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8.3 4.9折 ¥ 9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董玉明著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57712150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4867994
上书时间2024-12-27
前言/001
第一节宏观调控概念辨析/003
第二节国家宏观调控主体/006
一、执政党机关/006
二、国家权力机关与参政机关/008
三、国务院/009
四、国务院所属的部委局/010
曲到五、宏观调控专门机构/011
PO\心六、其他相关社会机构 /011
第三节宏观经济及社会发展调控目标/012
一、经济增长目标/013
二、充分就业目标/015
TA0O三、物价总水平目标/016十深
8N四、国际收支平衡目标/017
五、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目标/018
六、社会发展目标/019
七、宏观调控目标创新与研究启示/020
第四节宏观调控政策/024
一、产业政策/024
二、财政政策/025
三、金融货币政策/027
四、收入分配政策/ 028
五、社会保险政策/030
六、社会发展调控政策/ 031
第五节宏观调控手段/ 032
一、经济手段/032
二、法律手段/035化生
三、必要的行政手段/ 036
四、三种手段的叠加及政治手段的应用/039
第六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 040
动目公一、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认识/040
二、对社会发展活动的基本认识/044
三、国民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活动的关联性分析/046
第七节宏观调控的调节与控制/047
一、宏观调控的调节分析/048
二、宏观调控的控制分析/048
三、宏观调控模式的基本分析 / 049
O四、中国宏观调控模式的创新/ 050
第一节计划、产业指导与投资工具 /057
一、计划调控工具 / 057
二、产业指导工具/061
三、投资调控工具 /068
第二节财政调控工具/071
一、预算调控工具/072
一、财政未字与国债调控工具 /074
三、税收调控工具 / 079
第三节金融调控工具/083
一、法定货币及币值的调控/084
二、中央银行金融调控工具的应用/086
三、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调控/088
四、对政策性银行的调控/090
五、对商业保险的调控/090
六、对证券市场的调控/093
……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处分/ 373
一、党的纪律处分的总则规定/373
二、党的纪律处分的运用规则/376
三、对违纪行为的认定/380
第二节公职人员处分处罚/ 391
出、公职人员处分处罚总则规定/392
二、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政务处分/396
第三节财政、税务及统计违法处罚/ 400
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400
二、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409
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414
参考文献/419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调控法纲要(学者建议稿)/ 437
后记 / 466
第一节宏观调控概念辨析
从哲学角度讲,宏观、中观、微观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具有哲学上的认识论意义。其中,宏观认识论,即是指从整体角度认识事物、分析由众多事物组成的总体事物发展的规律,其奉行的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的思维模式;微观认识论,即是指从个体角度认识事物,分析个别的或单一的事物发展规律,其奉行的是“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思维模式;而中观认识论,则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既要考虑宏观的“整体主义”,也要兼顾微观的“个体主义”,以便于实现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互动和协调。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整体的管理为宏观管理,个体的管理为微观管理,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管理为中观管理,并且,其相互之间具有相对性。
现代经济学,主要指西方经济学。其借用哲学、管理学认识论之启发,将经济现象分别描述为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中观经济。与此同时,给子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中观经济以特定的指向和含义。其中,宏观经济特指一国的整体经济,即国民经济;微观经济特指企业、居民个体及家庭经济;中观经济是指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区域经济、地区经济、行业经济、企业集团经济、城市经济等。中观经济在一国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功能和作用。
在以上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宏观经济调控属于宏观经济管理的下位概念。这是因为,一国之宏观经济管理可以用多种方式。其可以是直接的,典型的方式如主要运用政治或行政手段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要求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应当怎样做或禁止怎样傲。也可以为达到宏观经,引导企业或其他济发展目标,通过经济政策及其特定工具的间接指导“_经济组织及实体的经济与社会行为。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国家应用价三率”,即价格、税率、利率、汇率之经济杠杆手段或促进型法律”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为此,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上,通常将后者的间接性经济调节称之为宏观调控。因此,宏观调挖成为宏观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铁而,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国家对于经济及其相关社会关系的调节与控制往往相机抉择地交叉进行,宏观调控也不仅仅停留在间接调节方面,直接手段的应用也屡见不鲜。由此,在中国理论界,对于宏观调控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和认识。‘第一种观点为“狭义说”。该观点固守市场教旨主义、严格地将宏观调控限定于国家对经济的“间接调控’范畴,即只有国家采用财税、金融、价格等手段对经济的间接调控,才被视为宏观调控。第二种观点为“广义说”。该观点突破市场教旨主义。一是把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所采取的间接调控和特定条件下的直接调控均纳人宏观调控的范畴;二是在宏观调控的领域方面,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与经济相关的社会发展领域;三是其不仅把中央的调控行为视为“宏观调控”,也把地方、行业等中观主体的调控也视为“宏观调控”。第三种观点为“特色说”。该观点认为,宏观调控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现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宏观调控,既借鉴国外宏观经济的经验教训将国民经济管理逐步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宏观调控及其法治原理和基本制度。本书的特点:一是对中国宏观调控及其法治的实际运行进行了学术总结;二是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调控法纲要(学者建议稿)》,具有创新性。其主要包括宏观调控释义,宏观调控的工具原理与实践,宏观调控法释义,宏观调控法的地位与相关理论,宏观调控法体系,宏观调控法的奖励、激励,宏观调控法的处罚等内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