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本书在辩证的逻辑下,对“笔墨”这一由来已久的课题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以“关系笔墨”为新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法,不仅摆脱了笔墨纠缠于“是非”判断的论争,同时也超越了“笔墨关系”的技法意义。将笔墨观念和笔墨形态的演变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场域的整体“关系”结构中加以分析和综合研究,对绘画主体的笔墨语言认知和如何把握时代现实性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周凯达,1968年出生,甘肃凉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花鸟画理论与创作研究”博士毕业,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目录
"001 / 绪 论 第一章 “关系笔墨”之概念与范畴 018 / 第一节 “关系”与“笔墨” 027 / 第二节 “关系笔墨”概念辨析 033 / 第三节 “关系笔墨”之内缘 052 / 第四节 “关系笔墨”之外缘 第二章?笔墨形式与观念的历史演变 093 / 第一节 笔墨的四种形式 104 / 第二节 笔墨观念与形式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三章?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笔墨嬗变 152 / 第一节 笔墨的现代困境与矛盾 168 / 第二节 从“笔墨关系”向“关系笔墨”的转变 第四章 “关系笔墨”的价值与意义 194 / 第一节 对笔墨的反思与再认识 203 / 第二节 “关系”于笔墨的前导作用 211 / 第三节 “关系”于“笔墨”的创生机制 227 / 结 论 236 / 参考文献 242 / 后 记"
内容摘要
本书在辩证的逻辑下,对“笔墨”这一由来已久的课题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以“关系笔墨”为新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法,不仅摆脱了笔墨纠缠于“是非”判断的论争,同时也超越了“笔墨关系”的技法意义。将笔墨观念和笔墨形态的演变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场域的整体“关系”结构中加以分析和综合研究,对绘画主体的笔墨语言认知和如何把握时代现实性有所启发。
主编推荐
"1.从“关系笔墨”的全新视角,将中国画笔墨观念演进与形态嬗变阐释清楚 中国画艺术追求“以形媚道”,笔墨观念和形式也产生于“道”与“器”、“理”与“象”的关系之中。笔墨作为“道”与“理”的载体“象”之一端,从产生到演变,始终离不开“关系”情境。作者在纵观中国艺术史,以及贯通中西、古今材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关系笔墨”的观点,突破了“笔墨关系”的思维惯性,进入超越绘画本体的范畴思考笔墨问题,在一个更广大的文化场域中来认识和理解笔墨观念与形态嬗变。 2.探讨中国画在当前环境下存在的形态和可能性,启发绘画主体笔墨语言认知和如何把握时代现实性 在本书中,作者将笔墨观念和笔墨形态的演变置位于人类历史文化场域的整体“关系”结构中分析和综合研究,探讨中国画在日益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的大环境下存在的形态和可能性。在作者看来,以“关系笔墨”的思维审视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变,我们就不会纠缠于笔墨的是非判断,才会对笔墨有一个更加理性的态度;只有对笔墨的世纪论争加以反思,才会对中西融合中的笔墨得失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在创作、研究中更加注重现代情境中的人文关怀。"
精彩内容
本书在辩证的逻辑下,对“笔墨”这一由来已久的课题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以“关系笔墨”为新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法,不仅摆脱了笔墨纠缠于“是非”判断的论争,同时也超越了“笔墨关系”的技法意义。将笔墨观念和笔墨形态的演变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场域的整体“关系”结构中加以分析和综合研究,对绘画主体的笔墨语言认知和如何把握时代现实性有所启发。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