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二粮仓发展战略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第二粮仓发展战略与实践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9.52 4.9折 80 全新

库存2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正斌[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0616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0元

货号8955148

上书时间2024-1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 目录
    部分 第二粮仓发展战略
    1 建议加快黄淮南片粮仓建设 3
    2 科技支撑打造中低产田第二粮仓,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9
    3 改造中低产田 让饭碗更丰足 16
    4 改造旱区中低产田 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21
    5 粮食安全应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23
    6 建议加强小麦生产管理 30
    7 加强对天气干预,保障夏粮安全 35
    8 保夏粮,加强小麦中后期三大管理 37
    9 中低产田应加强进出口粮油饲料作物生产 39
    10 应重点发展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经营部门 43
    第二部分 黄淮南片粮仓发展战略与实践
    11 安徽省粮食安全及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51
    12 淮北粮仓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60
    13 应尽快启动黄淮南片第二粮仓重大科技专项 70
    14 黄淮南片粮仓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74
    15 推进涡阳县小麦-玉米吨粮田县建设 82
    16 加快玉米科学种植和吨粮县建设 87
    17 淮北第二粮仓夏粮丰收在望 90
    18 科技支撑玉米生产跨越发展,打造淮北粮仓 92
    19 涡阳:科技打造淮北粮仓新样本 96
    20 绿色科技支撑涡阳吨粮县建设,打造淮北粮仓 99
    21 农机合作社从淮北粮仓走出去 102
    22 第二粮仓加快绿色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化 105
    23 第二粮仓重视优质小麦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 107
    24 第二粮仓示范推广深旋耕技术促进玉米产量及效益提升 109
    25 第二粮仓示范基地烘干设备助力品牌粮食生产 111
    第三部分 华北节水高效生态建设
    26 京津冀应发展适水型高效产业体系 115
    27 华北应将压采地下水补贴用于南水北调,实现粮食安全经济生态共赢 119
    28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应转向农区和城镇 123
    第四部分 农业供给侧改革
    29 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典型——陕西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生态果业 131
    30 建议国家重点发展黄土高原经济生态果业 136
    31 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协同发展 140
    32 加强西藏高产优质抗逆冬小麦育种和生产 147



内容摘要
    **部 分第二粮仓发展战略

    1 建议加快黄淮南片粮仓建设

    1.1 中国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2014年我国粮食实现十一连增,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稳定在6亿t以上,但是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净进口量近6年持续增加。根据农业部资料,我国谷物进口量2010年为570.8万t,2011年为544.7万t,2012年为1398.3万t,2013年1~11月为1286.0万t。近两年粮食进口量是之前两年的两倍多。

    2012年粮食供给超过6.7亿t,2013年粮食供给超过7.3亿t。到2015年我国粮食供给量可能达到8亿t,到2020年粮食供给量可能达到10亿t。未来5~10年我国粮食总产和粮食供给量有1亿~2亿t的缺口。

    **2012年在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推进城镇化,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靠前解决吃饭问题,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2013年也进一步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

    粮食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大主题就是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靠前、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1.2 中低产田改造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何挖掘我国粮食生产潜力?据农业部门测算,目前我国12亿亩粮田中,中低产田面积占2/3,中低产田改造后,亩产可以提高20%。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2014年2月13日表示:“中国仅仅走高产之路,带来不少的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粮食巨大的需求。中低产田怎么办?特别是盐碱地怎么办?旱地怎么办?科技部针对这些问题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另一方面则是实施渤海粮仓和旱作农业科技工程。我们对盐碱地进行科技改造,围绕环渤海区域近5000万亩盐碱地增产增效问题,以及对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的突破,有效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1.3 黄淮地区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第二大地位

    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两大地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江西和安徽是6个粮食调出大省(区),其中黄淮地区就有河南和安徽。

    我们通过在安徽淮北调研,2013年6月10日在《中国科学报》发文《应加快淮北粮仓建设》,现进一步建议国家加快黄淮南片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黄淮南片新粮仓,以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1.4 黄淮地区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有待加强

    河南省虽然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但该省中低产田有6200多万亩,有1/3集中在黄淮南片的黄泛区;面临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灾害类型多、频率高、范围广等困难。单靠面积增长潜力不大,要持续增产任务相当艰巨。河南粮食增产面临着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区域产量不平衡,中低产田广;二是年际产量不稳定,抗灾能力差;三是技术到位率低,经营规模小。

    山东省黄淮南片主要包括菏泽市、济宁市、枣庄市和临沂市等,也是山东省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区,干旱、风沙、盐碱化威胁大,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落后。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安徽省粮食总产达3279.6万t。夏粮增产;因遭遇干旱,秋粮和全年粮食总产略减产。说明安徽省在应对干旱等灾害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徽省的中低产田也主要分布在淮北平原地区。

    江苏省的苏北地区主要是淮北地区,是江苏省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地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

