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四公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末四公子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8.47 4.9折 78 全新

库存3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京龙著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64703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217724

上书时间2024-12-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自序
历史学界有种说法,明朝是个“极辉煌”与“最黑暗”并存的朝代,我非常赞同。暂且不提“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这些政治军事上的骨气,单单是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四大名著中的三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一点就可以傲视历史;此外,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等科学著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上璀璨的明珠;天坛、明长城等都是这个时代修筑的;郑和下西洋是在这个时代推动的;《永乐大典》是在这个时代编纂的……说这段历史“极辉煌”,实至名归。
但要说这段历史 “最黑暗”,也是名副其实的。明朝设立了以往朝代没有的锦衣卫,让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由太监把持;多个皇帝长期不上朝,荒废朝政;崇尚八股文遏制了文化发展;等等。这些对社会毒害之深、影响之大,让世人闻之骇然。
正因为是“极辉煌”与“最黑暗”的矛盾统一体,这段历史才尤其有研究价值。更为特殊的一点,它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本书中的四公子——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就是生活在这个朝代末年。他们都曾想利用复社等团体或政治力量力挽狂澜,救大明于水火,但并没能阻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最终或退隐乡间,以明心志;或寄情山水,拒不仕清;或皈依佛门,暗中抗清;或悔失名节,英年早逝。其中,侯方域是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桃花扇》的主人公原型,冒辟疆则先后与陈圆圆、董小宛等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纠葛。如果只是想浮光掠影地读读故事,单单这些男女爱情、恩怨情仇就足以让读者酣畅淋漓。
这本书摒弃了历史类书籍常见的时间叙事法,而是按照四公子的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爱情故事等人生轨迹为主线分别阐述,历史背景、政治风云等反而成了四公子故事的一个大背景。这样写的好处是,读者不仅能对四公子中的每个人有个非常立体和直观的感受,还能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政治、军事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它既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又不失趣味;既保留了人物的鲜活性和丰富性,又不失严肃。更令我惊喜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体现四公子的心路历程,本书还穿插了很多他们的诗文创作,“诗为心声”“歌以咏志”,让我们得以窥见四公子最真实的心声。
是为序。
2022年春

