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那些事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3.51
4.9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李维基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35067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098882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维基,字双仓,号倚槐居主,又号双卷庐主。
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打小听着胡同儿里的叫卖声、吃着地道的京味儿小吃,在现如今已经是北京文化地标的琉璃厂一带长大。对老北京,对胡同儿、四合院儿如数家珍。
自幼喜爱写作、书画及收藏。从他的父辈开始,就与启功、王世襄、陈垣、朱家溍、沈鹏、黄苗子等诸多大师结识交往。在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写作文笔也更显功力。
多年来笔耕不辍,在报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在1996年北京晚报和北京电视台举办的“故乡是北京”征文中获得优秀奖。在2007年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化局、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最喜爱的春节庙会(灯会)”征文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首届“时代杯”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得散文优秀奖。2004年出版《藏事纷纭录》,2009年出版《讲述老北京的故事》。
目录
皇城根儿下
故宫的金砖
胡同儿、四合院儿——北京人的根与魂
门墩儿——民间的石刻艺术
门联儿——胡同儿文化精粹
一尺大街和神州第一街
胡同儿之最
厂甸儿·海王邮·琉璃厂
厂甸儿庙会
琉璃厂
新世界·游艺园·四面钟
“燕山八景”与“银锭观山”
京城老号
从前的戏园子
八大胡同觅旧
市井风情老天桥儿
商业老街大栅栏儿
大型市场话东安
旧京时的“四大恒”
旧京的织染业与颜料店
京城的牌楼
老北京扇庄
京派画家贺良朴
京味儿京吃
京味儿小吃
走街串巷叫卖的
炸货儿
小吃也有大文化
喝豆汁儿——北京人专利
九门小吃
馄饨开锅喽
我想卖炸酱面
老字号的京味儿点心
北京二锅头
行酒令
儿时穷玩儿
养小金鱼儿,喝蛤蟆骨朵儿
看小人儿书,吃小人儿酥
盼着过年
买张年画过春节
斗蛐蛐儿
拍“洋画儿”
扇三角儿
放风筝
抖空竹
弹球儿
推铁环
槐荫闲话
老北京的地图
老北京的澡堂子
我的那辆飞鸽牌自行车
纸窗冬夏
从前的食品包装
谁说北京人不租房?
卖画记
鉴宝之我见
内容摘要
故宫的金砖 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里面的金銮殿则是皇帝受朝见的地方。金者,贵重,尊贵也,所以故宫的宫殿里地面铺墁的砖被称为金砖,也叫京砖,学名叫细料方砖。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当时有一名苏州的工匠名叫蒯祥,他负责皇宫(故宫)总体设计。他将南方的建筑艺术用在了皇宫的建设中,采用了苏州彩画等,使宫殿更加富丽堂皇。金砖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烧制的。其规格有三种,即1.7尺×1.7尺、2尺×2尺、2.2尺×2.2尺,全是正方形。每块金砖的侧面都有款识,烧制着产地、制作年代、制作者姓名、规格等字样。这些金砖均产自江苏的苏州等七府,烧制金砖供宫里用的窑称为“御窑”。苏州等地都在大运河边上,这里的土质细润、胶体物质多(即是平常说的胶泥)。金砖的制作方法独特,工艺十分复杂严格。据《造砖图书》载,制作过程首先要选土,接下来的工序为捶、晒、推、舂、筛、磨等。然后再经水池中沉淀、澄清、过滤、泡晾、揉踏、造坯,最后放在背阴处阴干。“入窑后,要以糠草烧一月,片柴烧一月,棵柴烧一月,松枝柴烧四十天。凡百三十天而窨水出窑。”烧成后,还得用桐油浸泡。总之,一块金砖的制作过程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要达到无裂缝、色均匀、不缺边角、没有斑渍;要“明如镜、声如磬”,而且每一块正砖都要有五六块副砖以备选用。也就是说,每烧一窑金砖,都有很多富余。 在古代,没有火车、汽车,金砖烧制好后,全靠船只从大运河运到通州,再由陆路运输到京城。金砖运到故宫后的铺墁也是很讲究的,首先要备好黄蜡、江米、炭等,再将金砖加工磨制,叫磨砖对缝。砖与砖对接的缝隙要接近一致,水磨铺墁后再烫蜡。之后,在铺墁完后的砖面上,用生桐油反复擦拭,才算最后完工。 在故宫里铺墁金砖的地方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在明代就已铺墁金砖了)、养心殿、乾清官、宁寿宫、太极殿、长春官、景运门、体元殿等。在故宫外,也有皇帝常去的几个地方铺墁了金砖,其中有先农坛的祈谷坛、月坛的夕月坛台面、圆明园的九洲清晏地面等。 