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98 4.5折 ¥ 78 全新
库存156件
作者潘天舒著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4492713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6134987
上书时间2024-12-28
潘天舒
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人类学学会应用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商业和技术人类学、医学人文和全球健康以及城市社区民族志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老龄化和护理实践以及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哈佛大学适老科技与社会发展等国内和国际研究项目。2002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2002—2005年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任教,2006年以后在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先后任副教授、教授。从2008年起担任“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和《复旦人类学评论》主编。主要学术著作包括:《政策人类学》(2016)、《当代人类学十论》(2012)、《发展人类学概论》(2009)、Neighborhood Shanghai(2007),Deep China (with Arthur Kleinman et al.)等。
上 篇 人类学与发展研究
第一讲 发展人类学何为? /003
发展人类学与“针对发展的人类学”/003
发展人类学的学理与应用价值/007
发展人类学的研究导向/011
第二讲 社会进化论与19世纪“科学”发展观/020
单线进化模式和社会发展阶段论
——以泰勒和摩尔根的研究为例/023
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科学种族主义/029
第三讲 社会进化论与发展研究/034
现代化理论和“文明冲突论”/037
新进化论和文化唯物主义发展观/046
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的反思/051
第四讲 文化与发展/057
文化概念的科学意义/061
文化与自然习性的构建/064
文化作为世界观和价值体系/067
文化作为符号和象征体系/072
“贫困文化”的误区/076
“小农心态”之辩/080
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083
“文化霸权”与“软实力”/086
第五讲 文化相对主义与发展实践/091
文化相对主义的学术源头/094
文化相对主义的困境/096
中 篇 人类学与发展实践
第六讲 田野研究与发展人类学/105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111
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与发展项目周期/119
参与观察法与快速研究法/125
发展人类学与生产实践/129
文化资源管理/134
第七讲 发展实践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139
发展与文化变迁:传播与涵化/141
文化的适应性、整合性和可塑性/144
发展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148
第八讲 “男性偏见”与发展实践中的性别问题/158
问题的缘起/159
妇女与经济发展实践:以“世界工厂”中的“打工妹”现象为例/163
妇女组织与社会企业理念之践行/168
第九讲 农业“绿色革命”得失谈/172
农业发展的“希望之歌”?/173
农业“绿色革命”与乡村贫富差异/174
农业机械化和企业化的生态效应/178
下 篇 世界体系中的发展人类学
第十讲 人类学视野里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89
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191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人类学解读/199
第十一讲 对于发展的人类学反思/205
“针对发展的人类学”/206
“国家视角”与“弱者武器”/209
“文化生存”与“良知人类学”的力量/213
从反思发展到引领变革:哈佛人类学者担任世界银行行长的启示/218
第十二讲 “可持续发展”之辩/224
“可持续发展”:模式之争还是话语之争?/228
“公地悲剧”的傲慢偏见/231
原生态:神话还是现实?/234
写在最后:发展“为人民服务的人类学”/241
参考文献
后记
“国家视角”与“弱者武器”