 
【书摘与插画】

引子——战乱纷争的明朝末年
一、何为复社
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这四人不仅被称为“明末四公子”,因为四人皆为复社中人,所以又被称为“复社四公子”。那么,“复社”到底是什么,它在晚明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像阮大铖之流那么痛恨或惧怕复社,并对“复社四公子”加以迫害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揭开复社的神秘面纱吧。
1.“社”的起源与发展
说起“社”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晋代惠远和尚的“莲社”,那时社还是一个谈经说法的地方。此后,武人、文人都有社,文人的社又细化为文社、诗社等。明朝早期的时候,社已成气候,到了万历、天启年间更是蓬勃发展,社不仅多而且规模大,有的成员多达千人,声势浩大。
明朝永乐皇帝将帝都从南京搬迁到北京后,觉得南京是自己的祖兴之地,所以在南京设立另一套和北京一样的行政班子,级别和北京的一样。尽管是陪都,南京却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明末结社的兴起,与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江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南宋以来,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明代中叶,江苏的苏、松、常三府的田赋收入已居全国之首。因为城市经济的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经济上发展,形成了新兴地主阶层。他们在政治上产生了新的要求,于是结社表达自己的诉求。
此外,明末社的出现更大原因与八股取士也有很大关系。明初,朱元璋为控制知识分子,极力推行八股文:考试时文章必须包含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曾经有人作打油诗讥讽八股文:
读书人,最不济,
滥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
谁知变作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卖新科利器。
读得来肩高背低,口角唏嘘,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
辜负光阴,白日昏迷,
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从中可以看出八股文的荒诞。明代的科举考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模式又固定于八股文,这就严重控制了士人的思想,可谓流毒深远,直到20世纪初才废弃。而且14世纪以后的中国读书人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更加奉为经典,参加科考可以说是士人的唯一出路,这就是传说中所谓的“举业”。一个读书人考取功名,才能做官,才能赚钱,才能光宗耀祖,而那些捐出来的官(买来的官)是被人看不起的。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只有科举中第做官才能被世人尊重。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进京考一次,去京城走个过场,也会让乡人另眼相看,弄不好别人家的俊姑娘会托人上门来提亲,可见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于是读书人就疯狂地考取功名。《范进中举》中范进就是典型的例子。知识分子将科考视为脸面、性命和志趣,明朝常有这样的现象:祖孙三代携手进考场,七十岁的老童生,二十岁的少进士,可见科考对书生的吸引力。
陈独秀先生在他的《实庵自传》中曾生动地再现了科举考试的盛况:
