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龙云讲语文:语文错谬指摘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13
2.0折
¥
3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朱龙云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25835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8296400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课文名文弊病辨析
《冬天之美》语病甚多………………………………………………………002
附:冬天之美…………………………………………………………………004
《枯叶蝴蝶》事理相悖………………………………………………………006
附:《枯叶蝴蝶》……………………………………………………………008
《作家要锤炼语言》的语言颇欠锤炼——试析该文第三自然段…………010
附:《作家要铸炼语言》……………………………………………………013
《致橡树》中有两字很伤诗意………………………………………………017
附:《致橡树》………………………………………………………………020
是艺术魅力,还是文风不正——谈《散文艺术的魅力》的“艺术”……022
附:《散文艺术的魅力》(开头及第一部分)……………………………025
II
四个“统一”皆不宜用作名词…——《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四个“坚持……的统一”之我见……………………………………027
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029
《我的呼吁》有些词句难以理解……………………………………………032
附:《我的呼吁》……………………………………………………………033
《我有一个梦想》多处用词不当……………………………………………036
附:《我有一个梦想》………………………………………………………038
《大地上的事情》多处表意不准确…………………………………………042
附:《大地上的事情》………………………………………………………045
《观火》不宜选作学生读物…………………………………………………051
附: 《观火》… ………………………………………………………………053
《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语病简析………………………………………056
附:《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057
无休止地挨打,还笑?——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两首诗》的质疑……060
附:《两首诗》………………………………………………………………062
“疲倦”使诗意诗境全疲塌了——《山民》的诗意之我见………………065
附:《山民》…………………………………………………………………067
到底要保留清高的什么气度?——《漫谈清高》异议……………………069
附:《漫话清高》……………………………………………………………072
III
人吃畜牲不属“不如禽兽”——对《禽兽、畜牲,你好冤枉》结尾的异议… 076
附:《“禽兽、畜牲,你好冤枉!”》……………………………………078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指瑕……………………………………083
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085
《天鹅》思路不清……………………………………………………………090
附:《天鹅》…………………………………………………………………092
前后脱节 文无中心——评《那遥远的磨坊》… ……………………………095
附:《那遥远的磨坊》………………………………………………………098
谈《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一个病句的修改………………………101
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谈结构部分)………………………102
我们竟出生在古代——《司马迁与〈史记〉》语病例析…………………105
附:《司马迁与〈史记〉》…………………………………………………107
《孔孟》结尾问答大而不当…………………………………………………111
附:《孔孟》…………………………………………………………………112
莫名其妙的算术题——《人是什么》中“0”的质疑… ……………………117
附:《人是什么》(节选)…………………………………………………119
读不懂的《哲学家皇帝》……………………………………………………121
附:《哲学家皇帝》…………………………………………………………123
IV
“旱季高原之美”美在何处——评《旱季高原》…………………………126
附:《旱季高原》……………………………………………………………128
难以首肯的指责——《剃光头发微》异议若………………………………133
附:《剃光头发微》…………………………………………………………135
无法理解的《金黄的稻束》…………………………………………………138
附:《选诗欠妥 命题不当——2000年高考语文卷中第9-10题质疑》… 140
《致同学们》有两处瑕疵……………………………………………………145
附:《致同学们》……………………………………………………………146
《现代散文的小与大》曲解成语……………………………………………148
附一:《一现代散文的小与大》(节选)…………………………………149
附二:《一叶知秋》…………………………………………………………150
主题不明 思路不清——《会笑与不笑》之我见… …………………………155
附:《会笑与不笑》…………………………………………………………157
语言毛病多 观点难成立——《生活不能夺去你们的理想》简析… ………160
附:《生活不能夺去你们的理想》…………………………………………162
