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情感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1.5
6.3折
¥
98
全新
库存65件
作者[英]理查德·弗思-戈德贝希尔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00170419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1803299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理查德·弗思-戈德贝希尔(Richard Firth-Godbehere),剑桥大学哲学硕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博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情感史中心研究学者,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院士。弗思-戈德贝希尔博士是一名备受赞誉的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未来学和哲学领域的独立研究员与顾问,被公认是靠前的研究庆恶与情感的专家。
目录
第1章 古典美德的信号: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情感观
第2章 佛教的兴起:阿育王欲望观的转变
第3章 基督教的创立:使徒保罗的激情
第4章 十字军东征:以爱之名
第5章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奥斯曼人的恐惧
第6章 猎巫狂热:憎恶、恐慌与特别厌女
第7章 美国的诞生:对甜美自由的向往
第8章 我思故我在:情感到底是什么?
第9章 日本的崛起:樱花盛开之耻
第10章 金凳子之战:非洲女王的怒火
第1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炮弹休克症
第12章 美苏争霸:被操纵的爱与恨
第13章 伟大的情感对峙:越容易产生厌恶感的人越保守?
第14章 进击的人工智能:人类会梦见电子羊吗?
结语 最后的情感是什么?
致谢
进一步的阅读建议(情感史入门)
注释
内容摘要
第1章 古典美德的信号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情感观 让我们从一些总体思想开始。历史上充满了关于情感的思考——情感是什么?从何而来?应当怎样表达和控制?这些思考帮助人们建立了如今仍然存在的宗教与哲学。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关于感觉的认知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过,在进入讲述古印度、新约时代以及圣徒与先知的思想的章节之前,我想先从最初的时代讲起——至少这是我们公认的起点。这个时代诞生了关于情感有史可稽的第一批思想。让我们回溯到古希腊时代!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大约在耶稣出生前399年,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卧病在床。这个男人健壮的体格闻名雅典,这也使他成了颇有名气的摔跤手。他甚至可能参加过古代奥运会。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绰号——柏拉图(Plato),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宽阔”的意思。 柏拉图不仅拥有一副令人生畏的体魄,他还是一位思想上的巨人。后来,他创办了一所地位非凡的学校,取名“学园”(Academy),这个词沿用至今,成为大学中“学院”一词的来源。在柏拉图学园里,他撰写哲学著作,但从不写长篇散文。他写了一系列辩论对话,后来被称为《柏拉图对话录》。除了其中一篇,其主要人物都是他深爱的年长导师——苏格拉底(Socrates )。 《柏拉图对话录》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为过。两千多年后,英国哲学家与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Whitehead)认为,此后的所有西方哲学都只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但是,如果没有公元前399年柏拉图躺在病床上那无法平静的一天所发生的事情,以及导致那件事的一切,他可能就会像成百上千的伟大思想家一样被遗忘在时间的洪流中。正是在柏拉图卧病在床的这一天,他的导师苏格拉底被处决了。对此,柏拉图百感交集。 柏拉图论感觉 希腊人将情感称为pathe,意思是“体验”或“受难”,具体翻译成哪一个词取决于你正在经历的情感类型。柏拉图认为情感是灵魂的扰动,是由外部事件或知觉感受引起的涟漪,它使人失去平衡,扰乱人的安宁。不过,对柏拉图来说,灵魂指的不仅仅是人的非肉体的部分。 对柏拉图而言,灵魂无比重要,因为它代表了他哲学核心思想中的人性部分。柏拉图不认为我们所见到的周围的世界就是全部。他认为,从人类到树木再到椅子,一切事物都只是他所谓“智慧世界”(kósmos noetós)或称“理型”(forms)的不完美形态。柏拉图相信,我们生来就拥有对这些完美理型的固有知识。所以我们可以识别出两种不同的物体,比如板凳和王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椅子,二者都映射到刻在我们脑海中的一把完美椅子的理型。柏拉图将人对现实的体验比作住在山洞里的人看见洞外的事物在石壁上投下影子。我们所认为的现实只不过是影子而已。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才是现实,才是在洞口阳光下翩翩起舞的人的完美理型。人的肉体只是灵魂投射的影子。人们体会到情感,是由于某些东西惊扰了灵魂,引发了肉体上的感觉,使影子发生出乎意料的扭曲。让柏拉图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普通人如何能够同时体会到两种不同的情感。怎么会有人既恐惧又无畏,比如战场上既欲战又想逃的士兵。他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灵魂不止一个部分。 柏拉图推论道,因为动物拥有灵魂却不能进行复杂的思考,所以必然存在一种属于动物的灵魂和另一种属于人与诸神的灵魂。属于神的灵魂是纯粹理性的,不会直接被情感干扰。柏拉图把这部分灵魂称为“逻各斯”(lógos)。 P1-3
