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5.27 6.3折 ¥ 88 全新
库存82件
作者贺琨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90796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3420550
上书时间2024-12-25
贺琨,1987年生,湖南省隆回县人,经济学博士。在国内核心刊物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近5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10余项,上报咨询报告1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大安全”与“大动员”呼唤基于能力的动员模式
二、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彰显经济动员能力的地位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关于经济动员能力的研究
二、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三、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五节 基本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内容概要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集体行动:理解国民经济动员本质的新视角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集体行动
一、二分法: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
二、丰富多彩的集体行动实践
三、集体行动的困境
第二节 国民经济动员的集体行动本质
一、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争论
二、国民经济动员演变过程中的集体行动特征
第三节 我国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
一、特殊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二、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
三、特别的人口因素:基于人民战争的集体行动规模结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领导者-追随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领导者-追随者”模式取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主客体属性
二、“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适用于经济动员主客体间的有条件合作机制
三、“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下的经济动员能力
第二节 “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的分析工具
一、基本假设
二、“领导者-追随者”序贯博弈模型
第三节 “领导者-追随者”模式运行的困境及其影响
一、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困境
二、造成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共容利益:约束“领导者”的可信承诺机制
第五章 制度安排:将“追随者”组织起来的现实手段
第六章 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实践
第七章 路径分析:打造新时代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4.0版本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以下简称经济动员能力)深深根植于国家能力之中,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紧密相关的概念,是指将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的能力和本领。实现经济动员能力的有效生成,既是一个事关国民经济动员效能的实践难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理论课题。当前,经济动员能力生成面临的现实困难及其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迫切要求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机理分析与基础研究。
首先,就世界历史经验而言,经济动员能力在各国战争及安全实践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人类社会战争活动所表现出的“暴力制胜”和“物质崇拜”倾向,使经济动员能力与经济动员潜力相比,无论是在工作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上,前者都远远落后于后者。其次,就我国具体实践而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经济动员能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为应战、应急等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模式及社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均对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生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严峻挑战,并衍生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困难。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纯计划手段难以单独有效地发挥动员组织效能,如何构建激励有效的经济动员能力体系;如何克服经济动员潜力数据采集不准确、统计不完整等制约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难题;如何将经济社会中的科技型力量、知识型要素有效组织和动员起来;等等。
针对上述实践难题,经济动员能力的现有研究成果尚不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一方面,长期以来经济动员能力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界是一个大冷门,研究队伍与研究力量比较薄弱,研究成果的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受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已有成果主要以定性描述和概念介绍为主,模型化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在研究内容上,经济动员能力的基础理论尚未建立,关于经济动员能力的本质需进一步探讨;在研究动态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规律。为此,本书着眼于经济动员的直接客体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经济动员过程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这个基本特征,结合经济动员主体的国家属性和产出的公共产品属性,指出经济动员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行动,并通过集体行动的逻辑重新审视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机理和困境,以补足现有理论研究的短板,为破解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实践难题提供理论依据,为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提供新视角。
第二节研究背景
经济动员能力伴随着战争动员的产生而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运行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等宏观环境中。当前,围绕新形势、新挑战下的“大动员”观念与实践,应对经济新常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引导和约束着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的生成,这是研究经济动员能力不可回避的现实背景。
一、“大安全”与“大动员”呼唤基于能力的动员模式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战争高技术化与安全威胁多样化的相互交织,使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安全”观念应运而生,并衍生出了“大动员”理念,即要求经济动员由传统的单纯服务于战争向服务于国家总体安全拓展,这种拓展必然要求经济动员由……
本书以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从集体行动的角度搭建经济动员能力的“领导者-追随者”理论分析框架,并理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首次从集体行动这个理论体系分析了国民经济动员的本质与困境,拓展了经济动员能力理论研究的新空间,为研究和解决经济动员能力生成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方向;并首次通过“领导者-追随者”博弈分析框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动员历史经验进行了新的解释,论证了具有坚强领导核心的“领导者”在经济动员能力生成中的关键作用,说明了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者”是破解大集团集体行动困境的关键变量,实现了对以Olsen为代表的经典集体行动理论的突破和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