与埃斯科巴和弗格森以国际组织为主要抨击目标不同,著名政治学家斯科特对于发展实践的批评则强调国家视角的致命缺陷和弱者在被逼无奈时的日常反抗方式,这产生了极大的跨学科效应。基于田野的深邃目光和跨文化、跨区域的宽广视野,使他的《弱者的武器》和《国家的视角》已经成为学界发展问题研究的必读书目。美国人类学学会(全球最大的人类学学会)已经为斯科特先后举办过两次年会专场讨论。在学科界限日趋分明的西方学界,如此规模的跨领域越界交流场合并不多见。
斯科特的论著成为政治人类学和发展研究的经典案例,并不仅仅是由于他采取的不同于寻常政治学研究套路的田野方法和人类学的观察视角,更在于他在讨论中将田野记述与宏大理论有机结合的能力,以及他本人对于社会巨变中普通人(尤其是弱者)命运关注的人文精神。在《弱者的武器》一书中,他对农业“绿色革命”在马来西亚乡村社会造成的传统道义经济的崩溃,地主群体和失地失势的弱小农户权力关系的失衡和由此带来的后果进行了细致考察和认真揣摩。在斯科特看来,马来西亚从世界体系的边缘区进入半边缘区这一经济成就,是以农村贫农收入大大落后于其他人群为代价的。他所在的村庄在象征农业“绿色革命”成果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落成之后,发生了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一工程中得到实惠的无非是已经占有大面积耕地的地主和有能力支付会员费和行使相关义务的农协成员。如第九讲所述,农业技术引进和升级的最终受益人多为有资格获得贷款和有偿还能力的境况富裕的农户。物质基础的改变使这一马来西亚小村庄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穷人和富人间的关系更加难以协调。
在农业“绿色革命”之前,马来西亚农村的传统水稻耕种完全依赖手工劳动,是典型的劳力密集型生产模式(包括备垦、水稻移植、收割和脱谷等多道流程)。因而无地贫农和雇农在水田进行劳动,对于地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是秋收的基础。维系地主和农民之间互惠互利关系的是一种被学者称为“道义经济”的形式。农民在实践中发展出的一套旨在规范生产、分配、消费和交换过程以及强调社区合作精神的准则,是道义经济存在的文化基础。一般来说,道义经济的运行使得普通农户通过互享食物和劳力的方式得到生活的基本保障。而随着拖拉机和大型收割机出现,手工劳动顿时失去了用武之地,道义经济也随之瓦解。除了秧苗移植之外,农业“绿色革命”几乎淘汰了所有过时的人工耕种技术。 而在这场经济巨变中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在传统社区中受人敬重的生产者角色,他们还得忍受一种由于丧尽文化尊严而带来的巨大痛苦。更重要的是,属于农业“绿色革命”既得利益者的地主、新富阶层试图以一套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霸权话语来说服和“教育” 经济发展中的所谓“输家”,以使之心甘情愿地接受在社区中的从属地位。
村庄中由于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产生的社会矛盾终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斯科特似乎都能闻得出空气中的火药味道。实际上,诸如焚烧收割机和妇女拒绝参加移植劳动之类的事件层出不穷。然而,由于法规和政府高压政策的限制,穷富之间的直接冲突并不多见,更多是弱势群体通过使用“弱者武器”的形式表达自身的不满和对社会正义的诉求。
斯科特对日常生活中“弱者武器”的独特运用方式做了如下概括:懒散拖沓、装腔作势、擅离职守、假装顺从、小偷小摸、装聋作哑、谣言中伤、纵火和蓄意破坏等。斯科特将弱者赖以表达其抵抗情绪的样式分为“公开的文本”和“隐藏的文本”两类,前者可以理解为在强势人物前假意奉承,并认同充满和睦、兄弟情谊和传统教义等虚伪辞藻的表面说法;后者则是弱者在幕后通过闲言碎语、冷嘲热讽甚至传谣毁誉来泄愤排遣的方式,是化解“公开的文本”中的“霸权话语”(见第三讲有关评述)的“背后一套”说辞。“隐藏的文本”准确地反映了弱势群体对所处境遇的判断和对现状的看法及解释。 斯科特对于“弱者武器”和“隐藏的文本”的阐述和分析,使田野工作者大大加深了对日常生活中底层民众并不鲜见的抵抗行为的理解。“弱者武器”和“隐藏的文本”所昭示的抵抗动作,往往出现于农民揭竿而起的主动挑战和忍气吞声的被动状态之间。这种抵抗缺少周密计划和精心组织,与宏观层面的政治运动也没有关联,不受任何意识形态倾向的影响。它在瞬间发生,随即消逝。对斯科特来说,这种时隐时现的抵抗行动是弱者的一种策略,比单纯以血腥暴动来鸣不平的抗争要代价低得多,却有更为持久的实效性,而丰富的地方性文化资源又相当于为弱者因地制宜进行抗争提供“弹药”的库房。
