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76 6.2折 ¥ 35 全新
仅1件
作者一岩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82592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8589525
上书时间2024-12-17
第一章 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
我们已经到了“有病”的境地 3
默里·斯坦因:只有心灵的“道”才能恢复我们内心的宁静 8
【访谈手记】重建心灵的秩序 12
第二章 婚姻是如何伤到我们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婚姻 17
约翰·贝曼:不同的家庭塑造不同的人 25
【访谈手记】爱在那里,因为你还有疼痛的感觉 34
【附】深度解析:家庭“灭门案” 36
第三章 抑郁,真实的黑暗
三个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43
王学富:症状的背后,需要理解与接纳 49
【访谈手记】生命的实相就是不断与困难相处 55
第四章 管理你的焦虑
人会以自己的方式伤害的人 59
杨吉膺:花些时间体验和理解你的焦虑 62
【访谈手记】感受焦虑的核心是感受自己 66
第五章 没有的爱
在爱与不爱之间 69
南希·麦克威廉斯:忽视,是对一个人的伤害 81
【访谈手记】治疗是人与人面对的艺术 84
罗宾·华尔沙:让生活回归到接纳的状态中来 86
【访谈手记】不接纳如何前行? 89
第六章 心灵可以自我救赎
三个汶川孩子的故事 93
申荷永:学习心理学是一种生活态度 101
【访谈手记】幸好有心理学 104
第七章 与真实的生活相遇
生活在城市 109
乔·卡巴金:以正念的生活方式面对压力 114
【访谈手记】活在当下的能力,你有多少? 118
【附】练习呼吸,就能“在当下”——解读“正念”的练习方法 119
三位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挑战性经历”的阐释 121
【访谈手记】培养你的“在场感” 128
第八章 爱能治愈
孤儿的心灵需要陪伴 133
茹思·安曼:情绪、情感体验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137
【访谈手记】作为咨询师的存在 139
第九章 教育的目的是获取心灵自由
痛失儿子的爸爸 143
耶普·斯鲁伊特: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149
【访谈手记】父母要做教育的觉醒者 157
【附】深度解析:移动的学校 158
第十章 寻找幸福
幸福在哪里? 173
艾瑞克·克雷格:幸福是不能被娱乐化的 175
【访谈手记】不为追求幸福的存在 181
第十一章 直视死亡
直视死亡 185
陈维樑:生者更要学会面对死亡 190
【访谈手记】预见死亡,拥抱死亡 193
后 记 195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
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对自己愿望无法达成而产生的自虐态度有关。或者,套用哲学家罗素的话,除了社会系统的问题和无可避免的个人灾难之外,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快乐与不快乐,都是由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和行为习惯导致的。
我们已经到了“有病”的境地
李强是西安一所医院的外科大夫。和所有有洁癖的人一样,李强也会为在公共洗手间洗手的问题烦恼,因为“冲洗完手后,关闭水龙头开关又会把手弄脏”。后来,李强发明了一个办法,“洗手前先洗水龙头开关”,这样,当他洗完手再去关开关时,就不会觉得“手被弄脏了”。
22岁的大学生苏霖在临近大学毕业时,内心每天都很抓狂,“像无处可以躲避的猫”。大学四年,苏霖永远躲在热闹的背后,习惯了独来独往,对于他来说,甚至连课堂上的公共讨论都是上刑场。在宿舍里,同学之间稍带批评的谈话就会无意间伤及苏霖的自尊。他最怕看到面前有人窃窃私语,“仿佛是在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而在大学里,像苏霖这样,还没有毕业走向社会就已经对人生提不起兴趣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几年前,一位网名叫“走饭”的女大学生以一种调侃的态度发微博:“我有抑郁症,所以去死一死,没什么原因。”后来,这个女孩选择了在自己的宿舍里自杀。
不知何时,网络上开始流行“正能量”和“负能量”这样的词,以概括和应对我们这个时代各种心理问题泛滥的现状。
放在20世纪50年代,如果你敢在公共场合说自己 “心理有问题”,你一定是精神病医院的重点评估对象。可是今天,几乎所有人都不避讳在公共场合说“我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台湾著名的漫画大家朱德庸甚至出版了一本叫作《大家都有病》的漫画书。
显而易见,我们这个时代,“心病”正在成为主调。
“心病”与自我期待有关
“亚健康”这个词正被用以描述当下人的心理状况。“如果今天一个人告诉你,他的内心很健康,也许他才是真正有问题的那个。”心理咨询师史爱萍说。
六年前,史爱萍是侨居英国的一名华人心理执业师,后来她随英籍丈夫来到上海。她英语流畅,在上海,她进入一家也能为外国人提供心理咨询的诊所工作。
