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3.73 4.9折 ¥ 4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慧海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931243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012973
上书时间2024-12-23
第一章 0~3岁孩子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特点
自我意识迅速萌芽
0~3岁,孩子对外界的想法变得更加成熟,除了能分清性格上的差异,一些孩子还能分清年龄和性别,而这就是自我意识萌芽键的一步。
这天,刘女士带着女儿去商场购物,路过玩具店,女儿走了进去,挑了几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女儿不仅喜欢玩具,而且还喜欢漂亮衣服,只要一看到其他小朋友穿新衣服新鞋子,就恨不得立刻将其穿在自己身上或脚上,片刻都不想等。此外,女儿还喜欢听夸奖的话。
刘女士的女儿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孩子到两三岁时都会陆续出现这种状况,变得爱美,关注外表。孩子的这种状况让家长很焦虑,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开始变得如此爱美了。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孩子自我意识正在发展的过程中,而爱美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部分。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外界,同时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自己。对于0~3岁的孩子,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受到各种影响。
自我意识的萌芽标志着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的审美观,有了爱美之心,并喜欢评价自己。在评价过程中他们还能找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辨别事情的好坏。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即认识自己。有了自我意识才能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的个性更加完整。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性格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心理学家指出,人并不是生来就有自我意识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有到达一定阶段才会形成自我意识。
1. 4个月内的婴儿,无法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存在
初生的婴儿无法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存在,也就是说,4个月内的婴儿并不知道自己是有身体的,更不知道自己有手有脚。就像蛋壳中的小鸡,自我意识还没有破壳而出。他们只会将手指脚趾当作玩具玩耍和吮吸,意识不到“这原来是我的手”。
2. 5~9个月的孩子,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部分
(1)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和家长的教育,孩子长到5~9月时会从吮吸手指到将注意力转向外部环境,喜欢摇摇棒、发声的玩具。
(2)他们喜欢嘬手指,会用自己的小手搬弄小脚,同时发出“呀呀”声,从中获取不同的感受,继而认识到手和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玩具不是,因为感觉不一样。
(3)意识到“这是我的手”这件事后,孩子就能用手去抓东西了,同时对别人呼唤自己的名字也有了反应。当家长用一个名称来呼喊孩子时,他们会知道这个说的是我。这时候,手的探索功能逐渐增强,促进了自我意识的发展。
(4)孩子开始对镜子感兴趣,喜欢对里面出现的小家伙进行注视、接近、微笑并咿呀作语,但并不知道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对着镜子,他们只会想:“那个家伙到底是谁?”
3. 9~12个月,开始认识自己的动作
孩子长到9个月的时候,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动作,以及动作带来的主观感受。然后,通过一个偶然的动作,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结果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不断地重复证实这种关系的存在。例如,孩子不小心把手里的毛绒玩具扔出去很远,就会有意识地把玩具反复扔出去,在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区分自己的动作和玩具之间的关系。
4. 12~15个月,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
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婴儿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他人进行区别了。比如,
家长问:“这个苹果是谁的?”
孩子答:“彤彤。”
家长问:“谁想吃苹果?”
孩子答:“彤彤。”
但是,这时的他们仅将名字理解为自己的称号,而不是“这是我的名字”。因此,遇到跟自己同名的孩子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对方为何跟他的称号一样。
5. 1岁半至两岁,对自我躯体的认识
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婴儿熟睡时,工作人员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婴儿醒来后,工作人员将婴儿抱到镜子跟前,结果发现:15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着镜子,摸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但多数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会出现这种行为。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婴儿的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时形成。
6. 两岁以后,认识到自我心理活动
(1)脸红和害羞。两岁之后,孩子知道了“我想做”和“我应该做”的区别,做错事后会脸红,这是讨喜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叫羞愧感。羞愧感是孩子自我评价形成的前提,此刻的他们只是停留在感受层面去体会,还没有上升到系统化地自我评价。
(2)自我评价。孩子会拿自己与他人作比较,得出简单的自我评价。例如:“姐姐高。”只不过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这时候出现的自我评价内容简单,且依赖于家长的评价,孩子喜欢用复制的语言来复述外界。
(3)占有欲。3岁以内的孩子对玩具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容易引发矛盾冲突,带来不愉快感。但是,这却代表着自我意识的成熟发展。发生类似的情况,家长要肯定地说:“对,这个就是你的,不是他(她)的。”然后,再给予孩子关于“分享”的引导。两者的顺序重要,一定要先提醒“是你的”,之后再“可以分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