四年之后,晋国的韩宣子也来到鲁国,看到周朝流传下的《易经》《象辞》和鲁《春秋》,他高兴地回去宣传,说周礼全部在鲁国保存。
举两个小例子,鲁国这个小国家在当时保留周文化,所以周朝在春秋时候的直接传承者是鲁国,但是当时进行文化再造而成为引领先进文化的是楚国。我因此想到一个问题:鲁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周文化,最终却被灭国了;楚国当时敢于在文化上创新,并从一个南方小诸侯国,成长为春秋五霸之一,这是为什么?我们对周文化的定义,有这么一些关键词:数量的、科学的、理智的、秩序的……这些特质从周朝的礼器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玉圭,它根据官职的大小、用途的不同,有着数以百计的分类:大圭、镇圭、躬圭、桓圭、琬圭、琰圭……周朝注重规矩和秩序,重逻辑思维胜于重形象思维。这种文化在青铜器上表现得非常完整,比如毛公鼎、黄河铁牛、汉朝宫殿的狮子,造型凝重、坚实。“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都城镐京的道路像射出去的箭一样笔笔直直,有王者之气。在精神上,周朝也讲究凝重、坚实。《诗经大雅生民》里面有句诗:“实发实秀,实坚实好。”意思是,真实的一定可以生长出好东西,一定是秀美、坚强的,可见其精神追求。当时唯独跟周文化完全不一样的就是楚文化,楚文化的特质是奔放的、飞跃的、轻飘的、流动的,其造型艺术、语言节奏,跟周朝完全不一样。周朝讲究“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而楚人承袭庄子《逍遥游》的漫无边际的想象。所以,周朝是几何学的、古典的,楚国是色彩学的、浪漫的。楚国典型的艺术品是漆器,而不是青铜器。楚国有几件文物极具特色,比如“虎座鸟架鼓”,形态是以两只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有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再比如“鹿角立鹤”,外形是一只长有鹿角的仙鹤。这种变形的艺术在一千年后的欧洲才实现,在周文化里更是不可能出现。
诗经里面的《颂》多半是周朝祭祀的歌谣,比如“实发实秀,实坚实好”,都是双音节为主。
主编推荐
文学是忧患的,也是敏锐的;艺术是空灵的,也是清醒的。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它们都是人类心灵的投影,不但充满了悲天悯人的精神,也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情感。但这样的文学艺术的传统,似乎正在削弱,甚至正在被抛弃。伟大的经典有时会遭遇解构和冷落,甚至蒙上了灰尘;美好的文学传统有时也面临着遮蔽、断裂和挑战。“娱乐至死”的风气正在席卷着。精神的分量日益轻薄,感情的滋味愈发寡淡,华而不实、浮而不定的物质享乐风气,也正在侵蚀着我们高贵的文学艺术传统……然而我坚信,创造人类*伟大、*崇高的精神高地,永远是人类文明之旅的目标和方向。
中国文人喜欢讲一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一种可贵的品格,所谓忧患意识是也。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文人的情怀”。古往今来的“君子”,大都有思想的洁癖,有道德的约束,但融入世间的生活,也都能做到经世济用,知行合一。作为一名作家,所有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都只能落到一个实处,即创造出更多的既丰富又品质优良的维他命,奉献给我们的时代和人民。
精彩内容
“娱乐至死”的风气正在席卷着全球。精神的分量日益轻薄,感情的滋味愈发寡淡,华而不实、浮而不定的物质享乐风气,也正在侵蚀着我们高贵的文学艺术传统……时代呼唤文人的情怀,翘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文人的情怀》荟萃2013年以来,著名作家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文稿近20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珍珠”串线,阐释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和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等主题。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字诙谐典雅,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发人省思。
媒体评论
文学是忧患的,也是敏锐的;艺术是空灵的,也是清醒的。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它们都是人类心灵的投影,不但充满了悲天悯人的精神,也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情感。但这样的文学艺术的传统,似乎正在削弱,甚至正在被抛弃。伟大的经典有时会遭遇解构和冷落,甚至蒙上了灰尘;美好的文学传统有时也面临着遮蔽、断裂和挑战。“娱乐至死”的风气正在席卷着全球。精神的分量日益轻薄,感情的滋味愈发寡淡,华而不实、浮而不定的物质享乐风气,也正在侵蚀着我们高贵的文学艺术传统……然而我坚信,创造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精神高地,永远是人类文明之旅的目标和方向。
中国文人喜欢讲一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一种可贵的品格,所谓忧患意识是也。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文人的情怀”。古往今来的“君子”,大都有思想的洁癖,有道德的约束,但融入世间的生活,也都能做到经世济用,知行合一。作为一名作家,所有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都只能落到一个实处,即创造出更多的既丰富又品质优良的维他命,奉献给我们的时代和人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