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电影在上海(1897-195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国电影在上海(1897-1951)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3.39 4.9折 88 全新

库存10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春芳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9787106055622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5985327

上书时间2024-12-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蔡春芳,1987年生,四川宜宾人。现为海南大学国际传播学院讲师。先后毕业于海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获艺术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中国电影史、电影批评。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艺术报》等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级项目一个,参与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个。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英国电影在上海的发行与放映

第一节 重新认识“英国电影”和上海的位置

第二节 流通上海:从分散作战到统一步调

第二章 英国类型电影在上海

第一节 喜剧片的跨文化障碍

第二节 国际化的英国歌舞片

第三节 变化的战争片与英帝国

第三章 电影传播:帝国建构在上海的缩影

第一节 英帝国传播概述

第二节 权力介入——电影与官方的帝国表述

第三节 亚历山大·柯达——在商业电影中输出帝国

第四章 “中国视角”下的英国电影接受

第一节 “中国视角”与观众群

第二节 中英观众看英片:期待的目光与“隔阂”的认同

第三节 “英美电影之争”与历史重返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英国官方战争片在中国的放映情况表

附录二 英国商业故事片在上海影院首映情况表(1915—1949)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绪论

近年来,走出上海,深挖地方/区域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活动及其与当地文化、现代性体验之间的联动关系等,已成为早期电影研究中一个成果丰硕的领域。那么,是否可能重返上海并以一种新的视角,牵引出早期电影多元并置的复杂网络,从而完善中国电影的历史参数呢?进而言之,是否可以跳出独立的现代国家这一思考起点,还原电影诞生时世界的帝国/帝国主义语境,重新审视在中国广受欢迎的《世界电影史》各版本中的国别体例,进而发现并描述民国上海与彼时英帝国的远东殖民地新加坡、印度、缅甸以及英帝国进行殖民统治的香港,上海与英国本土,上海与其他帝国甚至世界之间的电影交往关系呢?

一、走出上海的同时重返上海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电影常常被表述为“一城电影”(上海)。作为1949年以前电影制片业、发行业和放映业高度聚集之地,上海一直是早期中国电影史书写中笔触最为集中的地方。近年来,在“重写”“再写”电影史的呼声之下,围绕着上海所进行的密集的开垦,电影史的研究从作品艺术史述评、电影公司研究、明星研究、电影群体(如左翼)研究拓展到社区电影、电影与都市文化、电影与现代性的交互关系研究等方面。电影史书写本身也从描述变为反思、总结与阐释,从对单一形态的电影现象的细读变为对其生成机制的探析。某种程度上说,“上海电影史”书写的变化直接透露出重写和再写电影史路径的演进过程。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年中国电影放映中二三线城市甚或中小城镇屡屡闯人观众的视野,如《八月》《少年巴比伦》《心迷宫》《路过未来》《钢的琴》《缝纫机乐队》《无名之辈》等,电影学者的研究也从大都市上海而转向地方。与之相应的是,自2016年起,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中国电影史学年会开始设“电影方志”单元。由此,苏州、太原、青岛、大连、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的地方电影史研究跃人年轻一代电影史学者的视野。

实际上,2009年刘小磊的《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一书就以电影在中国的传人为切入点,通过对地方电影制作业、放映业、电影教育业、传播业等的形成过程的考察,将关注焦点由上海一城引向其周边的电影活动上。这无疑是一次在电影史书写中“去上海中心化”的实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正如刘小磊所言,其目的依然在于清晰地梳理“上海是如何成为早期电影的产业中心”的脉络’。相较而言,上海大学的徐文明在《现代转型与民国时期宁波市民的文化娱乐》(2010年)一书中则放弃了这种上海执着,转而以市民群体为载体,审视处于社会转型中的民国宁波如何以电影、戏曲等娱乐方式完成新旧文化之间链接的调适,也由此折射出地方电影的放映、观看与当地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但直到近几年,地方的声音才变得愈发清晰,连央视春晚都一改“北京中心制”,先后几年在凉山、桂林、哈尔滨、三亚、泰安、肇兴、珠海、泉州、呼伦贝尔、西安等城市设分会场。也许正是感应到一个时代的召唤,一种地方/区域在历史叙事与当下言说中渴望自我表达/被看见的需求。学者叶月瑜等在其主编的《走出上海一早期电影的另类景观》(2016年)一书,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史料补足的方式,对香港、杭州、广州、天津等地的电影活动进行梳理,呼吁“跳脱以上海为圆心,睥睨天下的典型中央和边陲的史论框架”②。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张丹的博士论文以《“走出上海”的可能西北影业公司与山西的现代转型》,进一步实践了叶月瑜等的构想。



精彩内容

本书以英国电影年鉴、各种档案、早期英国电影文本以及民国时期发行的中英文报刊等为第一手资料, 一方面将电影放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诞生、成长、流通世界的帝国语境中, 另一方面则以海洋运输时代的中国上海全球上海为基点, 考察了自1897年至1951年间英国电影在上海的传播与接受状况。在历史叙述之外, 本书尝试阐明英国电影是介入早期中国电影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欧洲电影的一个切片, 观照好莱坞电影风格与美学的一面镜子, 左翼影评人和定居上海的英侨 (Shanghailander等理解世界、投射欲望与想象的一处空间, 以及再写早期中国电影史 (让早期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的书写重建联动关系的一种可能路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