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智澜,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为2006年北京市高考文科探花。现服务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并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录取为在线学生。
目录
卢新华序:心痛、悲悯与成长
王振耀序:参与社会创新,丰富生命价值
前 言
第一篇 放下,为何如此艰难?
上班头天,一记闷棍
我的师傅“吾会捐”
新人培训
“智澜买粥”与聪明工作
无疾而终的初次合作
七步成诗
不忘初心
Gabe的奇异之旅
50个被拒电话
志愿者来得恰逢其时
放下自我,用心做事
第二篇 成长,就是不断重生
打开一扇窗
永不言弃
小晴又站起来了
我不是骗子
否极泰来
胜似亲人
我要做她的监护人
舍我其谁
尼玛之光
防人之心不该有
第三篇 心痛,我们才算长大
施的恭敬与受的尊严
红艳艳的枸杞子
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
独留拉萨
关舟的篮球婚礼
慈善的智慧
田先生的眼泪
我带徒弟了
成为哈佛在线生
后 记
内容摘要
舍我其谁
一
在我眼里,青春总是和无忧无虑联系在一起的。每天打开电视,媒体会告诉你90后的“新新人类”们多么青睐不拘一格,“个性”、“自由”、“快乐”才是他们的追求。就像刚满二十岁的大伟所说,如果弟弟没有生病,自己可能已经是一名摇滚歌手了。
十八岁那年,大伟从职业高中毕业,一心追求摇滚梦想的他决定早点开始独立生活。刚过完生日,他就离开河南老家,启程去四川打工。白天开挖掘机维持生计,晚上四处寻找演出机会。身为摇滚乐队的主唱,大伟的人生才刚刚拉开精彩的序幕。
然而很快,大伟的字典里就迎来一个新的关键词——“责任”。头一年父母不幸双双去世,留下三个尚未成年的弟、妹,成了孤儿。尽管奶奶没对大伟提出什么要求,但大伟心里总觉得自己的青春逍遥时光快到头了。
一个月前,在河南老家,大伟一向体弱的弟弟小二突然腹痛,年迈的奶奶以为孩子吃坏了肚子。眼看村里的卫生员们都束手无策,奶奶急忙让堂叔带孩子去县医院就诊。拿到诊断证明,堂叔立刻给大伟打了个电话,只说了一句话“你的二弟得大病了,你赶紧回来!”
急返家乡,等待大伟的是小二罹患肾功能衰竭、需要长期进行透析治疗的消息。回到破旧的村庄,生存的压力扑面而来。远离县城的这个小村庄是远近闻名的“移民村”,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几年前,刘家一家老小搬离故土,在这里开始了新生活。大伟的爸爸选择跑长途运输来改善生计。由于路况不熟,一场车祸带走了这位四个孩子的父亲。天塌下来了!可谁知祸不单行,孩子们的妈妈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年逾六旬的奶奶成了一家人的主心骨。除了大伟在外,这几年,都靠老人家来照顾其余的三个孙辈。
小二病了,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大伟给我打来报案电话时,像个小学生一样用笔记下我说的每一句话,直到看到《理赔帮助包》里丰富的图片,他才稍稍感觉自己有信心帮弟弟收集齐理赔材料。他迷茫地问我,“张姐,你说哪里治肾病好?我上网查了好多医院,不知道选哪一个……”
最终,大伟决定带小二赴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
在医院里,医生说的专业术语让大伟听得一头雾水,除了一摞打印版的公益保险卡《理赔帮助包》和打工积攒下的一万元钱,他囊中空空如也。
“大夫,你就告诉我,我弟弟多久能把病治好?”
“从医学上讲,孩子需要长期进行透析治疗。病人个体情况存在重大差异,目前还不好判断你弟弟未来的身体情况。但是,他还未满十岁,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他还有可能恢复身体机能。就看你能不能负担得起治疗费用了。”
“能,我一定能!”一想到父母早逝,奶奶年迈,大伟决心承担责任,帮助弟弟渡过难关。他主动和我商量收集理赔材料的事,然而好几次我主动联系他时,大伟的电话却总是无人接听。
“大伟,你怎么不接我电话?”有天晚上大伟来电话时我急忙问他。
“张姐,我在郑州找了份工作,上班的时候老板不让带手机。我刚刚下班,正准备去医院看小二。”大伟的声音里透着疲惫。
“上班?我让你寄的材料你寄出来了没有?”我急了,生怕大伟耽误了小二的理赔进度。
“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我都得打工。张姐你别急,明天我跟老板说,让他允许我带手机,我就可以及时给你回信息了。”大伟的语气中充满了歉意。
“一天工作12个小时,你受得了吗?”想到大伟也才刚刚成年,就要承担这种重担,我实在有些心痛他。
“这是我应该做的,要怪就怪我自己以前不好好念书。学历不高,找不到更赚钱的工作了。”大伟笑着说。
大伟一周工作六天,通过和工友调休,把仅剩的一天用来收集材料。大伟说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曾经,老师的耳提面命让他厌烦,繁重的课业简直就是束缚青春的枷锁。而今天,为了帮弟弟办各种手续,医院、银行、民政、新农合,都留下了大伟匆忙的脚步。哪一份文件需要对方盖章,哪一个手续需要奶奶亲笔签名,都写在他随身带着的小本子里,记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大伟发现,自己慢慢变了。
这个曾经渴望自由的摇滚青年告诉我,堂叔几次找到他,叮嘱他小二的病不能拖垮全家人。如果大伟把自己累垮了,奶奶和余下的弟妹就更没有依靠了。堂叔说,小二的病,如果实在负担不起,就只好随他去了,“要怪就怪这孩子命不好吧!”