主编推荐
?作者权威,内容质量有保障 本书作者为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博士,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院士;被公认是靠前的研究厌恶与情感的专家之一;是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情感史中心的研究学者。 ?内容丰富详实,兼具广度与深度 本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非常广泛,从哲学、宗教史到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本书的主题着眼于人类的情感如何构建了人类所认知的世界/情感如何改变世界,放眼全球,一个章节即一个国家,视野非常广阔,是一本高质量的社科类图书,值得收藏。 ?阅读体验轻松愉悦 本书虽然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但是书籍整体阅读体验比较流畅,讲解深入,案例精彩,可读性很强,论述过程引人入胜,读后在知识方面有很大收获,在思想方面也能提供深刻的启迪。 ?国内同类书不多,填补了相关空白 本书是国内引进出版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情感史的著作,同类书不多,且与同类书相比优势明显:其他同类书或是侧重于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介绍情绪是什么及相关情绪管理方法,或是从个体的情感经验扩展到群体经验的解剖。而本选题采取了不同的视角——从情绪的概念演变(和文化差异)和情绪对历史事件的影响两个维度来分享情绪史的研究成果,目前市面上没有相同类型的著作。
精彩内容
情感如何塑造人类的历史进程?我们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又是如何随着人类发展而演变的? 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看作理性的动物,靠智慧与博弈生存至今。但那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并不是关乎事实,而是关乎情感。从哲学的起源到宗教的诞生,从罗马帝国的陨落到科技革命的兴起,甚至是那些最血腥残暴的战争,若不理解其中的情感,都难以洞见底蕴。 情感的地位常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书中,理查德·弗斯-戈德贝希尔用一场贯穿古今、跨越东西的旅行,带领读者领略情感在人类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本书借鉴了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艺术和宗教史的观点,生动地展示了人类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随人类发展而演变的过程,阐释了我们对情感的看法以及情感本身是如何深刻地塑造了人类和整个世界。
媒体评论
?作者权威,内容质量有保障 本书作者为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博士,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院士;被公认是靠前的研究厌恶与情感的专家之一;是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情感史中心的研究学者。 ?内容丰富详实,兼具广度与深度 本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非常广泛,从哲学、宗教史到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本书的主题着眼于人类的情感如何构建了人类所认知的世界/情感如何改变世界,放眼全球,一个章节即一个国家,视野非常广阔,是一本高质量的社科类图书,值得收藏。 ?阅读体验轻松愉悦 本书虽然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但是书籍整体阅读体验比较流畅,讲解深入,案例精彩,可读性很强,论述过程引人入胜,读后在知识方面有很大收获,在思想方面也能提供深刻的启迪。 ?国内同类书不多,填补了相关空白 本书是国内引进出版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情感史的著作,同类书不多,且与同类书相比优势明显:其他同类书或是侧重于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介绍情绪是什么及相关情绪管理方法,或是从个体的情感经验扩展到群体经验的解剖。而本选题采取了不同的视角——从情绪的概念演变(和文化差异)和情绪对历史事件的影响两个维度来分享情绪史的研究成果,目前市面上没有相同类型的著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