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2.27 6.2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许发宏,山石,杜芳滨 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1179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9580232
上书时间2024-12-13
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代序) 马文瑞 刘澜波 王炳南 孔从洲 常黎夫
前言
第一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菁菁学子 笃学敏思
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为陕西光复呼号
求学北京高师
第二章 革命教育家
开一***新风
依托镇守使署
结识杨虎城
心力交瘁为学子
第三章 瞩目国民革命
庆祝反“围城”胜利
社会考察
“倒井”和救灾
第四章 倡导“大西北主义”
出使兰州
调解“雷马事变”
入甘靖乱
“失此一着 全盘皆输”
靖远起义两襟怀
第五章 谋略巴山南北
杨虎城亲书武志平
巴山协议
中秋汉中行
巴山协议挫折与夭折
第六章 打造西北抗战局面
联络地方实力派
“要善待东北军”
牵线搭桥 联共抗日(一)
牵线搭桥 联共抗日(二)
第七章 兵谏履新省府秘书长
拨乱理政
助杨理局善后
赴沪送别杨虎城
第八章 辅佐孙蔚如主理陕政
“做事要从做人做起”
卢沟桥*声响起之后
“给八路军帮点忙是好事”
第九章 站在共产党一边
心里装着延安
联络抗日人士
垦务和赈济
第十章 坚贞于抗日民主运动
加入中国民族大众同盟
密会李宗仁
迎着**逆流奔波
坚持“三反”“三不反”
“不为个人苟且偷生”
第一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翻开近现代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奋斗史、发展史,便 不难发现,所有革命家、改革家、一切爱国志士仁人,都 经历了一段或终生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发愤读书,寻求救 国救民真理的艰难曲折历程。他们废寝忘食,殚精竭虑, 在探索,在钻研,在扬弃,孜孜不倦,永不停歇。杜斌丞 也和那些革命**、先贤哲人一样,自幼年起,就立志于 为中华之崛起,为改变陕北家乡、改变中国落后面貌而读 书。
菁菁学子 笃学敏思 杜斌丞,1888年5月10日(清光绪十四年三月二十五 日)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县城城隍庙湾,乳名绍儿,兄弟 四人,排行为三。
米脂县,位于陕西无定河中游,古属上郡,今为榆林 市所辖。北承榆林,南接绥德,西邻横山、子洲,东靠佳 县,与山西临县、石楼隔黄河相望。县境有米脂水,沃壤 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其名。米脂虽地处毛乌素沙漠南 缘,黄土高原腹部,自古以来却是沙漠边缘的绿洲,高原 文化的沃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有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有西夏太祖李继迁、太宗李 德明、景宗李元昊等12位皇帝及其先祖、多位皇后和皇室 外戚,有陕甘宁边区政府副**李鼎铭、抗日名将杜聿明 ,还有许多颇具影响的文化教育界的先贤精英。以传说中 的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貂蝉为代表,米脂盛出美女,一曲“ 米脂婆姨绥德汉”的信天游早已唱响中华大地。近年来, 米脂已荣获中国“文化之乡”“剪纸之乡”“秧歌之乡” “民歌之乡”“石雕之乡”的美誉,境内文物古迹甚多, 陕北的旅游胜地,2014年获得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 部颁发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千年古县”殊荣,古城 老街被***、**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这是陕西省目前**获此“国字号”殊荣的老街。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米脂以及相邻的榆林、绥德三 县,历来是陕北23县相对重视文化教育的县份。私塾启蒙 教育也相对发达,一些较为富裕人家的子弟走出黄土高坡 去西安、三原、太原、北京等地求学者*是屡见不鲜,以 此作为开阔眼界,闯荡世界,摆脱贫困,出人头地的“上 天梯”,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杜斌丞之父杜自敏,虽读书好学,但不善八股时文, 屡试科场而不得志,便转过头来严格督责几个儿子好好读 书。母亲马氏,出生在米脂杨家沟一户较为富足的人家, 从小也接受过私塾教育,虽文化程度不高,但明事理,识 大体,教子有方,望子成龙心切,1895年便送7岁的绍儿人 县城私塾就读,接受孔孟之道的儒家启蒙教育,起学名丕 功,字斌丞,有时也以谐音写作“秉诚”。私塾期间,母 亲对小绍儿言道:“我受尽艰辛,只盼你们兄弟都能读书 成器,做个有志气的人,有学问的人,在社会上有作为的 人。娘对你们希望很大,要学你五姨父小时读书的刻苦自 励精神。” 母亲殷切期望杜斌丞好好读书,杜斌丞也遵从母命, 决心立志读书,继续就学,将来做个有作为、有出息的顶
出生于清廷风雨飘摇,长于乱世忧患,砥砺于军阀混战,搏击于全面抗战,献身于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的腥风血雨,赤心报国,光耀汗青。
他是“革命的教育家”
他是“生性抗直的贤能国士”
他是杨虎城将军的“政治幕僚长”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
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而牺牲
*赞誉他是“西北人物”“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
评价他“生的伟大,死的伟大,正气磅礴,足可千秋”
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代序) 马文瑞 刘澜波 王炳南 孔从洲 常黎夫
前言
第一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菁菁学子 笃学敏思
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为陕西光复呼号
求学北京高师
第二章 革命教育家
开一***新风
依托镇守使署
结识杨虎城
心力交瘁为学子
第三章 瞩目国民革命
庆祝反“围城”胜利
社会考察
“倒井”和救灾
第四章 倡导“大西北主义”
出使兰州
调解“雷马事变”
入甘靖乱
“失此一着 全盘皆输”
靖远起义两襟怀
第五章 谋略巴山南北
杨虎城亲书武志平
巴山协议
中秋汉中行
巴山协议挫折与夭折
第六章 打造西北抗战局面
联络地方实力派
“要善待东北军”
牵线搭桥 联共抗日(一)
牵线搭桥 联共抗日(二)
第七章 兵谏履新省府秘书长
拨乱理政
助杨理局善后
赴沪送别杨虎城
第八章 辅佐孙蔚如主理陕政
“做事要从做人做起”
卢沟桥*声响起之后
“给八路军帮点忙是好事”
第九章 站在共产党一边
心里装着延安
联络抗日人士
垦务和赈济
第十章 坚贞于抗日民主运动
加入中国民族大众同盟
密会李宗仁
迎着**逆流奔波
坚持“三反”“三不反”
“不为个人苟且偷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