与国人最大的不同是,外国人即使是遇到夫妻吵架这样的小事无法排遣时也会去看心理医生,而国内的同胞“病入膏肓了才会来”。
她曾经接待过一名30多岁的成年男子。这名男子一直怀疑自己的妈妈在加害自己,他幻想过各种各样的场景,直到他仍旧完好地来看心理医生。一开始,史爱萍很后悔接了这样的个案——如果这名男子患有迫害妄想症,这就应该是属于精神科医师的事情,但她仍然耐心地听完他的讲述。
后来,与自己的预估大相径庭的是,当这名男子讲完自己的种种猜测之后,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他的妈妈并没有加害他的意思,否则,咨询师根本没有机会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原来,这名男子一直对妈妈在年轻时选择离开懦弱的父亲心存怨恨,他一直希望有一天妈妈能向父亲道歉,而这样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所以,他开始在内心编撰妈妈是“坏女人”的故事。而实际上,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对妈妈的愤怒。
“你会发现,人会在头脑中臆想一些事情,当这些事情没有发生时,人会回过来损害自己。”史爱萍说。
这样看来,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对自己愿望无法达成而产生的自虐态度有关。或者,套用哲学家罗素的话,除了社会系统的问题和无可避免的个人灾难之外,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快乐与不快乐,都是由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和行为习惯导致的。
可为什么你对世界的解释和别人对世界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或者直接点说,为什么不同态度会直接导致不同的行为?就比如,同样的半杯水,有人看见杯子里的水,有人只看见半个杯子是空的。前者是愿意接纳现实的人,后者是无法满足自我期待的人。
要命的完美情结
很多人都能够接受一种观点,“心病”最大的症结就是态度。
不过,这样的谈论当然只是停留在比较浅层的意识状态中,心理学家更关注那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个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师霍妮写了一本书,叫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其中提到躁狂、强迫和抑郁等症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特征。
56岁的张洁做的是传媒产业。在过去的两年,她至少聘用过三个副总。已经离职的三位副总,除了一位是被解聘的,其他两位都是自行离职,原因之一,都是无法忍受张洁暴躁的性格和过于完美的苛刻要求。
“明明也知道自己性格不够好,但怎么个改法?”人事上的频繁变动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张洁也知道自己在处事上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耐心听别人解释,尤其是当一些事情没有按预期达成时”。其实她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强迫性思维”,比如,如果一个员工没有在她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策划方案,她一定会将这种行为定性为“自己没有被尊重”。所以,她总爱发火。
还有就是她的完美倾向。在家中,厨房和卫生间必须保持整齐干净,高标准已经让她屡次为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大伤脑筋。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她必须亲自做,一个字,“累”——老板做得越大,人越累。
躁狂+强迫,有时候,张洁明白自己的心理症结在哪儿,“很想找个心理医生聊聊”,但又拉不下那个脸。周围人都知道她是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的瑕疵。
自杀,只为了感觉“痛”
毫无疑问,轻度的躁狂和强迫也许与当下现实——人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物质主义联系紧密。在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社会物质主义的极度膨胀恰与一些人的轻度躁狂和完美主义密不可分,因为扭曲的现实往往给了一些人想象和创意的空间。
而单就内心世界对人生活的影响来说,最大的杀手其实不是焦虑,也不是躁狂和强迫,而是抑郁。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用了30年时间研究人的意识如何运作。他发现,恐惧、愤怒、焦虑、内疚、喜悦、感恩、抑郁、宁静等十余种意识状态均以一种能量的形式存在,他也因此发展出“意识能量层级图”。在霍金斯的意识能量图级中,抑郁的能量级数处在非常弱的层面,意志消沉和勇气丧失是处在这一层级人的性格共性。
焦虑、躁狂和强迫的轻度症状会促使人不断创造一些新东西,而抑郁之人,内心已基本丧失创造的勇气,以无知觉和麻木的状态躲在黑暗的角落里。