《远处的青山》语病例析……………………………………………………164
附:《远处的青山》…………………………………………………………166
《在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有些词句欠斟酌…………………169
附:《在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录)……………………171
V
《写作》不宜作教材…………………………………………………………174
《敬献杂文界同仁》语无伦次………………………………………………177
课文误读误导辩正
是自我解嘲的笑,是苦笑——祥林嫂第二次笑之我见……………………184
是泛指,不是特指——《项链》中的“也是”之我见……………………187
不是由近及远,而是由远及近——《荷塘月色》练习二之我见…………190
高考选文考题异议
意在“整形”不属“手术事故”——对1996年高考作文题中漫画理解正误… 194
附:1996年高考作文题… ……………………………………………………196
别用奇文怪题考学生——现代文阅读题例析………………………………197
高考卷荒唐的选文和命题——评2006年江西卷白话文选文及其试题……201
附:2006年江西卷阅读题… …………………………………………………204
VI
独立思考辨析刍议
在读写教学中培养学生辨析能力……………………………………………210
学会以社会主人的身份说话——与时俱进各抒己见………………………215
附一:《明晰文章优劣提升读写能力——读〈名文弊病辨析〉》………217
附二:部分网络读者评语……………………………………………………220
内容摘要
《冬天之美》语病甚多
《冬天之美》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一篇散文。不知是原文存在着语病还是翻译的原因,这篇只有20句600字左右的短文章竟有七句明显地用词不准确或表意不清。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岀版社1997年版)第一册上的《冬天之美》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一篇散文。不知是原文存在着语病还是翻译的原因,这篇只有20句600字左右的短文竟有七句明显地用词不准确或表意不清。现按文中句序将它们摘抄于后,并予以简析。
第①句:“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他们在一年当中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吃穿和奢侈挥霍的季节,将巴黎当作狂欢的场所。”
这句中的“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吃穿和奢侈挥霍”是“季节”的定语,言下之意,似乎在一年当中还有什么季节适于奢侈挥霍。殊不知奢侈挥霍既不同于举行舞会,也有别于讲究吃穿,它是一种腐败行为,任何季节,任何时候都“不适于”的,都应被谴责和制止。
第④句:“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
“臭气冲天”与“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是并列关系,还是“臭气熏天”和“冻结的”同属“烂泥”的定语?若是前者,臭气不是凭眼睛看得见的,“臭气熏天”与“看见”搭配不当;如果是后者,烂泥已经冻结,也就
003
不会臭气熏天了,即使是堆狗屎,冻结了也是闻不到臭气的。
第⑦句:“我们的富翁所过的人为的,悖谬的生活。违背大自然的安排,结果毫无生气。”
“人为的”是“生活”的定语,“人为的生活”,是生造的词语,令人不知其所云。人的生活就是指人的各种活动,人的生活没有人为的生活和非人为的生活之分。
第10句:“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
“拨开云雾”与披上长袍坠落,如果当作并列关系去理解,那么“雾”字后应加“时”。若是这样,太阳拨开云雾时,太阳在傍晚坠落时,其光芒都令人无法忍受,那么无法忍受的次数太多,时间太长,有失美感,似不合文义。如果“拨开……披上……坠落……”是承接关系,那么“当它”两字就必须删除。句中的“眩”是个别字,应该是“炫”。
第14、15两句:“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
这两句语意前后相忤。报春花等在雪层下面微笑,这说明报春花等喜欢雪爱雪,雪层可爱可亲,这句中的冬天美丽可爱。而“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中的“幸存”说明寒冬冷酷凶残,它摧残花儿扼杀花儿,只有几种花儿免遭厄运幸存下来,这话中冬天的形象是可怕可恶的。再说,报春花等既然躲在雪层下面,人们又怎么能看见它们在微笑呢?
第17句:“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
这句中的“当……时”中写的是白雪和冰凌两个事物的美,而后面“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只说白雪美丽,双起单承,把冰凌说脱了。
以上摘抄的七句,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语病。关于第②句中说富翁们在冬天“将巴黎当作狂欢的场所”,第⑦句中却说他们这种“人为”的生活毫无生
004
气,这截然相反的狂欢与毫无生气怎么能由同一个冬天引发同时存在?第⑧句“英国人比较明智,他们到乡下别墅去过冬”中的“明智”又是什么意思?法国人(包括富翁和穷人)没有到乡下别墅去过冬的,难道都是因为不明智?像这些话说得是否合情合理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但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由于篇幅问题,不在此赘述。
(1997年)
附:冬天之美
乔治·桑
