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张口闭口就说“累死了”“烦死了”“无所谓”,这样的年轻人屡见不鲜。相反,不少老年人退休之后不停地坚持挑战新鲜事物,生活中充满了活力。 话虽如此,年轻人的情感和老年人的情感还是大不相同的。 我们人类的情感中会有喜、怒、哀、乐。每一种情感的强度因人而异。不过,年轻人和老年人在情感方面的优选不同,就体现在情感产生的涟漪是大还是小,心动的强度是强还是弱,一跃而起的高度是高还是低。 年轻人的情感,往往是靠好奇心和意愿驱动的——“我想去那里看看”“我想尝试一下这份工作”“我想了解一下这个领域”…… 也就是说,不断萌生的好奇心是年轻人情感的催化剂,推动他们去发掘更多的兴趣,这就是年轻人的思维惯性。欣喜、愤怒、哀伤、快乐,与之相伴的情感也一样丰富多彩。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基本的情感都是一样的,但各类情感的热度多寡有别。 “年轻思维”使年轻人对任何事物都兴致勃勃,但“老年思维”却使老年人的心动指数很难提升,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例如,在老年思维影响下,大脑可能会感叹“很近怎么好吃的馆子越来越少了?”而这种时候,年轻思维的大脑却会想“上次的餐厅真差劲,下次我要找一家真正好吃的馆子!”年轻思维乐于挑战新鲜事物。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遇到突发状况时,老年思维会迟疑半晌,一直在想:“怎么会这样?”而年轻思维则转换得飞快,会对自己说:“调整计划,接下来要干点什么?” 行动能力和挑战精神,就是区分老年思维和年轻思维的标准。 情感之中,与实际行动贴合得很为紧密的就是“怦然心动”和“心跳加速”。因此,如果还能充分感受到这种兴奋,即使已经白发苍苍,也一定还拥有年轻的心,保持着青春活力。 我认为人的衰老与年龄无关,情感的“青春永驻”才是很关键的。 如何度过“思秋期” “人生百年时代”一词入围了“2017年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创造这个词汇的是畅销书《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与工作》(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的作者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 很多朋友可能已经读过这本书了。接受教育一参加工作一离职退休一颐养天年,书中认为应当重新审视这种传统的人生规划,以便迎接百岁人生。实际上,人活到100岁,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这一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可以把人生比作大自然的四季。 少男少女时期,生理或心理上各种各样的变化会纷至沓来。逐渐成为大人的这一段人生就像是春天,我们称之为“青春期”。 之后,我们就会进入恋爱和结婚阶段,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这个火力全开的人生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盛夏期”。而在成为“冬眠期”老人之前,40~60岁可以比作人生的秋天,我们就把这个阶段称为“思秋期”吧。 当今时代,人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一想到退休后的人生长度和一辈子从事工作的时间差不多,你一定会觉得退休后的人生太漫长了,简直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前些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六七十岁,现在的人肯定不能像那时候的人一样规划“第二人生”。 P3-7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