    1.5 黄淮南片中低产田改造是豫鲁皖苏4省共同关注的地区,但目前缺少国家联合攻关项目

    黄淮南片,主要是指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淮北平原地区,包括河南省的豫东南、山东省的鲁西南、安徽省的皖北和江苏省的苏北4个地域。该区是我国农业南北跨界地区,是一年两熟种植区,多数地区处于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降水相对丰沛,热量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丰富,农业气候生产条件明显好于黄淮海平原北部地区。有资料表明,江淮粮仓已经北移,淮北平原年降水量近10年来有增加的趋势,是黄淮海农业生产潜力昀大的地区。

    但该区大部分地区曾经是黄泛区,风沙、干旱、洪涝和盐碱地是该地区中低产田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淮北平原为代表的许多地区农田水利系统不完善,砂姜黑土比例大,抗御旱涝灾害能力不足,是易旱易涝地区。农村经济落后,部分地区是黄淮海平原的昀不发达地区。由于该地区长期怕涝不怕旱,重视排涝渠等建设,但对抗旱灌溉设施建设重视不够。而抗旱灌溉是保障该地区粮食稳产和高产的关键。该地区中低产田改造,在国家层面还没有进行联合攻关治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粮食安全科技保障体系。

    1.6 黄淮南片农业存在的问题

    1.6.1 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黄淮南片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850mm以上,7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形成局地内涝。该地区气温高,年降水变率亦大,平均23%以上,丰雨年与枯水年降水差异可达900mm以上。淮北平原属易涝易旱地区,旱多于涝,涝重于旱。频发的秋冬干旱、夏秋高温和干旱经常造成粮食减产,是该地区粮食产量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1.6.2 水利灌溉设施不完善,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

    据我们在安徽亳州和涡阳等地调研,淮北地下水位很浅(5~10m),且盐碱地比例很小,本应该成为灌溉高产高效农业区,却以雨养旱地农业为主。许多地区农田不平整,机井灌溉设施建设和管理不善,有机井但没有电力、潜水泵等抽水配套设备,也没有农田管道输水及每户农田里的出水口安装,因此导致农民嫌灌溉投资高、麻烦、效益低等,许多灌溉设施被偷盗和损坏,造成了有水、有机井,但没有发挥抗旱灌溉高产作用。经常是等雨、被动抗旱,而不是主动发展灌溉农业、主动抗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6.3 旱涝保收高产农田少

    许多地方是大平小不平,农田生产力不均匀,跑水跑肥问题严重。阜阳市旱涝保收田比例低于安徽全省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亳州市旱涝保收面积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左右。

    1.6.4 淮北平原现代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普及率不高,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种植体系占的比例较少。加上种粮效益不高,土地流转和种粮大户少,科学统一种植管理的现代农业模式少,因此,没有大面积吨粮田出现。部分小麦-水稻(玉米)两熟地区,秸秆还田机械普及不广泛,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是近年来黄淮南片的一个突出问题。

    1.6.5 旱作农业种植体系高产潜力有限

    淮北平原农业的昀大特点是旱地小麦面积昀大,小麦-大豆连作体系长期存在且占的比例很大,占淮北平原一年两熟制区面积的50%~70%。玉米易受到淮河水灾和湿润气候的影响,造成产量的下降,播种面积一直偏小。许多地区小麦-大豆亩产1000斤左右,和小麦-玉米亩产吨粮田的粮食产量相差1000斤左右。

    1.6.6 吨粮县市少

    山东省吨粮县市如桓台县等多在鲁北地区,河南的4个吨粮县市(焦作市、博爱县、温县、沁阳市)都在黄河以北。2013年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认定海安县、如东县、大丰市、宝应县、高邮市、兴化市、泰兴市、姜堰市等8个县(市)为**批“亩产吨粮县”,都在淮南地区。安徽省淮北的蒙城市2013年成为安徽省的**个吨粮县市。因此,处于南北交界的黄淮南片地区吨粮县市很少,其气候资源高产潜力还未发挥。

    1.6.7 有效积温没有充分利用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黄淮南片地区大豆(玉米)比黄淮北片早熟5~10天,但小麦播种期又比黄淮北片晚播5~10天,即黄淮南片大豆(玉米)收割后和小麦播种前有7~15天空闲期的积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果种植生育期长的玉米品种,可以使玉米产量提高10%~15%。另外,小麦延迟播种还可以防止冬春旺长,减少冻害损失。

主编推荐
导语_点评_词 

精彩内容
我国有18 亿亩耕地,其中有78.5%的中低产田(约14 亿亩),旱地占50%以上(9 亿多亩)。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三大平原是我国*粮仓,广大的中低产田是我国的第二粮仓,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希望田野。本书*部分是在国家层面研讨了中低产田第二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经济和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二部分介绍了黄淮南片粮仓发展战略及我们近年来在以半湿润雨养旱地农业为主的淮北平原建设淮北粮仓的实践;第三部分是针对华北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应转向农区和城镇等方面提出的有关重要建议;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生态果业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典型等。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