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支毛笔的青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支毛笔的青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1.54 6.2折 9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光锐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37864510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11282261

上书时间2024-12-1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光锐,1971年出生于福建平潭。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和理论研究,在雅昌网等多家艺术媒体开设评论专栏。

目录
中国人为什么拿一支软笔"为难"自己?
 "古"是什么?
 倪云林为何不可复制?
 "程式"有罪?
 黄宾虹到底可不可以学?
 如何正确地玩"虚"?
 画有别才?
 反者"艺"之动?
 怎一个"松"字了得?
 笔墨之"厚"为何物?
 面具?面目?
 "远意"是怎样实现的?
 中国画是一种"功夫画"?
 "繁"与"简",孰高下?
 "有余"乎,"不足"乎?
 "必然"耶,"偶然"耶?
 ……

内容摘要
     中国人为什么拿一支软笔 “为难”自己? 东汉蔡邕的书论《九势》中,有这样一句话——“笔软则奇怪生焉。” 这真是一句“奇怪”的话。何谓“笔软”?何谓“奇怪”?何以“笔软”则“奇怪生焉”?针对它的真实含义,历来聚讼纷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解释:种解释认为如果书写者笔力软弱,则书写过程中不能如意,笔下出现各种不合规范的丑怪线条和结构;第二种解释与之相反,认为因毛笔富于弹性的特点,如果书写者运用得法,就能产生变化多端、出人意表的精彩效果。 我们知道,释读古文,必须“原汤化原食”,把句子放到原文的整个语境中加以理解,而不能断章取义。蔡邕的那段原话是这样的:“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细细咀嚼体会之后,就可以把种解释排除。因为文中连续出现的“自然”“阴阳”“藏头护尾”“肌肤之丽”“势来”“势去”等词语,环环相扣,都与毛笔富于弹性的特点,亦即“笔软”直接相关。唯“笔软”,方可“藏头护尾”,方有“肌肤之丽”,方能“形势出矣”“奇怪生焉”。 实际上,这段文字包含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大奥妙。世界各民族文字,在其肇端之际,多以契刻或硬物描画为主。中国人后来发明出毛笔,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毛笔产生后的几千年中,多少智者能人日日操弄使用,竟然没有想到去推翻这位性格“柔软”的“管城侯”,以一种更便利的工具取代之。只要拿过毛笔的都知道,这支笔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多么的难以控制,笔毫一入纸,立即就失去“平衡”,不是太重就是太轻,快了不成慢了更不成,那种无所适从的尴尬,就像从未溜过冰的人被套上冰鞋推到了场地中央。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似乎自找麻烦,专门跟自己过不去。因为我们的先贤在原本相对劲挺的兔、狼毫笔之外,又增添了更软更不易对付的羊毫笔,而且还要加长笔锋。在纸张的应用上也是如此,从表面光滑硬朗的熟纸,演进到柔软而易于渗化的生宣。他们的用意,无异于要“戴着镣铐跳舞”。而深究其理,则可以明了为何只有中国发展出以文字书写为形式的“纯抽象”的书法艺术,以及中国画何以形成“笔墨中心论”。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曾经触及这一问题,他说:中国之毛笔,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之特殊效能,而中国的字体,学理上是均衡的方形,但却用很奇特不整的笔姿组合起来,而以千变万化的结构布置,留待书家自己去决定创造。 注重表达内在节奏韵律,抒发情性,呈现哲理,是所有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趣向。对于书法而言,正是这些“形而上”的需要,对工具材料提出了要求,这就是毛笔诞生的必然性所在。 换句玄虚点的话说,唯具“弹性”之物方能“载道”。如若无法传递韵律,则无“流美”可言,更谈不上体现情性与哲理,谈不上“书为心画”“书如其人”了。因此,书法之所以成为一种生命化的艺术,成为“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毛笔的特殊性不容忽视。 “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所用的“奇怪”一词,提示了书法线条在艺术表现上的丰富性——浓、淡、枯、润、粗、细、刚、柔,稳与险、畅与涩、老与嫩、奇与正,张扬与蕴蓄、精微与浑茫、迅捷与雍容、雄壮与优雅、豪迈与谨严、洒脱与沉郁……任何一门艺术,都建立在对复杂多重矛盾关系的驾驭调和上,艺术的高度与艺术的难度紧密相关。 P1-4

精彩内容
在“书”“画”艺术领域,许多人探究“古法”,追寻“古意”,一种崇古,乃至“复古”的风气出现已久。文化自觉的苏醒与碰撞、视角多元、话语权争夺激烈的当下,围绕“古”的讨论,成为了一个前沿的话题。作者集十年之功,跨越东西,纵横古今,穿越美术、历史、思想与文学的不同领域,以丰富的案例、精美的图片、缜密的思辨,通过问“古”36条,集中论述了“古法”“古意”与当下文化碰撞的现实意义,具体探讨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可谓一幅波澜壮阔的多角度文化长卷。

媒体评论
本书集学术性、可读性、收藏性于一册,是一本精心、精编、精美之书,也是向传统文化致敬之书。  在文化视角多元、文化自觉意识苏醒的当下,围绕“古”的讨论,可谓一个前沿的话题。何光锐对传统书画的研究,眼光如炬、思想独到,这来自于他宏远开阔的文化视野,邃密深沉的哲学思维,以及直探骊珠的学术敏感。在传统文化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的沉潜涵泳,让他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形成了极具思辨性而又深入浅出的独特文风。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通感与譬喻,可谓机锋百出,妙趣横生,让阅读者如在“山阴道上行”,“应接不暇”。全书30余幅高妙古雅的书画名迹,也为作者的“问古”之旅做了完美注脚。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