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7.64
6.3折
¥
28
全新
库存35件
作者朱选朝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4358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8372690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与政策保障 1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保障 1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1
二、大学生就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3
三、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重大机遇 4
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保障 6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形势与政策保障 8
一、大学生创业蓬勃兴起 8
二、大学生创业的重大机遇 9
三、大学生创业中的误区 10
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保障 11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创业应尽早谋划 13
一、大学生应认真对待就业创业 13
二、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15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应尽早谋划 17
第二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务必做好 18
第一节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18
一、为找到心仪的工作和实现人生梦想奠定基础 18
二、实现职业目标和人生梦想成就一番事业 18
三、最大程度激发个人的动力源和潜能 19
第二节 拟订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20
一、自我评估 20
二、选择职业 24
三、确定职业目标 27
四、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 27
五、职业规划的调整 28
六、大学生职业规划范例(2012~2027 年) 28
第三节 拟订职业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32
一、尽早规划,科学务实 32
二、更新观念,合理定位 33
ii 大学生就业创业
三、专注特长,不入错行 33
四、充分准备,不盲目跟风 34
五、心中有梦想,扬帆起航 35
第四节 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35
一、坚定理想信念 36
二、练就过硬本领 36
三、勇于创造创新 36
四、矢志艰苦奋斗 37
五、锤炼高尚品质 37
六、全面提升自己 37
第三章 大学生临近择业必做的功课 38
第一节 就业信息的收集处理 38
一、就业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38
二、收集就业信息的渠道 38
三、收集就业信息的方法 42
四、就业信息的处理与利用 43
第二节 就业材料的准备 45
一、撰写求职信 45
二、制作个人简历 49
三、证书等材料准备 51
第三节 调整好心态 52
一、心理素质对就业的影响 52
二、求职择业常见的心理问题 55
三、以较好心态对待择业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与政策保障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保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毕业
生就业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又面临着重大机遇。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
基数大的特点给目前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据相关部门统计,到2020 年劳
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1360 万人,此外还有1.5 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有1100
万以上的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后的第四次人才流动期,
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进一步
加快,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加,经济的转型和事业单位的改革等,直接导致大
学毕业生就业遇到很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大学毕业生
就业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又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难得的重大机遇。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进入21 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特点,就业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由“精英”走向“大众”,大
学生毕业初期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1. 传统的就业主渠道接收能力下降
国有企业目前依然处于转型改制、减负增效的改革过程中,生产经营尚未完
全走出困境,下岗问题依然很突出,很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多
数单位在改革中实行各种承包任期制、经费包干制,接受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不
高。事业单位目前大都在改革,其人员编制都在压缩,许多单位在用人上是只出
不进。在这种状况下,传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不可能接收大量毕业生
就业。
2. 部分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
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呈现上移态势。高校、科研单位、机
关、大公司基本上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
望接收研究生。这种现象致使不少用人单位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
·2· 大学生就业创业
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人为地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3.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和能力水平等
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看重人品和能力,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不少用人单位对接收毕业生采取“宁缺毋滥”的态度,也就造成毕业生有业而不
能就的问题。因此,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
业精神好、有各种特长的毕业生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4.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又是用工荒,许多单位根本就招不来人。究其原
因是许多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清,盲目地跟从他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
毛入学率已达“大众化”水平,而毕业生的择业观仍停留在原有的高等教育“精
英化”阶段,要求的就业平台太高。此外部分学生是委培生、定向生,享受国家
的有关优惠政策,但到了毕业之际,又以各种理由拒绝按原定计划和需求就业,
这一问题在个别偏远地区和艰苦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5. 高等教育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等学校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专业设
置、学科结构、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还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及时调整,特别是在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
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时具有超前性和滞后性,招生录取并培养四年是高等教
育的超前性;但几年后学生毕业时却又常常会发现所学专业已落后于市场的发展
和变化,这就是高等教育的滞后性。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面临着如何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在近年的
就业工作中具体表现为: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属于社会发展大量需要的,但是高校
招生计划未能及时调整,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相反,
一些专业已经成为鸡肋专业,但高校并未缩减招生人数,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
在就业时面临极大的就业困难。
6. 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简单来说就是毕业生就业时存在着“需而不求”的矛盾。我国目前部分行业
正处于发展困难时期,如林业、地质及部分农业方面,由于科技落后、经费不足
的限制,致使各方面人才都比较欠缺;与此同时又没有优惠的条件去接收这些专
业的毕业生,这就是“需而不求”的一种表现。而旅游、司法等行业都处于快速
发展阶段,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急需补充优秀人才,但由于编制有限,
没有余地接收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这是“需而不求”的另一种表现。此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与政策保障 ·3·
外如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安全工程等行业,本来就属于高度重视并积极建设的
行业,但由于一些领导不重视这方面工作,资金投入不足,机构编制欠缺,致使
原本落后的专业发展更加缓慢,从而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变得更为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知识转化率低
把知识物化为高效地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真正要