我背了考篮、书籍、文具、食粮、烧饭的锅炉和油布,已竭尽了生平的力气,若不是大哥代我领试卷,我便会在人群中被挤死。一进考棚三魂吓掉两魂半,每条十多丈长的号筒,都有几十或上百个号舍,号舍的大小仿佛现时警察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长个子站在里面是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老大以尝过“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屋的三面是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外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的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好不容易打扫干净,坐进去拿一块板安放在面前,就算写字台,睡起觉来,不用说就得坐在那里睡。一条号筒内,总有一两间空号,便是这一号筒的公共厕所,考场的特别名词叫作“屎号”。考过头场,如果没有冤鬼缠身,不会在考卷上写出自己缺德的事,或用墨盒泼污试卷,被贴出来,二场进去,如果不幸座位编在“屎号”,三天饱尝异味,还要被人家说成是做了亏心事的因果报应。那一年,南京的天气到了八月中旬还是奇热,大家都把带来的油布挂起遮住太阳光,号门都紧对着高墙,中间是只能容一个半人来往的一条长巷,上面露着一线天,大家挂上油布之后,连这一线天也一线不露了,空气简直不通,每人都在对面墙上挂起烧饭的锅炉,大家烧起饭来,再加上赤日当空,那条长巷便成了火巷,煮饭做菜,我一窍不通,三场九天,总是吃那半生不熟或者烂熟或煨成的挂面。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最深。考头场时,看见一位徐州的大胖子,一条大辫子盘在头顶上,全身一丝不挂,脚踏一双破鞋,手里捧着试卷,在如火的长巷中走来走去,走着走着,上下大小脑袋左右摇晃着,拖长着怪声念他那得意的文章,念到最得意处,用力把大腿一拍,跷起大拇指叫道:“好!今科必中!”
这位“今科必中”的先生,使我看呆了一两个钟头。在这一两个钟头当中,我并非尽看他,乃是由他联想到所有考生的怪现状;由那些怪现状联想到这班“动物”得了志,国家和人民要如何遭殃;因此又联想到所谓“抡才大典”,简直是隔几年把这班“猴子”“狗熊”搬出来开一次“动物展览会”;因此又联想到国家一切制度,恐怕都有如此这般的毛病;因此最后感觉到梁启超那班人们在《时务报》上说的话是有些道理呀!这便是我由“选学妖孽”转变到康、梁派之最大动机。一两个钟头的冥想,决定了我个人往后十几年的行动。我此次乡试,本来很勉强,不料其结果却对于我意外有益!
陈独秀先生的回忆文章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奉旨考试”举子们的形形色色,同时也道出了士人对科举的热衷。八股文除了要求有固定的格式,还要揣摩社会风气,只有兼顾这两样才有可能被选中。一些有经商头脑的人以此为商机,聘请几位名师一样的“大儒”揣摩当年课题的内容和社会风气,提供备考指南,引得不少考生争相购买。除了向“名师”学习,士子们还要聚在一起相互讨论课题,互相探讨学习的情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社”,随着社人数的增加,又组成“社盟”,并且选出领导人引领“社盟”的发展方向。如果领导人领导有方或非常有威望,“社”的影响力会逐渐增加,它的势力也就不可小觑了,东林党、复社就是这样的社盟结构。社和社盟在明末盛行百年,直到清兵入关,清廷对“社”加强控制后才消失。清末,各地又出现了类似“社”的“会”,诸如强学会、保国会、同盟会、兴中会之类,他们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这是后话,本书不再赘述。
2.江南复社,古代的第一文社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江浙一带尤为兴盛。崇祯初年,江南出现了许多的文人社团,其中包括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吴门匡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后来这些文社合并为“复社”。当时阉党擅权,自内阁六部至地方大员,都有人甘当魏忠贤的死党。张溥等人痛感世风日下,士子不通治国之经、务民之术,“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这不但是明代,也是中国封建时代规模最大的一个文人结社。复社人士自称“吾以嗣东林”,意思是想把东林党的理想延续下去。不少复社成员是东林党人的学生或弟子,因此复社有“小东林”之称。复社继承东林传统,在讨论文学的同时批评时政,为挽救大明王朝呼号奔走,希望东林党的治国理念能够继续得到实施。
这些人大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民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他们的作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权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讴歌抗清伟业,抒发报国豪情,富有感染力量。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就是复社的中坚力量,所以被后人称为“复社四公子”。



