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润湿现象与液滴动力学理论
1.1 固体壁面液滴运动行为研究意义
1.2 界面与表面张力
1.2.1 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1.2.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1.3 固液界面润湿现象
1.3.1 接触角和润湿
1.3.2 接触角测定和接触角迟滞
1.4 液滴撞击平板过程
1.4.1 液滴撞击平板过程现象描述
1.4.2 液滴优选铺展半径评估
1.4.3 液滴撞击平板过程中的其他现象
参考文献
第2章 疏水沟槽壁面液滴静润湿特性
2.1 引言
2.2 试验方法
2.2.1 规则沟槽壁面制备方法
2.2.2 疏水沟槽壁面制备方法
2.3 疏水沟槽壁面液滴静润湿行为规律
2.3.1 壁面沟槽对静润湿状态的影响
2.3.2 表面能对静润湿状态的影响
2.3.3 影响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规则微沟槽面液滴撞击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系统
3.2.2 液滴发生器
3.2.3 规则微沟槽表面
3.2.4 试验流程
3.3 液滴铺展过程及状态
3.3.1 液滴铺展过程
3.3.2 液滴优选铺展状态
3.3.3 伴随指状物
3.4 液滴优选铺展直径理论分析
3.4.1 沟槽表面的润湿性与微观形貌效应
3.4.2 液滴撞击后优选铺展直径的理论预测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疏水沟槽壁面上液滴振荡行为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
4.3 液滴撞击振荡过程
4.4 疏水沟槽壁面上液滴振荡规律
4.4.1 三相接触线振荡特性
4.4.2 液滴高度振荡特性
4.4.3 稳定高度的计算公式推导
4.4.4 液滴振荡周期的公式推导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规则微沟槽表面液滴融合行为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系统
5.2.2 试验表面
5.2.3 试验流程
5.3 液滴沿垂直沟槽方向融合行为
5.3.1 液滴变形
5.3.2 桥状物尺寸变化规律
5.3.3 液滴中心距对于融合的影响
5.4 液滴沿平行沟槽方向融合
5.4.1 液滴变形
5.4.2 桥状物尺寸变化规律
5.4.3 液滴中心距对于融合的影响
5.5 液滴融合模型分析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规则微沟槽表面液滴脱落特性
6.1 引言
6.2 试验方法
6.2.1 试验系统
6.2.2 试验表面
6.2.3 液滴静态和动态接触角度
6.2.4 试验流程
6.3 规则微沟槽表面液滴脱落行为
6.3.1 液滴脱落变形
6.3.2 液滴脱落的临界风速
6.3.3 液滴体积对脱落行为的影响
6.3.4 沟槽深度对脱落行为的影响
6.4 液滴脱落模型
6.4.1 沟槽表面液滴形状
6.4.2 沟槽表面液滴受力平衡模型与受力(含两种力)
6.4.3 沟槽表面液滴毛细力
6.4.4 沟槽表面液滴拖拽力
6.4.5 沟槽表面液滴脱落模型验证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亲水轨道的液滴稳定导引
7.1 引言
7.2 试验方法
7.2.1 重力试验系统
7.2.2 风洞试验系统
7.2.3 两种试验系统的比较
7.3 基于亲水玻璃轨道的液滴无脱轨导引
7.3.1 液滴的启动
7.3.2 液滴的脱轨
7.3.3 液滴运动规律
7.4 亲水V型槽导引
7.4.1 亲水V型槽润湿过程
7.4.2 水滴隐/显性导引
7.4.3 水滴显性导引
7.4.4 水滴隐性自运输
7.5 亲水丝轨道导引
7.5.1 超疏水基底制作方法
7.5.2 亲水丝轨道导引规律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超疏水/疏水轨道表面液滴导引方法
8.1 引言
8.2 试验准备
8.3 基于疏水轨道的液滴无质量损失导引方法
8.3.1 无质量损失导引现象
8.3.2 无质量损失导引运动学规律
8.3.3 无质量损失导引力学分析
8.4 基于超疏水轨道的液滴快速导引方法
8.4.1 快速导引运动学规律
8.4.2 快速导引现象
8.4.3 轨道俯仰角的导引规律
8.4.4 轨道偏角的导引规律
8.5 快速导引力学分析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水膜轨道上水滴导引
9.1 引言
9.2 水膜轨道的制备方法
9.3 水膜轨道导引现象
9.3.1 水滴的启动
9.3.2 水滴的导引
9.3.3 导引的失效
9.4 水膜导引运动学规律
9.4.1 水膜轨道上水滴滚动角变化规律
9.4.2 超疏水表面水膜轨道水滴导引规律
9.4.3 亲水表面水膜轨道水滴导引规律
9.4.4 水滴导引与基底材料关系
9.5 水膜导引力学分析
9.5.1 超疏水表面水膜轨道导引力学分析
9.5.2 亲水表面水膜轨道导引力学分析
9.6 选择性导引
9.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亲水光滑壁面上水滴撞击结冰行为
10.1 引言
10.2 试验方法
10.2.1 试验装置
10.2.2 试验流程
10.3 韦伯数对水滴撞击结冰行为的影响
