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4.03 6.3折 ¥ 118 全新
库存33件
作者阎步克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09191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14793999
上书时间2024-12-30
阎步克,1954年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任教。1993年任教授。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酒之爵与人之爵:东周礼书所见酒器等级礼制初探》及论文百余篇。
自 序 4
饮酒庆功礼与班位、命数──周代的品位制与功绩制 17
一、饮酒庆功:宴享?策勋?大赏 19
二、“书勋”与“有 于周邦” 27
三、“书服”、“书名”与命服、命数 34
《易?中孚》“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与饮酒庆功礼俗 44
乡饮酒礼上的遵、僎异同及相关礼图纠葛 52
一、遵、僎问题与两种乡饮礼图 52
二、宋明清仪注中之遵僎与两种乡饮礼图之沉浮 62
三、另一种可能性:遵、僎为二? 82
乡饮酒礼上的“遵”词义小札 96
《仪礼》饮酒礼丧礼所见“诸公”与春秋寄公 105
一、饮酒礼所见“诸公”及其传统解说 106
二、寄公制度及其与诸公之对比 115
三、寄公与诸公的丧礼站位之对比 128
四、小结 140
“统于尊”或“统于君”:先秦饮酒礼的两种席位原则 142
一、“原生性可视化等级秩序”漫谈 142
二、乡饮酒礼:“三命而不齿”与“统于尊” 149
三、燕礼“唯君面尊”辨 154
四、燕礼上的“统于君” 159
“三命而不齿”与“三命逾父兄”──先秦饮酒礼上的命数与席次 167
一、“三命不齿”与“族有七十者,弗敢先” 167
二、爵命高低与堂上堂下 174
三、“三命逾父兄”的场合问题 180
“层级化”与“席位爵”──试论东周卿大夫士爵之演生 188
一、层级、席次与爵级 188
二、层级化:卿士─师尹─御事 193
三、席位爵:卿─大夫─士 200
四、余论 212
礼书“五十养于乡”“五十而后爵”新论:父老体制、同代群与“爵礼” 214
一、问题的提出 214
二、“五十养于乡”:堂上堂下 220
三、五十岁或六十岁:父老与子弟的分界线 224
四、五十用杖与五十以伯仲 230
五、“士非爵”辨:一个“席位爵”的视角 243
六、“五十为三老”或“七十养于乡”:“优耆老”与“服官政” 250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之“大夫以上云云”──一条涉及“席位爵”的史料溯源 256
一、《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中的“大夫以上云云” 256
二、“大夫以上云云”与《开元文字音义》 258
三、“大夫以上云云”与《埤雅》 260
四、“大夫以上云云”与《资治通鉴音注》 262
五、“大夫以上云云”与《易?中孚》 263
六、“大夫以上云云”与朱骏声所引“旧说” 265
学术讲座:制度史视角中的酒爵酒尊——周代爵制的原生可视形态 267
一、绪论:原生态可视化等级标识 267
二、爵位、齿位与遵者 271
三、“统于尊”或“统于君” 277
四、饮酒庆功礼:书勋、书名、书服 290
西嶋定生在论述二十等军功爵的身份功能之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周代乡饮酒礼上的坐席次序和行爵次序,严格依照长幼尊卑;这种席次与爵次,其实就是原初意义的爵序、爵位。汉朝在普赐民爵时,往往同时赐百户牛酒、赐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里中举行的酒食之礼,来确认获爵者的新席次、新身份。这个做法有其悠久的来源,它提示人们,赐爵的本来意义,就是赋予你在饮酒礼上的更高坐席,那就是你的社会地位的集中体现。
若依照西嶋之阐述,则所谓“爵位”的最初形态,可以说就是“乡饮酒礼上的执爵而饮之位”了。对酒爵与封爵为什么都称“爵”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颇精彩的解释,推动人们去继续发掘二者间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爵”的方面及“位”的方面。“爵”的方面,是说作为品位的“爵”,其演生与使用酒爵的饮酒礼息息相关;所谓“位”,是说人与人的空间关系,不同坐位与站位的布局与排列,被用来区分身份高下。社区中举行的乡饮酒礼,还有朝廷上举行的燕礼,都是左右开弓、双管齐下,通过执爵而饮时的不同坐位与站位,让各色人等各得其所,从而强化等级秩序的。对于这种寄托于席次与爵次之中的“爵位”,我专门拟定了一个概念一“席位爵”,以同被抽象规定的、诉诸法规形式、并载之于文本的“品位爵”,区分开来。
……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本稿主要基于作者近年来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爵制的系列研究论文十余篇。“姊妹篇”已由三联书店于近期出版,正标题为“酒之爵与人之爵”。作者运用历史学方法,对礼经中的爵制相关内容作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爵制演生的重要阶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