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酒缸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9.11
6.3折
¥
46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刘一达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26968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8201050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夏三爷开了个大酒缸 海八爷每天晚傍晌儿,不到丁字街的“同义居” 坐一会儿,就好像心口 窝儿那儿扎了根刺儿,这一宿,睡觉都不踏实。他的 魂儿仿佛让“同义居” 给勾了去。没辙,谁让他对夏三爷的“汾州白”喝得 上了瘾呢。自然,勾着 海八爷魂的除了酒,还有更深的隐情。
“同义居”是夏三爷开的大酒缸字号。离鼓楼不 远。五间门脸,北房, 有个后院,窗户门正经八百是一水儿的老榆木,花窗 的式样是仿廊房头条一 家银号的。六口粗瓷挂釉的大缸,交错地半埋在地下 ,每口缸都有半对拼的 红漆木盖,髹漆至少刷了十遍。
老掌柜夏三爷对这红漆木盖,常爱夸口:“您甭 瞧它不起眼儿,这髹漆 活儿,正经八百的是宫里造办处漆作卢师傅的手艺。
” 一晃儿,十多年了,卢师傅早已作了古,但玩意 儿却留下了。不知多少 食客酒友在这木盖上,碗碟蹭,袖子磨,它愣不褪色 ,反倒越擦越亮。即便 是酒的残迹,还有菜汤、酱油汤、醋汤,也无法浸蚀 它的本色。绝了。
夏三爷每天擦这髹漆木盖时,总要眯缝着那对小 眼儿多看几眼,然后咽 口气,暗自惊叹:它怎么不掉色儿呢? 大缸的转遭儿摆着圆凳和方凳,柴木的,坐不了 两三年,便哗啦啦了。
圆凳和方凳换了好几茬儿,但这缸盖儿愣不见掉色儿 。你说怪不怪吧。夏三 爷解不开这闷儿。也许这才叫玩意儿! “同义居”是大酒缸。您别以为大酒缸是一个酒 缸,它实际上是老北京 的小酒馆。自然,北京人之所以把酒馆叫大酒缸,是 因为确实在酒馆里摆着 或埋着酒缸。这可以说是北京所独有的。至今,还没 听说中国哪个地方,也 把酒馆叫作大酒缸的。
老北京的爷儿们没泡过大酒缸的人不多。那当儿 ,大酒缸遍布京城的大 街小巷,您随便溜达到哪条胡同,一出胡同口儿,就 能见到一个大酒缸。
北京爷儿们的生活离不开酒。没酒,便没了乐子 。没酒,老百姓的日子 就如同一碗白开水。没酒,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酒不 但能活血化瘀,消愁解 闷,还能给平淡生活添点儿诗意和情趣。这里渗透着 的是文化。
老北京人喝酒奔大酒缸,在酒缸边上喝酒,透着 一种豪气,所以有人也 说这是喝“武酒”。为什么老北京人喝酒用大酒缸呢 ?听寿五爷说,这还是 从元世祖忽必烈那儿传下来的呢。
寿五爷好说古,有一次他在“同义居”喝酒,跟 叶翰林聊起了大酒缸的 掌故。
“五爷,您给说说,这大酒缸是怎么回事儿?” 叶翰林喝得醉么咕咚的 跟他逗闲嗑儿。
“考我是吧?”寿五爷嘿然一笑,喝了一口酒, 嚼了一个花生豆,说 道:“想当年,忽必烈铁马金戈,统一了中原。得了 天下,当了皇上,他自 然高兴呀,这一高兴想起酒来了。于是他要大摆筵席 ,请文武百官喝酒。拿 什么喝呢?忽必烈心想我是皇上了,喝酒的家伙什儿 不能小了呀!他下诏做 一个大酒缸。您想皇上要和文武百官在一个缸里喝酒 ,这缸能是咱们家里盛 水的缸吗?当差的官儿让工匠开采玉石,用一整块带 白斑的墨玉雕了个大玉 瓮。这个瓮有二尺高,周长一丈五,瓮口的径长四尺 半。” “我的天,这口缸可够大的!”叶翰林说。
“瓮的外壁刻着各样的海兽,出没于海水波涛之 中,雕完之后,忽必烈 把它放在了琼华岛的广寒殿中,取名‘渎山大玉海’ 。然后盛上御酒,忽必 烈与群臣痛饮。” 叶翰林问道:“这大玉酒缸能盛多少酒呀?” “多少酒?我没喝过大玉瓮的酒,不知道。据说 至少能盛三十多石。” 寿五爷笑道,“皇上跟群臣喝酒用酒缸,那叫气派, 后来传到了民间,京城 的酒馆也开始用大酒缸了。” 寿五爷说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咱们另说。不过这 “渎山大玉海”确实在 那儿摆着。您现在到北海团城的承光殿还能看到。
当然,皇上喝酒用玉缸,老百姓可享受不起,京 城的大酒缸大多是粗瓷 挂釉的,跟家里盛水的缸没什么区别。
“同义居”跟其他大酒缸一样,酒缸也是半埋在 屋子当中,里头盛着 酒。不过,酒友们喝酒,不从缸里直接舀,而是在柜 上拿小提子盛到酒碗或 酒壶里。
柜是曲尺形的,四尺多高,黑漆,漆皮已然脱落 ,裂了不少口子。这物 件还是夏三爷的父亲留下来的。
柜台的后墙上挂着秦炳文(秦宜亭)画的一幅山 水,配着这幅画,有一 幅立轴,上面是姜筠(姜颖生)写的那首杜牧的名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秦炳文与张士保(张菊如)、汪舫(汪叔明)是 道光年间京城画坛“三 杰”。姜筠(姜颖生)也不是俗人,他与元隽(元博 生)、兴葆济(兴柬 生)在光绪末年号称京城的“三生”。
“同义居”能挂这二位的字画,说明夏三爷并非 凡夫俗子。为什么要挂 杜牧的这首诗呢?因为夏三爷是山西汾阳人,他自认 为杜牧这首诗里的“杏 花村”,说的是汾阳的杏花村。其实,杜牧诗里的“ 杏花村”并非指的是 山西汾阳的杏花村。汾阳的杏花村确实有名,早在南 北朝时,“汾州白”就 闻名遐迩。但全国叫杏花村的地方有十九处,且都与 酒有关。如山东水泊梁 山黑风口有“杏村飞崖”,《水浒传》里的李逵曾在 这个杏花村喝过酒。江 苏徐州丰县有个杏花村,宋代的苏东坡在那儿喝过酒 ,留下“我是朱陈旧使 君,劝农会入杏花村”的诗。湖北麻城古镇有杏花村 。古诗称道:“三里桃 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 夏三爷不懂诗,也不会去考证杏花村的出处,只 要杜牧的诗里有杏 花村,他认为那就是说他老家呢。自然到大酒缸喝酒 的也没人跟他较这 个真儿。
只有一次,叶翰林喝高了,抬头看着这个立轴, 对夏三爷道:“三爷, 您的酒真地道,连唐朝的大诗人都夸过您的酒呢。” 夏三爷回过头去,细看了看诗里的“杏花村”仨 字,说道:“敢情,杏 花村是我老家。” “同义居”的柜上有六个瓷坛,坛口是软木盖, 用红绿粗布包着,坛子 里盛着六样烧酒,酒名写在纸上,,贴在了坛子外面 。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