这篇小文的前面谈到了当年烧制金砖时,有相当数量的备用砖,所以给后来这些金砖流人民间创造了条件,亦给收藏者提供了机会。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成立以来,在京城的一些拍卖会上,时有金砖参加拍卖。我常去看拍卖会的预展,见到的金砖大都是清代中晚期的,其品相有的很好,有的有一些破损。底价也不同,少的几千元,品相上乘,年代早的,像清代早期的金砖,底价在三四万元左右。而至今还没有看到明代的金砖。 说到底,金砖只是古代的一种建筑构件。类似的还有秦汉时期的砖瓦,这些年出土得不少。而最有名的是汉代未央宫和铜雀台的砖瓦。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完整的砖瓦今天是绝难见到了。只有用残破的砖瓦雕琢的砚台。有汉瓦当砚铭文:“前世瓦,后世砚,遮风雨,绘文章。子无田,尚可耕。”古代的铜雀台在今河北省界内,其瓦制的砚,细腻、光润,硬如铁石,发墨好,不损毫。而真正的铜雀台瓦砚,今天只见记载而不见实物。汉未央宫瓦砚,至今世上仅存一二。而清代仿制的铜雀台瓦砚,也已珍如拱璧了。 闲话少说,还谈金砖。本文提到了它用料考究、烧制复杂、工艺精湛。这就决定了它的坚硬、细腻、光亮和沉重。我家藏一块土黄色的汉代“绳纹砖”和一块清代咸丰年间烧制的金砖。年代虽不算早,但因保存不善等原因,边角处多有破损,有一面已凹凸不平。但是它很好重,两个人抬都觉得费劲儿。一块金砖的重量到底是多重,因为没有称过,不太清楚。我估摸着,少说也得有百八十斤。一位朋友到我家串门儿,看见了这块金砖,他说,他有一块金砖砚,是人送给他的一块金砖碎块儿,他自己磨制雕琢成的。一天我到他家去看这块金砖砚,果然坚硬细腻,光滑不渗水。只是不知这块金砖碎块儿是何年烧制,亦不知是如何破碎的。我想它的珍贵程度不逊于铜雀台和未央宫的砖瓦砚。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朋友没过多久,带来了两个人到我家,先说看看我收藏的这块金砖。临走时对我说,这块金砖的品相不太好,没有多大收藏价值,还不如击碎好好儿地雕几块砚台呢,在拍卖会上肯定能赚钱。我先是愕然,继而婉言回绝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块完整的金砖。我不知道在我收藏它之前它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沧桑,就在这残破的砖面上,仍然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金砖是历史的产物,凡是铺墁金砖的地方,大都留有当年帝王和嫔妃的身影和足迹。它虽然是古代的地面用砖,但却象征着封建王朝的皇权与尊贵。 P8-11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地道北京:老北京人讲老北京,让你一本书读懂地道的老北京 文化变迁:从古建街巷讲到京城老号,从民俗文化讲到市井风情,老北京人讲老北京文化 市井烟火:从京味儿小吃讲到儿时穷玩,从澡堂子讲到租房子,尽显老北京的市井烟火气息 百年风云:生活细节背后尽显翻天覆地的历史文化变迁 故乡情深:李维基老爷子与北京的胡同儿四合院儿生息与共一辈子,面对时代变迁、城市改建,选择用文字记录对老北京深深的恋情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本介绍老北京风俗的图文书,作者自小从北京琉璃厂长大,一直浸润于琉璃厂文风之中,对老北京传统有着特殊的感情。书中全面描述了作者所经历过的老北京往事,诸如他父亲与琉璃厂文人画家的交往,如今已很难见到的一些小吃,票证时代的一些记忆,童年时代的一些游戏、糖食,老爷子个人的一些收藏故事,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至今北京民俗变迁,在这变迁之中,一些作者熟悉的事物无可挽回地成为了历史,这也给作者带来了无尽的乡愁。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活泼,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京味儿,对于热爱老北京文化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份能够勾起诸多美好回忆的文化大餐。
媒体评论
了解一座城市,要从历史开始,要从市井街巷、民俗建筑开始。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五十多年的建都史,有大量文物建筑、传统民俗、古都风物。在过去的百年里,北京一路走向国际化,这本书照片里的很多地方、物件儿现在已经见不到或很少能见到了。
——崔岱远(北京金牌阅读推广人)
老北京人讲述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大量珍贵的老北京照片再现了这座城市的市井烟火气息和几百年风云。从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历经沧桑的寺庙祭坛,到纵横交错的北京胡同儿、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儿,作为多朝古都的北京,历史上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儿都在这儿发生。
——姜波(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