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0.79 6.3折 ¥ 4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陈正荣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21211337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0967923
上书时间2024-12-13
第一章 城砖上的手印
如果没有二〇〇七年春天的一个电话,也就不会有这部小说。
那是三月的一天,南京的天气好,久雨过后,天空蓝莹莹的,太阳暖暖的,熏得白的、紫的玉兰花一夜之间急不可耐地绽开了笑脸。
我是南京一家报社的记者,负责报道文化新闻。上午完成采访后,在回报社的路上一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欣赏着街头的春色。
手机响了。一看,原来是姜一嘉,南京城墙博物馆的朋友。
“喂,快来吧,有大新闻。”
“又有什么重大发现?”
“暂时保密,你来了就知道,的重大发现。如果来迟了,就不要怪我先告诉别的记者啦。”姜一嘉说。
姜一嘉,一位痴迷于城墙研究与保护的专家。我们在采访中相识,成为好朋友。每当有什么新发现,他总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又发现一块铭文砖”“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烧砖州县”“又发现一个明代古砖窑”……他说话总喜欢带点夸张,什么“重要发现”“从来没有过”“惊世秘密”之类经常从他嘴里蹦出来,我也习惯了。
“哥们儿,又在卖关子啦,又发现了什么?”如此大好春光,我还想在外面优哉游哉,多溜达几步呢。
“电话里不能说,你不来是会后悔的。”听声音,姜一嘉很兴奋。
看来真的有了什么发现。
“你现在在哪里?”我问。
“太平门往琵琶湖方向。”姜一嘉道。
我坐上了出租车。
姜一嘉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省重点中学毕业,学霸的他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为此,希望他报考金融专业的父亲对他很有看法,硬是一年多没有理他。姜一嘉说当年报考古系,与他家住在城墙边很有关系。他家住在老门东,开门就可以看见明城墙。放学后,他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爬城墙玩,那会儿城墙是敞开的,可以自由地爬上爬下。有一天,他发现城墙砖上刻了很多人名,感到很新奇。“王九”“王富”“李八”“刘小”“铁柱”“刘和尚”“福东海”……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几千个窑匠的名字。中学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明城墙砖上的人名》的论文,受到了历史老师的夸奖。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南京,到了南京城墙博物馆工作。几年,他在古城墙研究方面很有造诣,接连出版了《南京城墙史》《南京城墙砖文解读》《明代南京古窑遗址考》等几部专著。
出租车出了太平门,向右拐,就可以看见明城墙了。敦实、黝黑的城墙,稳稳地耸峙在右手边。砖缝里长出的藤蔓上正开着黄的、白的花,在风中摇曳,昭示着它们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这段城墙,南京人称之为龙脖子,曾是湘军与太平天国军发生激战的所在地。城墙依山而建,忽上忽下,十分险峻,每次经过这里,我总是忍不住打量一番。如果赶上大雨天,还能见到“龙吐水”的景观。原来这是城墙里的雨水来不及排出所致。尽管如此,城墙依然坚固无比。
汽车上了坡后,经过一个大拐弯,再下陡坡,很快就到了琵琶湖边。
下车后,我远远地看见琵琶湖边靠近城墙的地上,有不少人正在忙碌着。走近一看,临湖一段城墙坍塌了一段,一些工人正在现场清理。
我和姜一嘉打招呼。他正弯着腰给每块砖做着记号。
“什么时候塌的?”我问。
“已经有十多天了。考古的重大发现往往来自这样的偶然。”姜一嘉兴奋地说。
“又发现什么新的铭文?”
