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丛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71 6.3折 68 全新

库存1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谐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8925600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019945

上书时间2024-12-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谐,高等教育学博士,就职于闽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先后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研多项厅级、省部级课题。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高职学位制度的理论审视
  一、职业教育文凭功能的历史脉络
  二、高职学位的本质界说
  三、学位系统中的高职学位类型定位
  四、高职学位纵向层次定位
第二章  高职学位制度构建的实践动力
  一、高职学位构建的制度需求
  二、高职学位构建的制度供给
  三、高职学位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高职的专业建设与学位点设置
  一、高职专业建设的审思
  二、高职学位点设置的专业建设标准
  三、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体系
第四章  高职学位的授予标准设计
  一、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设计中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英美国家高职学位授予标准的实践借鉴
  三、高职学位授予标准的开发
第五章  高职学位的管理机制建设
  一、高职文凭管理的制度现状与阻力
  二、国外高职学位管理的比较与启示
  三、我国高职学位的管理机制
第六章  高职学位的衔接机制建立
  一、高职在教育系统和职业系统内的衔接现状与问题
  二、外国高职学位的融通与衔接经验
  三、高职学位与专业学位的衔接
  四、高职学位制度内部副学士与学士学位的衔接
  五、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第七章  高职学位的制度化路径
  一、高职学位制度化的可能阻力
  二、高职学位制度化的法律完善
  三、高职学位制度化的院校组织转型
  四、高职学位制度化的“文化一认知”建构
附录  构建高职学位制度的高职院校领导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结语

内容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20世纪60年代伊始,世界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种类多样、层次多元,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和更多职业、行业开放。这种变化造成了高等教育及其学位内部的不同格局:第一,原本属于培养一线职业岗位技术操作者的职业教育被允许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走向高等化、高级化,并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类型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边天”。第二,学位的执业资格功能与价值开始复兴,世界各国开发了多层次多类型的、面向职业的学位,学位文凭不仅是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志,也是执业水平的认证尺度。职业与高等教育联系越来越密切根源在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科技、职业、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对知识的依赖越来越深。高等院校是现代社会知识传播、运用与生产的核心机构,而学位又是国内外知识、能力与素质水平最权威的评价手段。因此,职业教育高等化和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位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快速发展。

20世纪末,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学术型教育与应用型教育同步、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并行的高等教育体系。1786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面向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随后一直发展到博士层次,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区学院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职能的职业型副学士学位教育[1],出现了面向特定专门职业的第一职业学位类型[2]。1984年,法国“萨瓦理法”将“职业性”列入高等教育办学目标,施行以就业为目标,面向职业的职业学士、职业硕士学位制度[3]。英国在新职业主义思潮和“从业者的博士学位”[1]概念的推动下,不仅开设了面向具体职业领域的学士以下基础学位,还着手进行了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的改革。20世纪60年代,德国建立了应用科技大学(FH),授予实践导向型学位,彼时博士学位授予权

仍然是FH不可逾越的传统学术型大学的特权。21世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州赋予该州的应用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博士学位正式走进了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序列。据德国教育与科研部报道,德国联邦政府即将推行新学位证书等级制度,以进一步提升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3]。英、美、法、德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位制度已较为成熟。我国面向职业的学位制度还很不完善。2014年伊始,为健全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位体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相继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皆提出要探索与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另外,一些高职院校早已自发性地尝试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以下简称高职学位)。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尝试授予的“工士学位”,还有上海、北京、珠海、厦门等地的高职院校以“联合办学”的方式授予境外或中国香港等地的“副学士学位”。基于我国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学位制度,完善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位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国工匠学位培养与认证的制度缺位

我国工匠的培养与认证进人了新的历史起点。随着现代工业从机器大生产时代走向了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技术工人开始向着匠人的角色转变。在以知识经济、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背景下,中国应培育“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于创新,为中国制造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大国工匠,特别是支撑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健全大国工匠优秀后备人才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制度”。当前,我国大国工匠的培养任务主要由职业教育

.......



精彩内容
本书是“高等教育研究丛书”之一,从“学位点设置、授予标准、管理机制以及衔接机制”四个环节设计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基本样态,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应该设置服务于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高职学位点,国家顶层设计统一的高职学位授予标准,建立以省级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参与授权审核和授予决策的学位管理机制,建设高职学位与专业学位、职业资格衔接融通的机制。并且本书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要实现从生成到升华,需要从法律、组织和文化-认知三个方面助力其制度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