如果说《弱者的武器》是融田野体验、场景描述和理论辨析于一体的发展人类学首选案例,那么《国家的视角》则是斯科特将观察方位从“自下而上”改为“自上而下”之后的另一杰作。如《国家的视角》的副标题所示,该书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就是:某些旨在为人类造福的项目何以半途而废或一败涂地?具体地说,斯科特想做的是:为未能实现预定目标的、由国家计划的社会工程找出失败原因,证明来 自社会和自然界多元复杂的韧性在发展实践中往往会抵消看似简单易行的国家政策的力量,并揭示地方性知识对任何为了改善民众状况的发展项目的决定意义。在对丰富的历史和民族学 资料进行综合和比较分析之后,斯科特发现以悲剧告终的、由国家主 导的发展项目多有下列四大失败因素:第一是 改造自然和社会秩序的行政措施。第二是极端现代主义,一种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对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坚定信仰(见上篇有关 社会进化论的评述)。这种类似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使人相信技术知识可以解决来自人类活动领域所有方面的问题。第三是将极端现代主义的蓝图和设想转化为现实的威权力量。第四是对强权下的发展项目毫无抵制能力的民间社会。如将《弱者的武器》和《国家的视角》两书的观点加以重叠,我们不难看到,发展项目失败因子有执行官员缺少的不仅是必要的实践知识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环境复杂情况的准确认知和判读,而且还有对弱者使用“隐藏的文本”等秘密武器进行抵制的感知和关注。
限于篇幅,本讲将省去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中旁征博引的论证过程,而着重强调此书与其他批评文本的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在罗列了大量失败范例之后,斯科特特意在该书结论部分贡献了对发展实践改革的四点建议:首先,在引导社会发生变化时,要采取分小步进行的实验性步骤;其次,提倡允许走回头路的态度,因为方案的可逆性能避免不可逆转的结果(如生态遭到毁灭性破坏等);再次,对发展过程出现的未曾预料的情况要有所准备, 也就是说要有应对“计划没有变化快”这一事实的承受能力;最后,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者的发明创造能力也要有所筹划,经验和见识 的积累能使项目设计日臻完美,而经验和见识的一大源头斯科特称 之为“美蒂斯”,来自知识体系。
斯科特对于“美蒂斯”(实用知识)的重视,使他的宏大叙事与发展人类学者的视野成功地吻合在了一起。斯科特对于实用知识与科学解释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源自民间(如 原住民部落)的非正式知识传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瓦解的关注,使他研究的学理和应用价值都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针对发展的人类学”(如埃斯科巴和弗格森的解构努力)。斯科特所指的“美蒂斯”可以表述为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调适性智慧”。这种调适性智慧使原住民能够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土法”控制病虫害,从而避免了因盲目引进人工技术导致的化学污染和其他不良后果。而来自全球化边缘区的文化传统和生存智慧,完全有可能成为物种保护和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
适读人群 :关注社会发展动态与理论的普通读者
人类学是了解人类自己生而为人的学问,发展人类学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学问
从人类学视野中看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社会实践
讲述人类学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对于发展研究和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解构全球化和地方转型语境下文化理念和发展模式间的关联
本书所论述的发展人类学体现了国际学界中从事发展研究的两种相关却不尽相同的思路、模式和风格。本书在由宏观理论述评、实践案例分析和反思质疑批评构成的大致框架内, 分为"人类学与发展研究""人类学与发展实践"和"世界体系中的发展人类学"三大板块。第一部分以理论为主, 介绍发展人类学的学理与应用价值, 以及人类学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实践, 从田野调查与研究中看发展人类学的治学方法, 并呈现"男性偏见"看妇女从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案例和农业"绿色革命"的案例; 第三部分阐释世界体系里发展人类学的发展与反思, 对"可持续发展"设问的争辩, 同时践行费孝通"为人民服务的人类学"的崇高理念这一主题, 着重探讨发展人类学对于当今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同时与读者和同道们分享当代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初步设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