“哥们儿,这次可真是一个大发现。”姜一嘉神秘兮兮地说。
“秘密就来自那里。”姜一嘉用手指了指塌陷的豁口说,“跟我来。”
姜一嘉把我领进旁边临时搭起来的帆布棚里,现在这里成了他们的考古工作室。
“我给你看一件稀世珍宝。”姜一嘉不无夸张地说。
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堆放着很多清理出来的城墙砖。中间的木板桌上,摆放着十几块城墙砖。
姜一嘉指着桌子中央的一块城砖说:“秘密就在这城砖上。”
我俯下身子,端详着面前的这块城砖。它和一般城砖的灰黑色不同,表面是白色的,看起来像是一块汉白玉石头。
“白玉砖,我见过,南京明城墙上发现了不少这种砖。”我说。
白玉砖,也叫白瓷砖,是一种用高岭土烧制的瓷性砖,颜色发白或微黄,质地细密、坚硬,砖面平滑如镜,产于江西。我曾经写过报道。
“今天的这块白玉砖,可不是一般的白玉砖。”姜一嘉戴上白色手套,指着砖的一面说。
我顺着他指的位置,俯下身子,仔细打量砖面。
手印?真人手般大小的手印清晰,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大的印在砖的上部,五个手指朝着下方,而下面的手印五个手指朝着上方。手指都是分开的,手印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纹路。看得出来,这是在制坯时按上去的。
“手印砖?”我脱口而出。
手印砖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早些年在南京六朝的古墓中就曾发现过。陕西还曾出土过唐朝手印砖,引发过考古学家的争论,有的说这是窑匠对自己烧制的砖负责的一种标记,有的说是窑匠在做砖坯时闲来无事,一时兴起,按个手印玩玩的。
“手印一男一女。”姜一嘉说。
“怎么知道是男女?”
“男女手印的外形、大小、长短都有差别。你看,男性的手指较为粗壮,手掌长而且宽,指头长而且圆,关节突出,按印较深。女性的手指纤细,指头细长,关节平直,印痕明显浅一点。”姜一嘉是考古专业的高才生。
“关键是下面,再看这边。”他将砖翻了个儿。
我再次俯下身子,看到四行字,从右到左为:
袁水汤汤 窑火旺旺 妹手我手 日月共长
字为阴刻,是竖着写的,每句一行,每个字长宽大概在一公分,像是用刀锋直接写在砖面上,笔画都是直线条,虽然有点拙,但颇娟秀。
我连续读了几遍。
“这是一首爱情诗?”我脱口而出。
联想到砖上手印,我立马想到这是一对恋人在这块砖上做的表白。
“这块砖是哪里烧造的?”我知道明城墙上的绝大多数城砖上都有烧造者的姓名。
姜一嘉将砖竖立起来。侧面阳刻的字很清晰——
袁州府提调官隋赟司吏任俊宜春县提调官主簿高亨司吏陈廷玉
总甲袁荣德甲首邱宏义小甲易如山窑匠汤满造砖人夫明月
又是袁州府的!明城墙砖来自三十七个府一百六十二个州县,其中江西袁州府烧制的白玉砖质量。
“这个手印难道是窑匠汤满和造砖人夫明月的?”我说,“明月是女的?汤满、明月是一对夫妻?或者是一对恋人?他们在这块砖上表白恩爱之情。”
“再看另一块。”考古学家指着旁边的另一块砖说。
这块砖也是白色的,和刚才那块砖几乎一模一样。这块砖上没有手印,我念着侧面的文字:
袁州府提调官隋赟司吏任俊宜春县提调官主簿高亨司吏陈廷玉
总甲袁荣德甲首邱宏义小甲易如山窑匠圆明月造砖人夫汤满
前面的各级负责人都是一样,汤满变成了造砖人夫,窑匠变成了圆明月,难道还有圆姓?我可从没有听说过。以前发现过“寿南山”“福东海”的名字,我怀疑是随便写上的替代名。圆明月与明月难道是一个人?人夫,就是帮助窑匠做杂活的人。
“再看看这一面。”姜一嘉让我看砖的另一面。
“啊,这是猫的脚印?”我十分惊喜,我家里养了一只猫,很熟悉猫的脚印。
“而且是两只脚印,太可爱了!六百多年前的猫脚印。”我脱口而出。
“他们当年在做坯时,一只猫跑来,在湿坯上走动,留下了两只脚印。”姜一嘉说。
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一只猫在窑场砖坯上跳来跳去的情景……
大明城垣,六百年风摧雨蚀依然屹立
匠人匠心,几代人披星戴月铸就丰碑
一部讲述大明城墙建造过程的小说
一幅描绘明初社会百态历史的画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