求。然而,据统计,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总体表
现在:我国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一般适应周期为1~1.5 年,即1~1.5 年才能独立完
成工作,由此反映出当今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一定的工作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
力。
2. 就业理念滞后
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四大误区:
①“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许
多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考虑家庭承受力的大小和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合等因素,
结果“海归”变成“海待”。②“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
国就业市场反映,人才需求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具有发展空间大、创新
平台广阔、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个人发展空间大等优势。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工作,
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更能激发自己的潜能,有利于自己
的职业发展,易于产生成就感。然而一些大学生更热衷于外资企业,不愿待在我
国的中小企业。这就限制了大学生的发展空间,使之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③“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认为,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乏足够
的勇气和决心、创业不如就业。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积极准备创业。我们所说的创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创业,
而是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谋划的有计划、有准备的创业。④“就业难不如再考研”。
一些大学生找工作总落实不了工作单位,或者对找到的工作单位不满意,就选择
了继续读书,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3. 价值判断盲目
① 攀比与求高心理。一些大学生在攀比心理影响下,即使某一单位非常适合
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自己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因此就放弃
就业机会,导致事后后悔不已。另外,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要求用人
单位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从工资、福利、待遇、住房、地理位置到工作环境等
·4· 大学生就业创业
无不在其考虑之中。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
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出现了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
的状况。所以很多大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有工作不愿意去做。②自卑与
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往往使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
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就业与择业。
4. 没有做好职业规划
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四才开始做就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带来的问题是各项准备
工作都做得不细致、不扎实,胸中无数,疲于应付招聘单位。其具体表现是不知
道要到哪个单位去工作,招聘笔试心发慌,招聘面试心没底,回答面试官的提问
语无伦次,一次次参加招聘,总是落实不了单位,往往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去企业应聘时,有些大学生更是一问三不知,对应聘企业的业务没有一点了解。
这种情况的后果就导致企业对大学生失去信心,认为大学生只会读书,没有一点
实际能力。现在社会上相当一些企业对大学生失去信心,觉得大学生在校期间无
所事事,在混日子,没有真才实学,不愿意招聘大学生。而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明
确的就业目标,经常跳槽,导致所在企业的经济损失,致使有些中小企业宁愿聘
用大专、中专学生,也不愿聘用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究其原因,大学生没有尽
早为就业做好准备,没有拟定职业规划。所以大学生必须做好职业规划,同时要
认真实施职业规划。
三、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重大机遇
大学生就业难既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也暴露出现行教育体制、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观念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存在着极大落差。大学生就业形势纵然十分严峻,大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这
一现象,也应该看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具有很多的机遇。
1. 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党和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度重视,每年都会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出台
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为引导、协调、安排毕业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
级政府和高校因势利导,拓宽就业渠道,最大程度地保障毕业生优先就业。各地
制定的有关人才政策也越来越有利于毕业生就业,一方面严格职业资格的准入制
度,用人单位招聘新进人员都会优先考虑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也取消
了限制毕业生流动的政策。
2. 就业市场逐步完善
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并逐步规范。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就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与政策保障 ·5·
业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毕业生就业逐渐实现信息
化、网络化的远程服务,而且也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管理
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随着毕业生就业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
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也相继确立,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3. 社会需求总体上仍供不应求
根据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资料分
析,中国2000 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每100 人中不足5 人,而发达国家中这一比
例远高于我国,如美国达到35%,韩国达到了23%。我国社会并不存在大学毕业
生已经多得分不出去的问题,中国仍是人才奇缺的国家。少数单位存在着人员老
化、文化素质偏低、办事效率不高、人才出现断层等问题,这种“假饱和”状态
最终必定会被良性的人才配置所代替,低年龄、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在良性人才
配置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由于各行业、各级各类单位都需要大学毕业生去补充
科技管理干部队伍,提高职工文化素质水平,因此中国目前不存在大学生已经多
得就不了业的问题。
4.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使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大
据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要比2000 年翻两番,每年国内经济增
长速度也保持在7%左右。专家预测经济增长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
80 万到100 万个就业岗位。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
增长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产品结构的优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经济效
率的提高,都将促使科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处于逐步加大的地步。要实
现这些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优化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改
善经营管理,这就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5. 非公有制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急速增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突起、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对人
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
遇,广大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非公有制经
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占据的地位
也越来越重要,对人才的需要也已超过国有单位。
6. 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对与它们相关专
业毕业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这些企业相关的专业,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