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树理与通俗文艺改造运动(1930-195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赵树理与通俗文艺改造运动(1930-1955)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39 6.3折 5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5235368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0元

货号10801741

上书时间2024-12-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霖,文学学士(南京大学)、硕士(南京大学)、博士(中山大学)。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曾在《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译著《灰色上海: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编著《张晖晚清民国词学研究》等多部书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通俗文艺改造的理论准备

第一节通俗文艺改造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赵树理通俗化创作思想的产生

第二章根据地、解放区的通俗文艺改造实践

第一节
赵树理的形式试验

第二节“赵树理方向”:多种文化趣味的平衡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与民间艺人的合作

第三章建国后北京的通俗文艺改造

第一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的成立

第二节《说说唱唱》的创刊与繁荣

第三节城市传播渠道的开辟

第四章通俗文艺改造运动中的宗派纷争

第一节
太行山的门户之见

第二节东、西总布胡同的是是非非

第五章通俗文艺改造运动的危机

第一节
背景:市民趣味与工农兵文艺标准的抵牾

第二节
前兆:《说说唱唱》的检讨

第三节
爆发:《说说唱唱》的终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采用文学史和新文化史相结合的方法,以赵树理为线索人物,采撷大量被长久忽略的二十世纪中国民众文化生活资料,动态描述1930-1955年间华北地区通俗文艺改造运动过程,特别聚焦于民众文化能动性的观察,揭示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与城乡民众之间思想、情感和文化互动的复杂面貌,为二十世纪以来的下层社会启蒙、大众文艺运动、民族形式论争等理论问题的思考拓展了新的空间。

精彩内容
本书以赵树理在20世纪30至50年代的文学活动为线索,梳理他的“新文学通俗化”文学思想形成的源流及发展过程。书的上半部分侧重对“新文学通俗化”道路的探讨,考察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大批新文学作家与工农读者、民间艺人之间的文化互动和文学探索。下半部分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赵树理等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进入城市,在全国各地展开城市通俗文艺改造的活动,在描述北京的通俗文艺改造过程的同时,分析赵树理所创办的全国性通俗文艺杂志《说说唱唱》获得成功的原因,以及最后走向失败的复杂背景。本书的主旨在于勾勒新文学通俗化运动的基本面貌,展现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之间多层面的文化互动关系,特别关注到普通民众的文化能动性,并对这一时期通俗文学的代表作和相关创作现象作出全面的阐释。

媒体评论
本书采用文学史和新文化史相结合的方法,以赵树理为线索人物,采撷大量被长久忽略的二十世纪中国民众文化生活资料,动态描述1930-1955年间华北地区通俗文艺改造运动过程,特别聚焦于民众文化能动性的观察,揭示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与城乡民众之间思想、情感和文化互动的复杂面貌,为二十世纪以来的下层社会启蒙、大众文艺运动、民族形式论争等理论问题的思考拓展了新的空间。

张霖的这本书以赵树理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文学实践为线索,特别聚焦于他在1949年后鲜为人知的通俗文艺改造实践,以见微知著、皮里阳秋的笔法对作家的文学价值进行重估;同时,别开生面,通过文学风格与社会思潮、同人理想与文学博弈等话题的相互印证,提出通俗文学改造、下层思想启蒙等新命题,拓展了二十世纪文学史研究的空间,也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可读性。
——黄修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
张霖的新作史料完备,史识精深,将赵树理与现当代文学史上通俗文艺改造运动的渊源脉络和矛盾交织揭示得淋漓尽致。
——林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树理的成功与挫败,展现了通俗文艺改造运动本身理想与现实、上层与下层、破旧与立新、挖掘与改造之间复杂而纠结的多种面相。这段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历史,经由张霖之手,获得了更为清晰的面目,呈现了更多的研究可能性。
——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