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8.95 6.3折 ¥ 62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楼劲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5252853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2元
货号11595768
上书时间2024-12-23
楼劲,1957年生,浙江绍兴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座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总序
自序
上编 学术瞻顾
一、贯穿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诸多发展周期
二、四十年来魏晋南北朝等断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三、关于学术继承与发展
四、建构中古各时期的历史场景和发展脉络
五、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三个增长点
六、中古史研究方法的“三结合”问题
七、“新政治史”及其研究旨趣
八、制度史研究的新局面:《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修订版序言
九、关于“汉化”与“民族认同”
十、僚学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十一、洛阳与客家人的历史渊源
十二、六朝建康城研究的新阶段
十三、建康与魏晋以来的南北关系
十四、《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刊》复刊感言
中编 专题缀拾
一、魏晋时期的“革命”话题
1.汉魏与魏晋间所说的“革命”
2.围绕“革命”的质疑与辩护
3.“革命”的传统及其流衍
二、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
1.古代东北亚的民族关系格局
2.东胡族系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的地位
3.东北各族的发展与中国历史
三、汉唐间的“丝绸之路”与河东
1.汉唐间丝绸之路的基本格局与河东地区的重要地位
2.汉唐间河东地区与丝绸之路地带的相互影响
3.东胡、北狄南下路线与汉唐间的河东
四、汉唐间“武川与白道”研究的几个问题
1.呼和浩特-大同一带与武川、白道的地位
2.北朝至隋唐白道与武川的名与实
3.北魏六镇中的武川镇及其特殊性
五、汉魏以来凉州所出的若干符谶
1.汉晋间凉州一带所出的符谶
2.“胡运将终”之谶的西凉文本
3.北魏再现的张掖柳谷石谶
六、诸葛亮经营南中及相关问题
1.吴蜀相争与诸葛亮经营南中
2.由蜀入滇之东、西线及弄栋之要
3.诸葛亮南征传说与武侯祠之分布
七、罗含研究与评价四题
1.《晋书·文苑罗含传》所示其生平要节
2.《更生论》反映的思想潮流及罗含地位
3.《湘中记》与罗含的学术和治学特点
4.后世记叙的罗含身后之名及其影响
八、六朝浙东人文与“浙东唐诗之路”
1.关于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条件
2.王、谢等士族名士与浙东人文
3.六朝浙东地志与山水记咏之作
4.道、佛教与儒、玄学之交响
九、杭州成为东南都会的若干历史背景
1.海陆丝路的贯通与钱唐、杭州地位上升
2.江东政权与江南运河、浙东运河的疏浚
3.浙东发展、明州崛起与杭州地位的联动
十、六朝浙东与钱唐升州
1.备海与制越
2.建康与会稽
3.佛教与道教
下编 追思纪念
一、纪念田余庆先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史家
二、程应镠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三、韩国磐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四、纪念简修炜先生
五、唐长孺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
六、何兹全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
七、悼徐师
一、贯穿于魏晋南北朝史的
诸多发展周期
魏晋南北朝史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集中体现于一个此期独有的显著现象:即中古史上的一系列大事节目,如门阀士族、均田制、三省制度、北族汉化或民族融合、法律儒家化、佛教中国化、古文经学、文学自觉等,基本上均在此期呈现了从定型展开到消退终结的发展周期。正是这些周期的兴衰起伏,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此期历史的基本内容,展示了连接汉、唐两大王朝的脉络线索,决定了“中国”“中华民族”的当时样态和后续基础。要之,魏晋南北朝在中古史上的地位和特殊性,端在其为这一系列发展周期从定型展开到消退终结的关键时期。
这些发展周期不少皆为各领域研究者所熟知,其要当可概括为下列几点:
一是尽管具体的来龙去脉各有不同,这些周期明确的起讫点大都可断在魏晋至唐初。如门阀士族源于汉,余绪及于唐后期,但与其定型和瓦解相关联的标志性制度,便是九品中正制,则从曹魏叠经调整,至隋及唐初告终。均田制兴衰也是这样,西晋占田制以前的授田、名田、屯田可谓其源,盛唐开元令则是其流,其管制土地和劳动力配置关系的制度实质,典型地体现于北魏及北齐、周、隋的均田制,至唐初武德令明显已入尾声。三省制度自魏晋明确三省并立,至于唐初政事堂制度形成而精神不存,实际已向阁部体制过渡。其他如汉以来内徙各族的汉化或大融合,大抵自五胡建国至唐初定姓族告一段落;法律儒家化自曹魏新律至唐永徽律疏的形成;佛教中国化自西晋允许中土人土出家,至隋及唐初天台宗、律宗、禅宗等本土宗派创始;古文经学自曹魏始立于官学至唐初撰定《五经正义》;文学自觉从曹丕以来众多文论,至于隋及唐初设进士科文学取士。凡此之类,均足令人意识到魏晋南北朝自成
一个时代的理据所在,非仅从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而已。
二是这些周期均与一系列重要事态联动,反映当时整个社会、整部历史的深刻变迁。像门阀士族牵连至广,与之相随的有门阀政治,而门阀政治又与此期“皇权的变态”联动。占田、均田则与户丁制及赋役制度相连,又直接关系到兵源、军制之况。三省制度不仅与朝廷决策、行政体制的演化,也与地方行政体系的调整,与整套行政秩序的变迁密切相关。北族汉化或各族融合,极大地影响了北方地区的人口构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又与南朝、漠北至东北亚事态深相关联。法律儒家化推进了魏晋以来礼、法的变革,又构成了强调法典作用和地位的“制定法运动”的内在动因。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意义亦远不限于宗教,而是牵涉经济、政治、阶层、种族、社会生活以至知识体系和精神世界的一系列事态。这种突出的发展周期伴随着一系列重大历史过程的现象,只能说明其基础深厚而内涵丰富,绝非魏晋或隋唐一时所为。
三是这类周期的展开、完成,永久地改变了相关领域的面貌及其今后发展的基础条件。如门阀士族虽已衰落,但其代表的家族伦理、身份内涵及知识、价值崇尚和审美等观念形态,却已在历经淘洗后深入至唐代士人的心灵。均田制瓦解标志了国家对土地关系和基本经济活动的干预弱化或方式转型,其背后则是南北朝以来生产方式、商品货币关系和基层秩序的变迁,也包括地税、户税、役制、兵制等方面新法的陆续产生。至于其他周期如三省制度、各族融合及法律儒家化、佛教中国化等,其兴起发展至衰落蜕变的历程,都深刻改变了所涉领域的样态,构成了其今后发展的基础,其具体成果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于后世的制度和做法。由此观之,这类周期并不单纯是某些头绪线索自始至终的兴衰起伏,而是随其后果和形势变化,续有新绪再发而不断刷新了历史;故其至于唐初的基本完成,也就不是从偏离回归到某种既定状态,而是意味着新的发展基础或新的时代。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学术瞻顾”收录了14篇学术史讨论短文,所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总体特点及诸重要方面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不少均曾刊载,并在魏晋南北朝史界产生过重要影响。中编“专题缀拾”收录了10篇专题论文,所论多为六朝区域史和族群研究的相关问题,对各相关领域具有廓清基础前提的重要意义。下篇“追思纪念”收录了7篇追悼文章,分别纪念田余庆、程应镠、韩国磐、简修炜、唐长孺、何兹全、徐连达7位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成就的先生,可供相关学术史研究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