史爱萍接待过一位抑郁症患者,这位年轻的男孩喜欢用小刀划破自己的手背。当咨询师小心翼翼地询问他是否有自杀倾向时,这名男孩的回答是否定的,而时常地划破手背只是为了感觉“痛”。因为,对于抑郁者来说,他们不仅在内心相信世界已经永远抛弃了自己,就连自我认同也基本是以一种微弱的信号存在的,这一点与自恋者恰好相反。
作为一名咨询师,史爱萍一直想验证自己的猜测,她一直觉得那些选择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并不是无法容忍黑暗的内心世界,而是想用自杀的方式摆脱被麻木控制的感觉。
日本曾经是抑郁症患者数量排在全球首位的国家。而今,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日本,仅从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就能看出这一点。
青年艺术家马良创作有一幅名为《骑兔子的堂吉诃德》的画,荒原中,曾经的勇士堂吉诃德只能骑在一只眼圈发红的兔子身上。兔子硕大的体形与骨瘦如柴的勇士形成鲜明的比对。马良以此表达现代文明对人类灵魂丧失的决定性冲击,他大声疾呼:“我要在平庸无奇的回忆里,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艺术的夸张直指这个时代,心理疾病已无可救药地袭来。
一岩简析:
当下的中国人正遭遇着“心病”的袭击,而这个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目前并没有被放置于一个公共的话语体系中而被足够重视。所以,个体需要以自我探索的方式寻找出路。
默里·斯坦因:只有心灵的“道”才能恢复我们内心的宁静
默里·斯坦因(Murray Stein):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国际著名的荣格分析学家,其著作《变形:自性的显现》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派人士必读的书。
2013年10月11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上,70多岁的默里·斯坦因如期而至。青岛的海风吹得他白发纷飞,默里和他认识的中国心理学家热情地打招呼,他时而与一些人拥抱,时而与一些人握手,这个快乐的老头熟悉中国人的各种见面礼仪。
1994年,作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秘书长的默里·斯坦因第一次造访中国。那时,心理学在中国刚刚起步,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咨询行业更鲜有人涉足。在1998年的第一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上,默里作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带着30多名西方心理学家出现,那时,参会的中国心理学家还没他带来的人多。
而在2013年的这一天,默里上台致辞,当看着台下黑压压数不过来的人头时,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笑了:“大家终于想要了解自己文化的智慧了。”
被忽略的心灵
一岩: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中国人似乎才刚刚觉察到内心世界的建设比外在的获取更重要,你很早就以西方心理学家的身份来到中国,你怎么看当下中国人面临的心理困境?
默里·斯坦因:关于“困境”,我想说的是,并不只是在中国人们才面临“困境”,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都会面临心理困境,这是工业文明催生的结果。物质的过度占有,技术的急速发展,人因为对于外在世界的无法掌控,会觉得自身所具有的东西越来越少,而内心升起的焦虑、躁狂和强迫等倾向又将我们的生活引入另一个极端,一个越来越远离自己灵魂的极端。
一岩:中国人可能会说,离自己的真实内心越来越远了。
默里·斯坦因:是的,我想表达的正是这个。荣格的《红皮书》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我知道它的中文译本也出版了。在这次会议上,中西方的心理学家谈论最多的除了《易经》就是《红皮书》了。我相信,对于中国的心理学爱好者,《红皮书》的阅读也一定充满冒险,因为,这是一本讲述迷失的心灵如何回归的书。在书中,虽然主角是荣格,但他又代表着每一个人,任何一个需要抛下“时代精神”(在这里指社会的功利价值观),踏上寻找“精神深度”旅程的人。
一岩:时下的人们经常说一句话,“生活太累”,我们可否运用荣格心理学去解读这句话背后深层的心理需求?
默里·斯坦因:我喜欢你这个问题。“生活太累”这句话,看起来是物质生活为我们制造了压力,但深入进去,你会发现,这完全是我们忽视灵魂(心灵)需要的另一种表达。我了解到,中国文化中有很多要求人们努力克制的部分,但又有过多鼓舞人们向外追寻的部分。这些文化中的要求吸纳了我们过多的注意力,破坏了我们内在的平静,所以,你会看到,一些人总是忙碌不止,所以他会说:“看啊,人活着多么累。”
心灵究竟需要什么
一岩:那么,心灵究竟需要什么?
默里·斯坦因:也许,你应该这样问我——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符合心灵的生活。我想,简单的表达是,当我们能卸下人格面具,内心没有分裂时,就是在进入一种心灵的生活。实现这个,正是研习深度心理学的目的。不过在这里,我们也能够借用你们中国文化“道家”的思想来进一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