①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②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他们在一年当中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穿着和奢侈挥霍的季节,将巴黎当作狂欢的场所。③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④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⑤在乡下,一片阳光或者刮几小时风就使空气变得清新,使地面干爽。⑥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他们滞留在这个垃圾场里,实在是由于无可奈何。⑦我们的富翁所过的人为的、悖谬的生活,违背大自然的安排,结果毫无生气。⑧英国人比较明智,他们到乡下别墅去过冬。
⑨在巴黎,人们想象大自然有六个月毫无生机,可是小麦从秋天就开始发芽,而冬天惨淡的阳光——大家惯于这样描写它——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⑩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11即使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12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13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14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15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
005
欢愉。16虽然百灵鸟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路过这儿,在河边栖息和休憩!17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18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19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20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006
《枯叶蝴蝶》事理相悖
枯叶蝴蝶掩饰其美色,伪装成丑物,是为免遭被捕杀的厄运,并非是作伪藏奸,骗人害人,这与奸人、坏人、恶人的虚伪做作有本质的区别,这种伪装实在无可非议。至于它最终没能躲过人类的捕杀,“最后也还是被出售”,这不能责怪枯叶蝶的伪装,只能说明滥捕滥杀它的人类比其他天敌更难防、更可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1997年版)第一册上的《枯叶蝴蝶》是篇叙事说理托物抒情的散文,它讲的是峨眉山下有一种“比最美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的枯叶蝶,“为了保护自己”会伪装成枯叶。但是,“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这种生物”(人)把枯叶蝶制作成标本,高价出售,于是枯叶蝶“快要绝种了”。
这是《枯叶蝴蝶》写物叙事部分,在这部分里非常聪明、美丽、可爱的枯叶蝶,为了保护自己,为了延续自己所属的物种,苦心孤诣,忍辱负重,伪装成枯叶,化美为丑,装死求生,令人惋惜,令人同情,令人赞叹。可是,使人莫明其妙的是,作者在紧接的说理抒情部分,对恃强凌弱滥捕滥杀枯叶蝶的行径不置一词,而对弱小的枯叶蝶的伪装无情地嘲讽和责怪,并苛求枯叶蝶及类似枯叶蝶的一切生物都应该展开它们的翅膀,显出它们的真相: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
007
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出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显出它们的真相。”
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在面临吞食或捕杀厄运而无力反抗时,收敛美姿美色,伪装成枯叶躲逃,这怎能说是装模作样呢?此时此境,枯叶蝶们如果真按作者要求,都展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翅膀到处飞翔,那它岂不是自投罗网自取灭亡?那怎么还能生生不息?正因为枯叶蝶并非那样鲁莽愚蠢,那样不懂策略,而是藏美装丑,以屈求伸,以“死”求生,伪装成枯叶,从而“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这才躲过了天敌和人类的捕杀,使枯叶蝶这一物种保存至今,成了“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它伪装,它掩饰其美色伪装成丑物,是为免遭被捕杀的厄运,并非是作伪藏奸,骗人害人,这与奸人、坏人、恶人的虚伪做作有本质的区别,这种伪装实在无可非议。至于它最终没能躲过人类的捕杀,“最后也还是被出售”,这不能责怪枯叶蝶的伪装,只能说明滥捕滥杀它的人类比其他天敌更难防、更可怕。对于弱小的枯叶蝶来说,捕杀枯叶蝶的人,他们捕杀枯叶蝶的能耐能量,他们的凶狠凶残,并不亚于日寇对付一个弱女子,林彪四人帮处置一个“臭老九”。假如一个美女伪装成丑婆,躲过了许多色鬼,但最终还是遭了日寇的强暴,谁能忍心去责怪美女作伪不去展现她的美貌?“文革”中,对“马列主义顶峰”“一句顶一万句”之类持有异议的人,就会遭到割喉管的厄运,难道能苛责“臭老九”手捧语录口呼万岁,违心地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反辩证法的套话?难道能苛求他们应展开“真理翅膀”飞翔吗?那时又怎能让你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呢?“我愿自然界的一切都显示它们的真相”,如果真如作者希冀的,自然界的一切不管时间、场合,都显示出它们的真相,不少物种恐怕早已灭绝了。而人类社会,在还存在着剥削压迫,存在着强权暴政,存在着欺小凌弱、弱肉强食等丑恶现象的时代,不首先去谴责消灭“强暴”,却苛求弱者在“强暴”者面前,不要伪装躲逃,要显示真相,那只能让弱者张开“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引诱强敌捕杀自己,加速身亡种绝。
