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0.25 4.5折 ¥ 45 全新
库存67件
作者叶兴国,余玲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99089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1003012
上书时间2024-12-23
试论中西方本体思想的差异
◎史忠义栾栋
本体包含人与物质。本体思想即如何认识人和物质的思想。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的本体论只是西方本体思想的一部分,且常常是互相矛盾、不易确立的一部分。
毛泽东曾经说过: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这本是一个适用于全人类的论述,但是我们在具体观照中西方的本体思想史的历史事实中发现,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20世纪的海德格尔都一直追求必然,奉必然为金科玉律,而华夏民族远在高古时代就走出了必然王国,而追求自由王国。
必然性是西方本体思想的主导概念,即探寻唯一的、单义的、消除了感性矛盾的确凿无疑的绝对统一的东西。这种思想与毛泽东所说的必然王国的基本词义是相同的。毛泽东说的是受制于必然王国的束缚,而西方的本体思想一直在追求必然。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实质论名闻遐迩。意思是说,当人们询问“何谓x”时,x的理念或实质反馈到知性世界,而x的物体本身属于感性世界。逻各斯的排他性是它的必然性,这等于说,排他性的必然性就成为逻各斯的标准。柏拉图称之为证明的毋容置疑性(apodicticit 6,apodeixis)。柏拉图渴望这种逻各斯,以避免意见的多重性和感性混沌的不确定性,他以为苏格拉底重视询问的思想必然导致意见纷繁、不知所宗的结局,使人们无法行动。
笔者以为,柏拉图在谈论美诺悖论时,其实把问题绝对化了:问代表着全然无知,知就是完全知道,根本无需提问。这种思维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必然性的体现。其实在大干世界中,人们思想的存在真相恰恰在这两者之间。知之不多,尚有不少疑惑,提问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获得一些回答之后,可能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或者后边还会碰到其他问题,所以再提问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从认识论的角度认为,美诺悖论是必须解决的二律背反现象,他把这个矛盾也视为绝对根本性的矛盾,这说明他把这个问题也看得很严重。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知识以毋容置疑的必然真理为宗旨。从永远假设并具有偶然属性的感性世界出发,建立科学、建立知识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能接受的,两者都不可能是科学知识(《分析续论》(,es&c0”出s爿n口,y咖“Ps)。这是他对科学知识性质的认识。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命题理论。一方面,这是知识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抛弃只知道必然性的理念论,促进一种以整合多元性、偶发性和可以是非A的A为核心的新视野,这种新视野没有使非本体因此而获得“公民权”。另一方面,本体的东西必然是自我的东西,怎么可能又是他者呢?单一性本体至少先验性地从内在可能性方面是多重的,但并未停止其自身属性,即停止自己的必然性。它不可能在同一关系(不矛盾律)下既是一又是多。亚里士多德解释说,本体从主体身份言是一,从谓语身份言是多。谓语的多重性被归结为几大组,他称之为(本体的)类型。
命题主义是在不矛盾律的支持下出现的:P/非P的交替并非像人们可能担心的那样是同一个问题的表达。P和非P最好时可以相继用作主语s的谓语,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只能有一个命题,或者只能有一个真正的命题和一个错误的被排除的命题。必然如此。逻各斯保留着作为规范性的毋庸置疑性,因为主体的兼爱(pathos,情感)的多重性毁灭在主体(必然的)统一性中。亚里士多德就这样用命题理论调和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矛盾,既抛弃了只知道必然性的理念论,又保持主体(主语)的必然性。亚里士多德的后两重思想提出了命题论,用主体是一、谓语是多的机巧思想论证逻各斯的规范性,体现了他的灵活性。然而,主语的同一性似乎是形式上的一种必然性,它的大部分表语只能是偶然性的,似乎都吸纳在主语的强制性的统一性中。
更有甚之,判断范畴的四大律则即不矛盾律、理由律、同一律和排中律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缺陷就是预期理由、循环性,包括整体的循环、基石的循环和存在的循环。循环性即不断地互相论证、自圆其说,不一定符合实在和真实,即不一定反映客观真理。命题主义的前提本身是假设的,假设的东西怎么可能必然导致客观真理呢?但是从亚里士多德起,这是西方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路径,而西方自然科学研究沿着这种路径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怎么解释这种悖论现象呢?笔者以为,那是因为命题主义性质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假设实际上建立在以前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不是一种随意的假设;加上西方的自然科学研究一直重视实验,用实验验证研究结果,所以能够获得大量的科研成果。即令如此,如果基础发生变化,大量的科研成果都会被重新阐释,都会显示出它们暂时真理而非终极真理的真相。量子力学的出现就颠覆了以前大量的所谓“科学结论”。所以,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哲学兼修辞学教授米歇尔·梅耶(Michel.Meyer·)就从问题学哲学和历史性概念的视野出发,把判断范畴的四大律则重新解释并改造为真正的回答范畴的四大律则,并恰当地指出,判断范畴是回答范畴的一种特殊情况。
海德格尔想通过打碎“一与多”的同一性而解决主语的强制性统一与大部分表语只能是偶然的这个矛盾,把所是命题化。统一性的本体将是本是(Sein),而多重性将被称作“现是”(“此在”,l’6tanl.,das Seiende)。海德格尔这种做法等于同时提出了如何接触本是的问题(这个问题被亚里士多德通过“主语是谓语”、由谓语承担的命题性对等具体解决了)。由于这个做法,在海德格尔那里,本是超越了言语,它是本体。现是是本体的表象。本体是本质性的存在,现是是阶段性的、当下的物质显现。人们不再可能通过“默听”而与本体关联起来,必然通过现是。在第一阶段,海德格尔确实采纳了一种更合乎理性的方法,把与本体(本是,存在)关联的可能性置于“人类的实在”(【)asein,现是,此在)中。我们从那里重新找到了分析与综合、从我们心中某种先前性出发的认识秩序与拥有另一类型的先前性、即分析所导致的自身先前性出发的物质秩序的古老分离。感觉、感性,一言以蔽之,人文拥有的根基不同于物质秩序自身固有的......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 第一辑
全新广州
¥ 15.71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第二辑
九五品北京
¥ 5.00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第二辑)
九品衡水
¥ 15.00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第一辑)
九品衡水
¥ 15.00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 第四辑
全新北京
¥ 28.98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第2辑)
全新广州
¥ 24.48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 第三辑
全新北京
¥ 20.70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第4辑)
全新保定
¥ 4.50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 第三辑
全新广州
¥ 20.20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0年第4辑)
九五品武汉
¥ 14.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