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8.78 2.0折 ¥ 45 全新
库存25件
作者徐潜主编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47215463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4152742
上书时间2024-12-21
一、京剧
二、黄梅戏
三、昆曲
四、评剧
五、越剧
一、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是当今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它集唱、念、做、打为一体,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美丑、善恶之分,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众、剧团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戏曲之冠。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的主体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更偏于民间文化或说底层文化,即使它因清朝帝后及八旗王公青睐有加而迅速繁荣,也不足以改变其美学上的这一特质。当然,正因其基于民间趣味,使得京剧从清末直到整个20世纪获得了此前所有民间艺术从未有过的地位,它也从艺术本体的层面,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民间文化与美学的影响,提升了民间趣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一)徽秦合流。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渐衰落,京腔兴盛逐渐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的局面。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为名,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的进京时间应先于乾隆末年,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后,秦腔由此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华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徽汉合流。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着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初年(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擅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擅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嗓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京剧、黄梅戏、昆曲、评剧、越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