 
 
 
 

商品简介

《明末四公子》描写了陈贞慧、冒辟疆、放以智、侯方域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之中或挽救时局,抗争到底;或隐退山林,以明心志;或寄情山水,拒不仕清的动人事迹。
另外,这本书摒弃了历史类书籍常见的时间叙事法,而是按照四公子的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爱情故事等人生轨迹为主线分别阐述。历史背景、政治风云等反而成了四公子故事的一个大背景。这样写的好处是,读者不仅能对四公子中的每个人有非常立体和直观的了解,还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政治、军事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作者简介

赵京龙,1988年3月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08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我们的信仰》《走过青春岁月》《花之般若》等,编著有科普图书《河南民间祠堂故事》,出版传记《萧红传》。



目录

引子——战乱纷争的明朝末年 001

一、何为复社 002

1.“社”的起源与发展 002

2.江南复社,古代的第一文社 006

3.文人集团,演变成了名利场 007

4.王朝鼎革,紫禁城换了主人 009

二、末路王朝:南明 012

1.明朝最后的余晖 012

2.南明政权三疑案 014

第一章 陈贞慧 019

一、显赫的陈门 020

1.显要的先祖——陈傅良 020

2.霸气的父亲——陈于廷 029

3.多才的儿子——陈维崧 032

二、加入复社,风骨俊俏“官二代” 034

1.嬉笑怒骂间智斗权贵 035

2.一纸檄文交恶阮大铖 046

三、铮铮铁骨,隐居十多年不仕清 049

1.一心报国,无力回天 049

2.隐退山林,守节明志 054

第二章 冒辟疆 057

一、鲜衣怒马的阔达少年 058

1.先祖:驰骋中原,侯门贵胄 058

2.父母:至善纯孝,如皋名人 065

3.冒辟疆:一代文宗,怀才不遇 067

二、相遇陈圆圆:乱世仙侣,凄美姻缘 071

1.一见倾心,只待佳期 071

2.横生枝节,阴差阳错 075

3.香消玉殒,阴阳两隔 076

三、相守董小宛:明珠美玉,一对璧人 080

1.再续前缘,佳人爱上名士 080

2.得偿所愿,真爱终成眷属 085

3.举家逃难,患难中见真情 088

4.不离不弃,乱世生死相随 092

四、乱世不折节:正气凛然,儒风浩荡 099

1.隐忍不屈,拒不仕清 099

2.忍辱负重,装疯避难 104

3.文心侠骨,智斗官绅 108

4.育孤济民,德义千古 113

第三章 方以智 121

一、家学渊源:习文韬武,尊教重义 124

1.先祖:笃守节义、忠贞孝悌 124

2.曾祖:布衣鸿儒,倡学重教 130

3.父亲:文成武德,屡建奇功 134

4.姑母:博学才高,方氏三节 137

二、江左奇才:博学今古,会通中西 141

1.生有异秉的天才少年 141

2.中西合璧的学习启蒙 146

3.家庭政治的双重影响 153

4.飘摇乱世的精神榜样 159

5.意气风发的江左狂生 164

三、愤世青年:政争激荡,风雨飘摇 168

1.主盟复社,仕途遇挫 168

2.洁身自好,宁静自守 174

3.声讨乱贼的生死兄弟 176

4.忧心危局,仕途多舛 182

四、宗师老者:剃发为僧,不忘初心 186

1.皈依佛门,讲经说禅 186

2.暗中抗清,谋求大义 189

第四章 侯方域 193

一、江山岌岌,大厦将倾 194

1.万历怠政,朝政危机 194

2.自毁长城,崇祯亡国 201

二、家道中兴,不辱门风 205

1.商丘侯氏:本为戍籍,忠孝传家 205

2.父亲侯恂:慧眼识将,破格提拔 208

3.士林巨子:生而颖异,扬名海内 210

三、才堪经纬,生不逢时 213

1.交游名士,激浊扬清 214

2.疾恶如仇,意外落榜 217

四、海誓山盟,生离死别 221

1.绣球一抛中名士,佳人才子初定情 221

2.慌不择路急筹钱,血溅桃花灼成扇 225

五、风云变幻,江山易主 231

1.失意北归,主盟雪苑 231

2.河南乡试,悔失名节 238

后记 241



内容摘要

引子——战乱纷争的明朝末年

一、何为复社

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这四人不仅被称为“明末四公子”,因为四人皆为复社中人,所以又被称为“复社四公子”。那么,“复社”到底是什么,它在晚明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像阮大铖之流那么痛恨或惧怕复社,并对“复社四公子”加以迫害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揭开复社的神秘面纱吧。

1.“社”的起源与发展

说起“社”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晋代惠远和尚的“莲社”,那时社还是一个谈经说法的地方。此后,武人、文人都有社,文人的社又细化为文社、诗社等。明朝早期的时候,社已成气候,到了万历、天启年间更是蓬勃发展,社不仅多而且规模大,有的成员多达千人,声势浩大。

明朝永乐皇帝将帝都从南京搬迁到北京后,觉得南京是自己的祖兴之地,所以在南京设立另一套和北京一样的行政班子,级别和北京的一样。尽管是陪都,南京却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明末结社的兴起,与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江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南宋以来,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明代中叶,江苏的苏、松、常三府的田赋收入已居全国之首。因为城市经济的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经济上发展,形成了新兴地主阶层。他们在政治上产生了新的要求,于是结社表达自己的诉求。

此外,明末社的出现更大原因与八股取士也有很大关系。明初,朱元璋为控制知识分子,极力推行八股文:考试时文章必须包含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曾经有人作打油诗讥讽八股文:

读书人,最不济,

滥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

谁知变作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卖新科利器。

读得来肩高背低,口角唏嘘,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

辜负光阴,白日昏迷,

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从中可以看出八股文的荒诞。明代的科举考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模式又固定于八股文,这就严重控制了士人的思想,可谓流毒深远,直到20世纪初才废弃。而且14世纪以后的中国读书人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更加奉为经典,参加科考可以说是士人的唯一出路,这就是传说中所谓的“举业”。一个读书人考取功名,才能做官,才能赚钱,才能光宗耀祖,而那些捐出来的官(买来的官)是被人看不起的。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只有科举中第做官才能被世人尊重。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进京考一次,去京城走个过场,也会让乡人另眼相看,弄不好别人家的俊姑娘会托人上门来提亲,可见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于是读书人就疯狂地考取功名。《范进中举》中范进就是典型的例子。知识分子将科考视为脸面、性命和志趣,明朝常有这样的现象:祖孙三代携手进考场,七十岁的老童生,二十岁的少进士,可见科考对书生的吸引力。

陈独秀先生在他的《实庵自传》中曾生动地再现了科举考试的盛况:

