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齐看孙子——从《孙子兵法》中汲取修身齐家智慧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修齐看孙子——从《孙子兵法》中汲取修身齐家智慧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62 6.3折 5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5.5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路秀儒

出版社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48844402

出版时间2019-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2元

货号10876654

上书时间2024-12-25

评价9970好评率 99.91%

  • 物流很快 544
  • 发货速度快 540
  • 包装仔细 524
  • 品相不错 519
  • 非常满意 430
  • 价格实惠 395
  • 值得信赖 374
  • 物超所值 334
  • 服务态度好 320
  • 品相超预期 315
  • 有小瑕疵 4
  • 书质量太差 4
  • 描述严重不符 4
  • 品相未达预期 3
  • 包装损坏 3
  • 影响阅读 3
  • 服务态度差 3
  • 联系不到卖家 3
  • 发货太慢 2
  • 没收到货 2
  • 没有物流信息 2
  • 物流太差 2
  • 描述不符 1
  • 服务不太好 1
查看全部评价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路秀儒官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者,名封孙子兵学专家。几十年痴迷于望星空、闻书香、码汉字,追寻新思想,传播正能最,在思维学、创新学、传统兵学、军事未来学领域,以及文学创作上偶有所得,出版著作十几部,有幸获得过国家级奖项。

    在《孙子兵法》研究方面,出版过《向孙子兵法学思维》《向孙子兵法学运筹》《向孙子兵法学求是》《孙子兵法的战争动员观》《美眼看孙子》。

 




目录

    自序走进高情商的孙子

上篇  修身悟孙子——跨越干年时空的感悟

  一站点

  二责觉

  三远度

  四胸襟

  五破立

  六分寸

  七细节

  八尚风

  九养性

  十聚气

十一砺能

下篇齐家问孙子——跨越千年时空的问对

一范世立家的孙子智慧

二纾困兴家的孙子智慧

三致富丰家的孙子智慧

四防衰稳家的孙子智慧

五育儿教子的孙子智慧

六夫妻相处的孙子智慧

七婆媳相处的孙子智慧

八邻里相处的孙子智慧




内容摘要

  一  站点

  《孙子兵法》阐明的是战胜攻取之道,传授的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智慧,但孙子首先让人们看到的是他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一种卓尔不群的站位与视野。正是这种至高的站点,奠定了他那非凡思维层次、智慧等级和建功品位的基础。这对新时代致力于修身的人们来讲,是“不可不察”的。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将战争与军民的死生、国家的存亡联系在一起,告诫人们必须重视战争.必须用极其认真和谨慎的态度来研究指导战争。在《火攻篇》中又进一步指出: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孙子兵法》直接讲到国家得失的就有9处之多。这些都生动展现了孙子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满腔的爱国情感。

    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孙子指导战争的最高追求。他在《火攻篇》中十分鲜明地画出了“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用兵底线,坚决反对“怒而兴师”“愠而致战”的轻率行为。对势在必行的战争,他追求的不是“百战百胜”而是“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在《谋攻篇》中指出: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孙子看来,使敌军屈服而不能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能靠硬攻,灭亡敌人的国家而不能靠久战,一定要以“全胜全得”的原则,去争霸于天下。这样才能实现战争成本最低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孙子在《作战篇》中提出的“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保障原则,同样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量,认为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贫困,是因为远道运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许有人会问,孙子为逃避内乱而离开自己的祖国齐国,投奔到南方的吴国去建功,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看似“不爱国”的选择?其实,从最新的研究来看。孙子离齐奔吴或有隐情。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孙子奔吴的缘由,是为了躲避齐国的内乱,“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对此,著名《孙子兵法》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朴民认为,这似乎不太合情理:田氏是齐国内部斗争的胜利者,最后代替姜氏,成为齐国统治者。作为田氏的支孽,孙子完全可以坐享田氏胜利的成果,而不必跋山涉水,为“避祸”南逃吴国。因此,所谓的“避祸奔吴”之说,似乎从逻辑上讲不通。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佚文《吴问》篇,记叙了吴王阖闾与孙子之间就有关晋国政局走向所作的详尽分析与精辟预测。对此,黄朴民提出疑问:为什么吴王所关心的对象是晋国,而不是楚国、秦国、宋国、郑国、鲁国、越国,或孙子的故国齐国呢?按理说,孙子自齐奔吴,作为齐人,对齐国的内情最为熟悉,阖闾当率先向孙子询问齐国的政情与战略动态才合乎逻辑,更何况当时还不曾开打柏举之战,争霸中原对吴国来讲,还是十分遥远的愿景......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修身悟孙子——跨越千年时空的感悟;下篇为齐家问孙子——跨越千年时空的问对。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