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9.84
6.2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杨桂山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ISBN9787807086451
出版时间2009-03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4672425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篇 进展与态势第一章 长江保护与发展现状第一节 长江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第二节 重大问题和事件第三节 重要行动与进展第二章 长江沿江地区发展态势评估第一节 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第二节 发展现状态势分析第三节 发展实力评估第三章 长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状况评价第一节 水资源状况评价第二节 水环境状况评价第三节 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第二篇 热点与分析第四章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和适应性管理第一节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长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对径流的可能影响第三节 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管理的适应性策略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一节 流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本事实第二节 未来气候变化对典型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第三节 流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第六章 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第一节 库区水质变化与“水华”动态第二节 库区水污染现状与水环境变化原因第三节 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第七章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前后长江坝下江湖水沙情势变化第一节 长江坝下干流水文和泥沙过程变化第二节 对长江坝下干流河床河势和护岸工程的影响第三节 洞庭湖、鄱阳湖水沙情势变化第四节 适应性对策与建议第八章 长江水利工程建设与鱼类资源保护第一节 长江流域鱼类资源概况第二节 水利工程对长江鱼类资源的影响第三节 长江鱼类资源保护的措施与建议第九章 长江重大防洪工程与成效第一节 水库工程第二节 平垸行洪与退田还湖工程第三节 堤防、河道整治与分蓄洪工程第四节 发挥长江防洪工程效益的对策与建议第十章 长江重大生态工程与成效第一节 退耕还林工程第二节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第三节 长江防护林工程第四节 发挥工程效益的对策与建议第十一章 长江重大突发事件与流域安全第一节 汶川地震对上游生态的破坏与恢复第二节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与流域生态第三节 太湖饮用水源污染与蓝藻“水华”
第三篇 长江口与长江三角洲专论第十二章 长江口盐水入侵与供水安全第一节 长江口盐水入侵与供水现状第二节 大型工程建设与海平面上升叠加对上海城市供水水源的可能影响第三节 减缓长江口河段水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第十三章 长江河口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第一节 长江河口演变与综合整治第二节 长江口水生生物与湿地变化及原因第三节 长江河口综合管理策略第十四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第一节 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与成就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三节 长江王角洲地区保护与发展的重点
附表附表1 长江产业带城市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附表2 长江沿江地区39地市州发展评估排序结果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篇 进展与态势
第一章 长江保护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长江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泛关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也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走廊、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在我国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处理好长江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维护长江健康,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支持与共同努力。2005年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及长江干流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等27家单位共同发起的设立以“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长江论坛,旨在构筑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高层对话、协调合作机制与学术交流平台,推动长江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维护健康长江,实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两年来,长江保护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热点问题,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近2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能源和资源供给不足、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家和政府为应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在发展目标和战略方面进行了适时的调整。2007年4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条具体工作安排。2007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循环经济法草案。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了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一五”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思路的重要阶段,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资源环境、基础建设等列入了“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投资支持的5个重点领域之中。
旧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简称《规划》),进一步阐明“十一五”期
间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目标、任务、投资重点和政策措施,蘑点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同时引导企业、动员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快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国务院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流域与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在2008年底和2010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
依据《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等有关规划,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对运行超过50年以及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500万t,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北方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2008年3月,“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与会代表针对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饮水安全、流域发展等纷纷进言,面对长江现状,提出建设“和谐长江”,为流域统筹管理、流域及湖库生态建设等提出了宝贵建议。
二、国务院机构改革,加强国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能力
2008年3月l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本次机构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环境保护部,加大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力度。
2008年7月,国务院审议批复了环境保护部的“三定”方案。按照“三定”方案,环境保护部设l4个内设机构,增加了3个司局,分别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环境监测司、宣传教育司。国家环保部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监督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协调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等(1998年设立国家环保总局时,职能领域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安全监管)。新组建的国家环境保护部进一步理顺了部门职责分工,强化了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明确了“统筹协调重大环境问题”、“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等职责;突出了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明确了规划、环评、区域限批等职责;提升了环境监测和预测、预警,以及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明确了环境质量调查评估、环境信息统一发布等职责;加强了国家减排目标落实和环境监管,强化了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减排考核等职责;初步划分了部门间职责界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环保工作中监测、信息发布等职责交叉的问题。
此次环境保护部“三定”方案中对“治水”方面的职责分工也作出明确规定,环境保护部对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防治负责,水利部对水资源保护负责。两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与配合,建立部际协商机制,定期通报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有关情况,协商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此外,明确水环境信息由环境保护部发布,并对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水利部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中涉及水环境质量的内容,应与环境保护部协商一致。本次机构改革中,环境保护部的职责、机构、编制的增加和调整进一步解决了环保工作在推进历史性转变中的机制体制障碍,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应对能源与环境领域问题,必将加快环保事业发展步伐。
三、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领域
最近l00年以来,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这个变化使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的基本条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包括水资源、生态系统、土壤侵蚀、生物减少等,已经对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2007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组织的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观测结果显示l906——2005年全球的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C。所有大陆和多数海洋的观测数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过去30年的人为变暖可能已在全球尺度上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影响。报告结果证明,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在一些大河流域会更为明显。对于沿海地区而言,特别是对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来说,发生洪涝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伴随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l995——2006年的12年,是过去150多年当中最暖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我国强台风出现的频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左右,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苍南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l7级,为百年一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一个台风。2006年夏季,重庆遭遇了百年一遇特大伏旱,四川出现l951年以来最严重伏旱,6月1日至8月21日,重庆、四川平均降水量为345.9mm,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南方地区发生l951年来罕见的秋旱。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四次遭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影响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总体上达百年一遇。
……
精彩内容
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与现实重要性毋庸多言。 当我们国家以短短30年的时间,走过发达国家曾经用100年才走完的发展之路的时候,当我们为我国成为“世界工厂”而雀跃自豪的时候,我们猛然发现,原来发展还会带来那么多的“副产品”,并且其来势之速之汹,让人有防不胜防之感!这些“副产品”就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是关于研究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报告。
媒体评论
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与现实重要性毋庸多言。
当我们国家以短短30年的时间,走过发达国家曾经用100年才走完的发展之路的时候,当我们为我国成为“世界工厂”而雀跃自豪的时候,我们猛然发现,原来发展还会带来那么多的“副产品”,并且其来势之速之汹,让人有防不胜防之感!这些“副产品”就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书是关于研究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报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