我背了考篮、书籍、文具、食粮、烧饭的锅炉和油布,已竭尽了生平的力气,若不是大哥代我领试卷,我便会在人群中被挤死。一进考棚三魂吓掉两魂半,每条十多丈长的号筒,都有几十或上百个号舍,号舍的大小仿佛现时警察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长个子站在里面是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老大以尝过“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屋的三面是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外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的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好不容易打扫干净,坐进去拿一块板安放在面前,就算写字台,睡起觉来,不用说就得坐在那里睡。一条号筒内,总有一两间空号,便是这一号筒的公共厕所,考场的特别名词叫作“屎号”。考过头场,如果没有冤鬼缠身,不会在考卷上写出自己缺德的事,或用墨盒泼污试卷,被贴出来,二场进去,如果不幸座位编在“屎号”,三天饱尝异味,还要被人家说成是做了亏心事的因果报应。那一年,南京的天气到了八月中旬还是奇热,大家都把带来的油布挂起遮住太阳光,号门都紧对着高墙,中间是只能容一个半人来往的一条长巷,上面露着一线天,大家挂上油布之后,连这一线天也一线不露了,空气简直不通,每人都在对面墙上挂起烧饭的锅炉,大家烧起饭来,再加上赤日当空,那条长巷便成了火巷,煮饭做菜,我一窍不通,三场九天,总是吃那半生不熟或者烂熟或煨成的挂面。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最深。考头场时,看见一位徐州的大胖子,一条大辫子盘在头顶上,全身一丝不挂,脚踏一双破鞋,手里捧着试卷,在如火的长巷中走来走去,走着走着,上下大小脑袋左右摇晃着,拖长着怪声念他那得意的文章,念到最得意处,用力把大腿一拍,跷起大拇指叫道:“好!今科必中!”

这位“今科必中”的先生,使我看呆了一两个钟头。在这一两个钟头当中,我并非尽看他,乃是由他联想到所有考生的怪现状;由那些怪现状联想到这班“动物”得了志,国家和人民要如何遭殃;因此又联想到所谓“抡才大典”,简直是隔几年把这班“猴子”“狗熊”搬出来开一次“动物展览会”;因此又联想到国家一切制度,恐怕都有如此这般的毛病;因此最后感觉到梁启超那班人们在《时务报》上说的话是有些道理呀!这便是我由“选学妖孽”转变到康、梁派之最大动机。一两个钟头的冥想,决定了我个人往后十几年的行动。我此次乡试,本来很勉强,不料其结果却对于我意外有益!

陈独秀先生的回忆文章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奉旨考试”举子们的形形色色,同时也道出了士人对科举的热衷。八股文除了要求有固定的格式,还要揣摩社会风气,只有兼顾这两样才有可能被选中。一些有经商头脑的人以此为商机,聘请几位名师一样的“大儒”揣摩当年课题的内容和社会风气,提供备考指南,引得不少考生争相购买。除了向“名师”学习,士子们还要聚在一起相互讨论课题,互相探讨学习的情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社”,随着社人数的增加,又组成“社盟”,并且选出领导人引领“社盟”的发展方向。如果领导人领导有方或非常有威望,“社”的影响力会逐渐增加,它的势力也就不可小觑了,东林党、复社就是这样的社盟结构。社和社盟在明末盛行百年,直到清兵入关,清廷对“社”加强控制后才消失。清末,各地又出现了类似“社”的“会”,诸如强学会、保国会、同盟会、兴中会之类,他们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这是后话,本书不再赘述。

2.江南复社,古代的第一文社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江浙一带尤为兴盛。崇祯初年,江南出现了许多的文人社团,其中包括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吴门匡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后来这些文社合并为“复社”。当时阉党擅权,自内阁六部至地方大员,都有人甘当魏忠贤的死党。张溥等人痛感世风日下,士子不通治国之经、务民之术,“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这不但是明代,也是中国封建时代规模最大的一个文人结社。复社人士自称“吾以嗣东林”,意思是想把东林党的理想延续下去。不少复社成员是东林党人的学生或弟子,因此复社有“小东林”之称。复社继承东林传统,在讨论文学的同时批评时政,为挽救大明王朝呼号奔走,希望东林党的治国理念能够继续得到实施。

这些人大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民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他们的作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权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讴歌抗清伟业,抒发报国豪情,富有感染力量。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就是复社的中坚力量,所以被后人称为“复社四公子”。




主编推荐

《明末四公子》这本书,能激发广大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兴趣,在读史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古今公子中,除战国四君以外,多姿多彩莫如明末四公子。这本书字里行间中尽显乱世翩翩四公子的爱恨情仇、旖旎倜傥。通过这部书,我们似乎已经到了那个波诡云诵的时代,在另一个时空中感受着这四位公子难得的家愁国恨、民族气节与忠义孝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