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12 4.9折 65 全新

库存3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月,程岩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68777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1013706

上书时间2024-1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鸭绿江概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沉积物岩心分析方法
  2.2  水文资料分析方法
第3章  沉积动力
  3.1  径流
  3.2  河流泥沙与边界条件
  3.3  潮汐与潮流
  3.4  波浪与风暴潮
  3.5  盐度
第4章  沉积物放射性测年与环境识别
  4.1  采样点位置与样品岩性特征
  4.2  210Pb与137Cs的垂向分布特征
  4.3  沉积速率、沉积年代和计年时标
  4.4  137Cs的适用性分析与年代框架的建立
  4.5  137Cs“事件信号”与河口沉积环境识别
  4.6  210Pb“事件信号”与河口沉积环境识别
第5章  粒度沉积与环境识别
  5.1  中水道的粒度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5.2  西水道的粒度特征及关联因素
第6章  碎屑矿物沉积
  6.1  轻矿物沉积特征
  6.2  重矿物沉积特征
  6.3  碎屑矿物沉积环境解译
第7章  常量元素沉积与物源识别
  7.1  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物质来源研究
  7.2  垂向沉积物常量元素物质来源研究
第8章  稀土元素沉积与物源识别
  8.1  REE样品来源
  8.2  REE分析结果
  8.3  REE的物源判别
  8.4  REE研究的几点认识
第9章  重金属沉积与环境评价
  9.1  鸭绿江口重金属背景值研究
  9.2  鸭绿江口重金属的水平分布
  9.3  西水道重金属的沉积记录
  9.4  中水道重金属的沉积记录
第10章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沉积的耦合作用
  10.1  问题的提出
  10.2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耦合作用的分析依据
  10.3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耦合作用
  10.4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耦合作用的阶段性
第11章  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演变的影响
  11.1  人类活动产生显著影响前的河床形态
  11.2  影响河口地貌演变的主要人类活动
  11.3  河口浅滩
  11.4  河口地貌的演变
  11.5  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的影响
  11.6  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影响的证据
第12章  总结
  12.1  主要结语
  12.2  问题讨论
  12.3  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1章导论

1.1鸭绿江概况

鸭绿江是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主峰南麓海拔2300m处,流经吉林省和辽宁省,于东港市注人黄海。鸭绿江全长816km,总流域面积64471km2,其中中国侧流域面积32466km2。这里地处东北暴雨中心,属于湿润性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946mm,森林覆盖率达到68%。鸭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266.8×108m3,年人海沙量159.1×104T(程岩等,2012),属于中型河流。6~9月汛期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占全年总量的80%,在平水期,鸭绿江是一条水碧流清的河流。鸭绿江河口属于不规则半日潮,SE向波浪为主,波高小于1m。鸭绿江流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流域的70%为中低山和低山丘陵,具有坡度陡、石质低、土层薄的特点。鸭绿江流域水系发达,大小河流670多条。右岸侧支流主要有浑江、蒲石河、爱河等,左岸支流主要有虚川江、长津江、秃鲁江、忠满江等,根据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及受人类影响程度,鸭绿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划分为3

景观类型:上游高山峡谷区、中游水库回水区和下游冲积平原区。流域还有依白山电站、云峰电站、渭源电站、桓仁电站、水丰电站、太平湾电站、蒲石河电站、三湾电站而建的多个大型梯级水库。

鸭绿江流域,从清军人关起,到光绪二年(1876年)为止,200余年处于封禁状态。清政府通过修筑柳条边,不仅对鸭绿江封禁区的中国领土实行有效管辖,而且鸭绿江河流廊道两边的山脉被清政府视为龙脉,严禁中国边民和朝鲜边民进入封禁区采参、伐木、捕猎,这从客观上使鸭绿江河流廊道的森林景观基质得以有效保护(张杰,2004)。然而,鸭绿江河流廊道两岸由于20世纪20年代废禁招垦、刀耕火种,40年代日寇的掠夺式采伐及60年代的“以粮为纲”、毁林开荒等人为干扰的强烈影响,致使该地区的森林植被经历了从景观基质到景观斑块的转化,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鸭绿江中游地区森林覆盖率减少,蓄水能力下降。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由于加强了生态保护,对鸭绿江上游实施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重点保护

江、河两岸500m范围内的天然林,将沿江25°以上的坡耕地按照青山工程要求退耕还林,使得森林覆盖率又有明显回升,上游森林覆盖率恢复到95%以上,整个流

江、河两岸500m范围内的天然林,将沿江25°以上的坡耕地按照青山工程要求退耕还林,使得森林覆盖率又有明显回升,上游森林覆盖率恢复到95%以上,整个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平均也达到50%~60%。鸭绿江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海口,从斗流浦开始河施分汉,呈“二级分汉,三口人海”的形势。绸缎岛将鸭绿江河口分为西汉道和乐汉迫,四汉目1941年水丰电站修建后逐渐演化为一条脱离了径流影响的潮沙水道(西水道);东汉又被水下沙洲分为中水道和东水道,中水道是目前主要的水流通道。暴涨、暴落的山溪性特点和较大的河床比降使感潮河段局限在54km内。强潮性的河口、复杂的自然条件和须繁的人类活动的干扰,使这里的浅滩变化十分显著(程岩&毕连信,2002)。鸭绿江口门附近浅滩密布,沙洲众生并延伸至-10m等深线附近,-10m等深线以外为潮流脊广泛分布的浅海地区(高建华等,2009)。口门(绸缎岛前缘)处的平均潮差4.6m,口门以上以河控为主,口门以下以潮控为主(程岩&毕连信,200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沉积记录是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揭示地球演化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从沉积记录中提取地球演化信息,是地球化学、地层学、沉积学、地貌学等学科的共同点(高抒,2017)。全球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开展的研究表现出思路和风格上的若干差异,即欧美学者更多地依靠或求助于高技术手段和高精度的方法,而国内学者则更希望改变相关理论模型的贫困状态。其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入海通量的研究关系到陆源物质的传递过程和归宿,是河口沉积研究的依托。人海通量既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制约,也受多种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借助于水文资料得到的通量往往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入海通量(Jay et al.,1997)。在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分析天气过程、降雨量、地貌变化等计算人海通量(Jansson,1988;Milliman & Syvitski,1992;Summerfield& Hulton,1994),另一些学者则通过长时间序列分析计算人海通量(Mikhailov et al.,2001;Yang et al.,2005),并研究入海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Cattaneo et al.,2003;Syvitski et al.,2003)。在国内,众多学者从水文学角度(沈焕庭等,1986)、流量与输沙率的经验公式角度(陈西庆&陈吉余,1997)、通量机制分解角度(时伟荣&李九发,1993)、沉积学角度(林承......





精彩内容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采用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水文资料分析方法结合沉积动力分析,在放射性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鸭绿江河口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变化、碎屑矿物的沉积特征和环境解译、常量元素的沉积特征和来源分析、稀土元素的沉积特征与物源指示、重金属的沉积特征、背景值与生态风险评价等内容。通过年代框架的确立和沉积记录的划分与对比,讨论了河口沉积与海岸沉积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发生年代。分析了近100年来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的影响及其河口地貌的演化,并重点揭示了人类活动的证据。将耦合机制引入河口地貌研究中,为河流再造床作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鸭绿江河口研究还填补了北黄海区域,尤其是西朝鲜湾沉积记录的研究空白。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主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了鸭绿江——这样一个流域面积小、流程短的河口作为“研究靶区”,成为流域一海岸相互作用研究的范例。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可供地球化学、河流地貌学、海岸地貌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