008
《枯叶蝴蝶》是篇叙事说理托物抒情的散文。众所周知,叙事说理托物抒情,所叙的事必须能导出所说的理,所托的物必须能寄寓所抒的情。假如所描述的事物是美的善的,是可褒赞的,而用这事物象征比喻的人事以及人的思想行为等却是丑的恶的,是应该贬斥的,那么这种叙事说理托物抒情的文章,必然前后抵牾,所说的理,读者难以认同,所抒的情,读者不会接受。《枯叶蝴蝶》中的蝴蝶伪装枯叶,其伪装是防范强暴,躲避捕杀,保护自己,从而使枯叶蝶这一物种保存下来,成为最珍贵的特产之一,而导致枯叶蝴蝶快要绝种的最可怕的是那种能识破枯叶蝴蝶伪装、认出枯叶蝴蝶真相的人。枯叶蝴蝶的伪装对己对“人”都是有益的,是可赞的;而识破枯叶蝴蝶的伪装,认出枯叶蝴蝶真相,是滥捕滥杀的前提,这种识破伪装认出真相是一种“虐杀生灵的罪孽”,是必须斥责和制止的。而《枯叶蝴蝶》在说理抒情部分中贬斥的装模作样掩盖真相是指人间那种假面孔,是虚伪做作、骗人骗己、害人害己的卑劣行径,这与上文中枯叶蝴蝶的伪装是完全不同的,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篇末的“我愿自然界的一切都显示出它们的真相”这个主旨,与上文写的枯叶蝴蝶伪装枯叶可赞、而识破伪装认出真相可恶的事相背离。因此,我认为《枯叶蝴蝶》的主旨与材料、情与物、理与事相忤相悖。
(1997年)
附:《枯叶蝴蝶》
徐 迟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物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009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灭绝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出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自然界的一切都显示它们的真相。
010
《作家要锤炼语言》的语言颇欠锤炼
——试析该文第三自然段
《作家要锤炼语言》一文,讲的是要“认真地锤炼我们的语言”。按理说,这篇文章应作表率,在语言上认真地“加工锤炼”,使之成为人们学习“语言的典范”。可是,它在语汇、语法、逻辑、语意等方面都有不少“疏漏”,语言颇欠锤炼。仅以第三个自然段为例,全段十三句话,竟没有一句称得上精炼的,并且存在着多处“可以克服的语言运用上的毛病”。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岀版社1990年版)第一册上的《作家要锤炼语言》一文(以下简称《作家》),讲的是要“认真地锤炼我们的语言”。按理说,这篇文章应作表率,在语言上认真地“加工锤炼”,使之成为人们学习“语言的典范”。可是,它在语汇、语法、逻辑、语意等方面都有不少“疏漏”,语言颇欠锤炼。仅以第三个自然段为例,全段十三句话,竟没有一句称得上精炼的,并且存在着多处“可以克服的语言运用上的毛病”。现将该段标明句序,照抄如下,然后逐句试析于后。
①如果一个工人要学习快速切削,一个农民要讲究密植程度,作家又怎么能随随便便地对待自己的语言呢?②我们知道,“自然物质”赤裸裸的思想是并不存在的,思想要通过或者依附于一定的东西——画家用色彩线条,音乐家用音响旋律,文学家用的主要是语言。③而且当我们把这种语言称作文学语言或者艺术语言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它同时要具备绘画和音乐的特点,有色彩、有音响地来描写生活和反映思想。④当然一篇作品的生活和思
011
想是主要的,内容在根本关键上总在决定着形式。⑤但也不能够设想: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却可以通过贫乏而苍白的语言来表现。⑥一个作家能不能向读者提出这样的要求呢?⑦譬如说:“我的故事非常生动,思想也百分之百正确,可就是一点:不善于运用语言。⑧请你根据我所想的,不要根据我所写的来判断吧,那才算公道哩。”⑨显然,这是废话。⑩读者不可能付出这样的“公道”。11任何人都只能按照作家所运用的语言的形式来判断他要表达的内容,判断他所描写的生活和思想。12语言在这里起着相对的作用。13一个作家如果在语言运用上从来没有苦闷,从来不曾对语言进行过斗争,我敢断言,他不会是一个好作家。
第①句“如果一个工人要学习快速切削,一个农民要讲究密植程度,作家又怎么能随随便便地对待自己的语言呢?”把作家要认真对待语言与工人要学习高速切削,农民要讲究密植程度相比,不伦不类。高速切削讲的是充分利用时间,讲究密植程度是要合理利用空间。工人农民对时间或空间利用得好与不好,只是关系到产品数量的多与少,与产品质量高低关联不大。工人没有学习高速切削,农民没有讲究密植程度,能生产合格的农产品和工业品。而作家随随便便对待自己的语言,根本就出不了像样的作品。
第②句“我们知道,‘自然物质’赤裸裸的思想是并不存在的,思想要通过或者依附于一定的东西——画家用色彩线条,音乐家用音响旋律,文学家用的主要是语言。”“我们知道”后面的话,恐怕绝大多数读者是不知道的,也不会苟同的。“我们知道”后面的话似乎在告诉我们,若没有色彩线条、音响旋律、书面文字,“自然物质‘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这不令人奇怪吗?是艺术作品反映现实,还是现实依附于艺术作品呢?愚妇在神像脚下跪跪拜拜,战士面对入侵者端枪冲杀,这些行为表现出的迷信思想或爱国思想,不比色彩线条、音响旋律、书面文字更“赤裸裸”吗?难道看见愚妇在神像前跪拜却不知道她有什么思想,待到画家用色彩、线条将她跪拜的形象画出来后,我们才知道她有迷信思想吗?《作家》的作者似乎把“思想”这个概念与“人”这个“自然物质”的思想颠倒了。殊不知先有人的思想这个客观存在,然后才有思想这个概念、这个词语,才有表现它的形式,才有反映它的艺术品。
012
另外,从语法上来讲,这句话还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毛病:“通过”是介词,“依附”是动词,不能并列使用,而“通过”与“东西”不能相配搭。
第③句“而且当我们把这种语言称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