10.3.1 水滴撞击结
内容摘要
第1章润湿现象与液滴动力学理论
1.1固体壁面液滴运动行为研究意义
液滴作为液体的一种常见呈现状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从大自然中云雨的形成,到工业喷涂、农药喷洒,再到新能源、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高新领域,液滴现象随处可见(图1.1)。
老街区旧房屋檐下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的深浅不一的水坑,让人们见证水滴石穿的同时,也好奇水滴的巨大威力;汽车、飞机行驶在雨中时,迎面而来的雨滴撞击到挡风玻璃后破碎成细小液滴,并形成尾迹很长的水滴迹线,致使驾驶员视线受到影响;酿酒蒸馏中,液滴顺着冷却壁面流入采集瓶中,还会在采集瓶内壁出现神奇的“眼泪”现象[];涂料工业中,即使在壁面上存留有微小体积的液滴,也足以破坏工艺设备表面精确镀膜的均匀性;农药喷洒作业中,农药液滴在喷射器内高压空气的作用下排出,散落在植物的瓜果和叶面上,如何实现疏水性叶面上农药液滴的保持和停留也是一项重要农业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当雨滴高速撞击到发动机进气道壁面上时,会形成一道道不规则的水滴迹线,使得高速气流被突然阻挡和压缩,出现复杂的激波系[R];发汗冷却技术(transpiration cooling)则是模仿生物,通过冷却液从壁面上的微孔中以液滴的形式不断挤出蒸发,来实现热防护的目的。另外,由连续液滴组成的液滴束流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喷墨打印、高速细胞分类等领域,且未来在外太空飞行器间浆料、燃料等液体的无管道输送、空间飞行器修复等领域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5]。
近年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技术(图1.2)发展迅猛,国内外许多研发机构已陆续开发出了验证样机。其中,水管理(water management))问题是PEMFC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难题之一12.5]。当PEMFC运行时,内部会不断产生水(其稳定运行温度一般在80℃左右,该条件下水主要以液态水滴状态存在),而这些水滴需要在反应气体夹带与吹扫作用下实时移除。当大量水滴在内部发生汇集现象时,就会导致供气通道两端压降增大,出现气流和反应物分布不均匀,从而降低PEMFC的工作性能(图1.2)。另外,大量水滴在电极板上铺展后,还会阻止反应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出现电极“水淹”现象,甚至导致电池失效。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移除内部不断产生的水滴,并抑制伴随发生的水滴汇集和铺展,是持续对外高性能输出电能的关键,也是阻止PEMFC走向商品化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障碍[5]。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对PEMFC内部水滴的产生与分布状态的试验与仿真研究,先后提出了增大反应气体流速、改进流道结构等改善水管理效果的技术策略,但这些方法共同的缺陷就是致使PEMFC偏离了最佳工作状态[2-3,5-6]。
综上所述,液滴运动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而固体壁面上液滴运动现象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深入探索固体壁面上液滴运动及其动力学机制,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且有助于生产、生活中趋利避害,解决好实际工程中的液滴运动问题意义重大。近年来液滴动力学现象和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在理论和试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有大量问题亟待研究。因此,本书计划针对该研究领域的空缺环节,深入开展固体壁面上液滴的变形、移动、撞击、融合、振荡等研究,探索固体壁面上液滴运动基本规律,并揭示其内在动力学机制。
精彩内容
固体壁面液滴运动行为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促排水、防结冰、微流控、微反应器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工程研究价值。本书结合作者团队十余年的研究成果,不仅深入阐述了典型固体壁面上液滴润湿、撞击、振荡、融合及脱落等行为规律,而且系统揭示了亲水轨道、超疏水/疏水轨道及水膜轨道上液滴导引规律与力学机制,还细致展示了亲水光滑壁面、亲水微沟槽壁面及疏水性壁面上迥异的水滴撞击结冰行为规律。 本书有助于国内同行快速了解典型壁面润湿理论与液滴试验方法,掌握典型固体壁面液滴运动行为与原理,可作为船舶、兵器、航空、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类似基础研究和相关工程技术研发的参考书籍。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