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8.92
6.3折
¥
78
全新
库存30件
作者刘珺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68617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1308192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珺,女,中国戏曲学院靠前文化交流系副主任,副教授。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人文学院跨文化交流与靠前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主讲课程涉及《跨文化交流学》、《艺术营销学》、《文化传播学》等。
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的诞生背景
第二节 跨文化交流学发展史
第三节 跨文化交流学的内涵
第四节 学习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第二章 文化的定义与功能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文化的功能
第三章 文化的深层次结构
第一节 文化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世界观
第三节 宗教
第四节 家庭
第四章 文化价值观与文化价值取向
第一节 文化价值
第二节 文化价值取向
第三节 克拉克洪与斯托贝克价值取向模式
第四节 霍尔价值取向模式
第五节 霍夫斯泰德价值取向模式
第六节 施瓦茨价值取向模式
第七节 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文化与认知
第一节 认知的本质与定义
第二节 影响认知的因素
第三节 文化与认知
第四节 刻板印象
第五节 偏见
第六章 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理论
第一节 文化休克
第二节 文化休克的症状与发展
第三节 文化适应理论与模式
第四节 文化认同
第七章 语言与文化
第一节 语言的功能与特征
第二节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价值取向
第四节 语言表达与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
第八章 非语言沟通和文化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定义与本质
第二节 非语言沟通的功能
第三节 非语言沟通的种类——身体行为
第四节 非语言行为的种类——空间与距离
第九章 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含义
第二节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构成
第三节 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四节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训练
内容摘要
《跨文化交流学》共设九章,分别从“跨文化交流的概念”“文化的定义与功能”“文化的深层次结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价值取向”“文化与认知”“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理论”“语言与文化”“非语言沟通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等方面介绍学科基本内容。从这些支撑本学科发展的核心理论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原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考虑到学科特性和课程教学的双语要求,书中的重要学术词汇和知识点都采用英语标注,以便于学生和读者理解学科词汇的英语学术表达。以此书为基础,“跨文化交流学”教学团队将继续撰写与之配套的英文版教材和阅读材料,更好地体现双语教学特色和教材特色。
《跨文化交流学》面向本科学生,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内容丰富,体现了学科的时代性以及前沿性,因此不仅适于作为大学教材,而且可以作为各类外事工作人员以及国际企业管理者和出国人员的参考用书。
主编推荐
本书每小节后配有案例,使读者在阅读正文后,可以用案例进行思考、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此外,每章后配有推荐阅读书目,使学生和读者能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靠前、国内的跨文化交流知识。
精彩内容
《跨文化交流学》共设九章,分别从“跨文化交流的概念”“文化的定义与功能”“文化的深层次结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价值取向”“文化与认知”“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理论”“语言与文化”“非语言沟通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等方面介绍学科基本内容。从这些支撑本学科发展的核心理论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原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考虑到学科特性和课程教学的双语要求,书中的重要学术词汇和知识点都采用英语标注,以便于学生和读者理解学科词汇的英语学术表达。以此书为基础,“跨文化交流学”教学团队将继续撰写与之配套的英文版教材和阅读材料,更好地体现双语教学特色和教材特色。
《跨文化交流学》面向本科学生,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内容丰富,体现了学科的时代性以及前沿性,因此不仅适于作为大学教材,而且可以作为各类外事工作人员以及靠前企业管理者和出国人员的参考用书。
媒体评论
本书每小节后配有案例,使读者在阅读正文后,可以用案例进行思考、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此外,每章后配有推荐阅读书目,使学生和读者能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靠前、国内的跨文化交流知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