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明,新疆喀什人,祖籍浙江永康。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跨境民族塔吉克族同源节日民俗与文化认同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的迁徙与文化适应调查研究”,主持并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社会转型中维汉劳工交往调查”。
刘洋,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主要从事体育非物质文化研究、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研究。近年来,主持各级各类课题1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厅局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1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出版著作1部;获各级各类奖励12项。
陈昭,北京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助养老”研究、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领军人才项目“民间养老模式”课题组主要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跨境民族塔吉克族同源节日民俗与文化认同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
目录
海外人类学
节日志与写文化:“一带一路”倡议下塔吉克斯坦诺鲁孜节调查研究
存与续:东非传统医学的叙述与实践
地方生物学:概念缘起与理论意涵——国外医学人类学新近发展述评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古今关联——以英国湖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例
非遗“传承人”制度在民族文艺保护中的悖论
学术观察
唱诵、仪式行动与仪式过程:以纳人达巴的“木卡布”仪式为例
贫困文化论的误用与滥用
科技的温度:作为可行能力者的老年人与适老科技的新意涵
人类学视域下的“臼”字探源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水平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留学生为例
中亚留学生汉语社会称谓语使用现状调查——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习者中华才艺需求分析调查研究
内容摘要
节日志与写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下塔吉克斯坦
诺鲁孜节调查研究一
刘‘明“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 。
摘要:民族志是否是部分真垣这一命题得到学者们广泛的讨论。民族志与民俗志、节日志在内涵上也有密切关联。依据文献梳理,节日研究有四种路径:节日演变研究、节日文化事项研究、节日互动研究和节日的知态行研究。通过对塔吉克斯坦国家层面的诺鲁孜节和诺鲁孜节的文化事项进行社会分层调研。旨在实现对诺鲁孜节时间、空间、饮食、服饰、活动、仪式、禁忌等方面更为完整的社会和文化认识。导此同时,对写文化提出“部分的真理”给予回应:面对国内知识界对塔吉克斯坦的认知存在“断裂”的现象,我们应当加强民族志、民俗志和节日志的书写。
关键词:节日志;写文化;诺鲁孜;塔吉克斯坦
一、问题的提出 ,
撰写经典民族志可以看作是每一位人类学研究者的成年礼。爬梳民族志书写的历史脉络,我们希冀实现一种学术上的超越。从自由放任、聚焦新奇的业余民族志到树立科学、标榜规范的科学民族志,再到自我反思、维护真诚的反思民族志…,在百余年思想演进史中,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是从想象的异邦到科学的事实。然而,这场学术争论并没有终结。民族志主体、客体、主体间性均成为被质疑的_对象,多点民族志、女性视角、反思人类学应运而生具有了学科发展的时代合理性和紧迫性。
民族志既是。轩方法,又是一种文体。屡遭批评的民族志要想验明正身就得从田野调查(参与观察和访谈)与文本生产两个维度谨慎地开展工作。如何规避研究者的文化背景和主观性,从而实现民族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仅关涉到人类学家能否认识社会和文化的学术能力。还影响到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能否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学者关注民族志的学术讨论不仅强调田野的拓展,即海外人类学、海外民族志,而且尝试学科的延伸,即民俗志、节日志。就海外民族志之于中国人类学的价值与意义这一话题。,笔者已有探讨,不再赘述。本文要检验的是:海外节El志将田野和学科结合在一起,从实践和写作两个维度更好地省思“民族志是部分的真理”0这一命题的谬误.....
主编推荐
人类学、社会学专业人员、学生及爱好者
精彩内容
该书是《通往文化传播之路》的姊妹篇。集汇聚了海外人类学、文化遗产、学术观察、汉语国际教育等议题。学术要在交流中对话,更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学术传承不应局限于话题的延续,还应致力于研究方法和治学态度上的古今沿袭。文集内容主要有:刘明孤身前往中亚塔吉克斯坦进行实地调研,希冀实现对诺鲁孜节时间、空间、饮食、服饰、活动、仪式、禁忌等方面较为完整的社会和文化认识;高良敏、齐腾飞远在东非坦桑尼亚,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对立、并存和博弈刻画地精彩纷呈;余成普透过地方生物学概念将生物和文化过程的地方变异和可塑性、生物文化的整体性和辩证关系、生物-文化连接的微观机制等学理争论呈现得精彩绝伦;方静文着眼于英格兰西北部湖区的名人故居和文化产品,梳理其文化遗产的古今关联亦如诗如画;陈靖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考察,充满了思辨性和浓浓的乡土情怀;陈昭另辟蹊径的“树”立认同研究,在加强人类与自然理解与对话的思考上令人眼前一亮;陈晋对西南川滇边境纳人达巴的“木卡布”仪式进行分析,从唱诵视角将“作为动作的词语”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极具现场感和情景化;李文钢关于贫困文化论的反思鞭辟入里并具有启发性;孙海芳有关“臼”部符号背后原始思维、生殖崇拜和亲属制度的阐释,也满载书卷和考古的气息。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