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99
4.5折
¥
78
全新
库存66件
作者张康之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59546
出版时间2011-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7701445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修订版)》的出版奠定了张康之教授在行政伦理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可以说是其成名作。
在本书初版将近十年之后,作者与时俱进,增订以下内容:(1)中心-边缘”学说;(2)人类的认识史框架;(3)在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政府三种治理模式的框架下,进一步论述服务型政府。
作者简介
张康之,男,1957年生人,江苏铜山县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20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讲座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出版著作及教材有《总体性与乌托邦》、《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一般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导论》、《公共管理伦理学》、《行政伦理学》、《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任务型组织研究》、《论伦理精神》等10余部,发表文章400余篇,办有“行政伦理学教学网站”(http:///www.xzgl.net)。
目录
自序:我们的主题是什么
上篇 反思
章 政治―行政二分原则与官僚制理论
节 政治―行政二分原则
第二节 官僚制理论
第二章 反思官僚制
节 官僚制理论的统治视角
第二节 官僚制的合理性设计
第三节 官僚制的实践困境
第三章 官僚病的人文救治
节 对官僚制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超越工具理性
第四章 合法性问题
节 合法性的思维历程
第二节 对合法性的超越
第五章 超越官僚制(一):理论探索
节 分析“经济人”假设
第二节 政府中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吗
第六章 超越官僚制(二):实践努力
节 行政改革的追求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建构之路
下篇 畅想
第七章 公共行政的道德化
节 朝着公共行政道德化的方向
第二节 公共行政道德化的双重向度
第八章 行政人员:道德与自主性
节 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
第二节 行政人员的自主性问题
第九章 公共行政的道德责任
节 公共行政中的责任与信念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道德责任
第三节 公共行政视角中的公正
第十章 政府能力的道德整合
节 行政改革中的价值追寻
第二节 提升政府能力的道德途径
第十一章 社会秩序的供给(一)
节 政府与社会秩序的获得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道德化
第十二章 社会秩序的供给(二)
节 在政府的道德化中防止冲突
第二节 政府社会秩序供给的路径
第十三章 畅想“以德治国”
节 公共行政中的权利问题
第二节 “以德治国”的前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政治一行政二分原则与官僚制理论
第一节 政治一行政二分原则
一、公共行政的起点从理论上说,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社会治理的问题,一旦社会治理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过程,也就必然有了稳定的和系统化的社会治理主体。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治理主体的性质和存在状况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朝廷及其派出机构构成了系统化的社会治理主体;近代以来,政府成了直接的和日常性的社会治理主体。政府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在近代早期,由于政治与行政尚未出现分化,政府是指国家机构的总体,到了19世纪后期,则专门用来指称行政部门,是通过行政管理活动去承担日常性的社会治理职责的部门。也就是说,在农业社会的漫长历史阶段中,其实并没有政府,也没有专门性的行政部门,政府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行政管理作为一项专门性的政府职能,也是在现代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才出现的。但是,我们所处的是现代语境,因而,我们对于近代社会出现之前的社会治理主体也往往使用“政府”一词来加以标示。这是一种用现代词语指称古代社会现象的做法,是出于表述和理解上的方便之需要。
不过,我们应当承认,在人类社会很早的历史阶段,就已经产生了行政管理活动,尽管这个时候还未出现专门性的行政管理部门。也就是说,在整个农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社会治理主体是混沌一体的,有了行政管理活动,却尚未产生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或部门。行政管理由专门的机构和部门来加以承担是在近代社会的门扉开启后才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现象。特别是到了19世纪后期,社会治理体系也按照科学的分工一协作精神来加以建构了,从而出现了政治与行政的分化。对于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演进,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历史性区分,在18世纪,当启蒙思想家提出三权分立并由三个部门来执掌的规划时,其实已经包含了社会治理体系分化的内涵。但是,这种分化还仅仅属于社会治理体系自身平衡的需要,所要实现的是权力间的相互制衡,即不使一种权力坐大而回复到农业社会的集权状态。然而,在19世纪后期,则出现了政治与行政的分化,而且,这种分化是一种结构性的分化,所体现的是社会治理上的分工与协作。
政治与行政的分化不仅是三权分立理论的历史延伸,而且也是整个启蒙思想逻辑演进中的必然。因为,在孟德斯鸠成熟的三权分立理论所确认的三种权力之中,就有了“行政权”这一项。不过,与资产阶级革命同行的启蒙思想还没有精力去关注社会治理的问题,而是优先考虑如何建立起一种不同于农业社会的权力体系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暴君,提出了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以保证每一种权力都从属于人民主权的原则并服务于人民主权。然而,当资产阶级政权得以巩固后,社会治理的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关于行政权的地位和作用,就需要得到结构性的保障,从而启动了政治与行政分化的进程。
其实,近代社会在一切方面都呈现出不断分化的特征,政治与行政的分化也无非是近代社会分化这一总的进程中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彭德尔顿法案》通过之前,也就是在现代文官制度产生之前,政治与行政还处于一种混沌一体的状态,美国当时的“政党分肥制”实际上既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行政体制,只是在现代文官制度建立起来之后,政治与行政才进入了分化的进程。也正是在此条件下,威尔逊才总结了《彭德尔顿法案》通过后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把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化领域来加以认识的要求。任何一项实践创新都具有暂时性,只有当它获得了理论确认的时候,才会成为模式化的社会或历史现象。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而得到承认,是与威尔逊的贡献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因为威尔逊发表了他的名篇《行政之研究》,唤起了人们关于行政管理一百多年来的不懈探索,使行政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得以完善,并造就了公共行政这一适应民主政治生态的行政模式。
……
精彩内容
本书于2002年在我社出版了版,2004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一等奖。本书的出版奠定了张康之教授在行政伦理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可以说是其成名作。在本书初版将近十年之后,作者计划增订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中心-边缘”学说;第二,人类的认识史框架;第三,在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政府三种治理模式的框架下,进一步论述服务型政府。本书增订版将纳入我社“公共管理文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