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5.17 6.3折 ¥ 5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刘向荣,吴冬霞主编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ISBN9787542971074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15935261
上书时间2024-12-18
作者简介刘向荣(1969.10),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从教23年,主要担任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09年9月参编《企业经营管理》,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10年12月参编《财务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16年7月参编《会计电算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
章概述
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
第五节内部控制基础
第二章会计基础
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二节会计科目和记账法
第三节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第四节财产清查
第五节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第六节成本与管理会计基础
第七节政府会计基础
第三章流动资产
节货币资金
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三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四节存货
第四章非流动资产
第一节长期投资.........
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
第三节固定资产.................................
第四节生产性生物资产.........................第五节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第五章负债
第一节短期借款.
第二节应付及预收账款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
第四节应交税费
第五节非流动负债
第六章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实收资本或股本第二节资本公积
第三节留存收益
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收入
第二节费用
第三节利润
第八章财务报告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利润表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财务报表附注及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要求
第九章产品成本核算
第一节成本会计基础
第二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一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
关于会计的概念,我国会计理论界的主流观点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上述概念包括以下要点: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
会计运用专门的核算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即人们在经济管理中可以用会计做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这从法律上明确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主要从数量上核算各个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种经济活动。会计的核算职能贯穿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从核算的内容来讲,它包括对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会计核算的内容几乎包括所有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例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完整性是指会计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能任意取舍,不能遗漏;连续性是指会计对经济业务所作的反映必须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顺序进行,自始至终不可间断;系统性是指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采用一整套专门的方法,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归类、整理和记录,最后提供系统化的数据和资料。
3)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既有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也有将来要发生或将来要完成的,会计核算的是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已经造成不可改变的既成事实,具有可验证性。会计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核算方法将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情况记录下来.并对记录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及时报告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二)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核算经济活动情况的同时,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名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和指导。会计监督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货币监督。会计主要利用货币度量,借助资金,成本、利润等价值指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可以利用各项核算指标监督经济活动。同时,会计监督除了利用货币度量进行监督,还要进行实物监督。
2)会计监督既要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又要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监督。事前监督是指在经济活动发生以前,从讲求经济效益出发,审查经济活动计划和方案的合理性;事中监督是指在经济活动进行时.检查各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以及有关计划、预算的要求,及时调整经济活动,使经济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事后监督是指在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利用系统的会计信息进行反馈控制,加强事后的检查、分析和评价,监督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以便改进工作,使下一期的计划和方案更具有合理性。
(3)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监督是外部监督不可替代的。国家通过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外部监督,对于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维护财经法纪和经济秩序、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外部监督,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会计监督,因为外部监督只能定期进行,或者只针对某类经济事项,而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监督,能够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和连续的监督,这是外部监督无法替代的。
会计监督的依据主要有: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②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或者补充规定;④各单位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⑤各单位内部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等。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会计核算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离开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同时,只有在会计监督下进行会计核算,才能保证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离开了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因此,会计的这两个基本职能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会计的这两个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会计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既要核算,又要监督。只有把核算和监督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初级会计实务》以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22年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及财务会计报告为核心内容编写,系统地介绍了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政策法规对企业常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