“命?他是我的弟弟啊!爸爸妈妈都去世了,照顾弟弟就是我的责任。如果可以,我就把自己的肾脏捐给他!”大伟坚定地说。
在持续进行规律性透析三个月后,小二的病情逐渐稳定。公益保险的10万元理赔款成为孩子持续治疗的经济保障。中秋节那天,大伟给我打来电话。我问身在异乡打工的他,想不想家。
“想啊!可一想到我在广东打工,以后能存更多的钱给小二康复,我工作起来就有劲!”
“现在还想着当摇滚明星吗?”
“哈哈哈,我这么年轻就能养活一家人,还能给弟弟治病,比当歌星酷多了!”大伟笑了,“明星可以有很多,可照顾弟弟的就只能是我啊!”
和大伟一起帮助小二是我宝贵的经历,大伟的勇气破除了我对九零后的偏见。大伟和小二血脉相连,手足之情让他放弃自己的梦想,承担父母遗留下的重担。其实,在任何年龄段,都不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这种承担,令我心生敬意。
二
圆满协助小二获得保险理赔后不久。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吉林孤儿小萌成为我心底最大的牵挂。
为她报案的是乡民政的老蔡,“小张同志,小萌这个孤儿命苦,就指望着你们这个公益保险卡救命了。你说准备些啥,我记下来!”
“请您给我一个电子邮箱,我马上把理赔所需的详细材料及说明发个电子文档给您!”
“上网吗?这个我不会。而且要是需要给孩子准备好几样材料,我恐怕要把乡里其他的工作安排安排才能来处理这事。”老蔡为难了。
“小萌家里有没有什么亲人能帮她准备材料呢?”
“唉,她家还有一个晶晶……就算是小萌的姐姐吧。不过她不一定愿意回来帮忙啊。”老蔡叹了口气。
主编推荐
卢新华、王振耀作序
青春成长,我依然没有长大
直到会心痛,不仅为自己,也会为他人——
心会痛,才算长大
这是一本思辨的书,
放下自我,体悟心痛,才能直抵人性的奥秘与深邃;
这是一本有爱的书,
激活内心的善,才能让每一个人的前行更加温暖;
这是一本行动的书,
从麦肯锡、盖洛普到哈佛,管理与超强执行,才能让一个团队更有力量;
这是一本让所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深思的书,
它帮助成长中的我们,跨越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大关。
全部故事来自一个北京高考文科探花、北大才女的真实经历。
作家卢新华、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联袂作序。
这本书看起来是写一个北大女生如何在职场中经历成长之痛,并融入公益慈善事业,学会悲悯他人,*终做好去哈佛留学准备的励志故事。然而,书里揭示和包含的思想内涵却对所有人都启示意义:痛感孕育了生命,而心痛乃至悲悯,恰恰是完善一个高尚灵魂的必经之路——抛除自己的偏见,走入他人内心,感受他人痛苦,体会他人情怀,发现人性中*深切的善意。
——卢新华(作家)
书稿,我几乎一口气读完,并不时掩卷遐思。智澜是2006年北京高考文科探花,目前正准备到哈佛求学,她在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的工作与成长经历,折射出新一代年轻人的面貌与情怀。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们不仅会从行动、理念,甚至还上升到心灵层面进行反思,这一点远胜我们这一代人。真实地负起社会责任,将使命感贯彻到每一个制度设计与细节中去,这是中国年轻的社会精英必须要跨越的**大关。
——王振耀(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与前人相比,我们的青春并非只有相对丰厚的物质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伴随着孤独和迷茫。那些个人的得失与成败在我心中留下烙印,也让我逐渐开始感觉到心痛。
——张智澜(本书作者)
精彩内容
《心会痛,才算长大》作者张智澜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是2006年北京市高考文科探花,现服务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并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录取为在线学生。
《心会痛,才算长大》由30多个生动有趣的真实故事组成,展现了一个北大才女在基金工作、并同时准备赴哈佛求学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心会痛,才算长大》记录了作者初入职场时的“成长之痛”,也见证了公益慈善背后复杂的人性:除了善意与关爱,也会有他人的不信任、不理解、乃至冷言冷语;监狱里特殊的“募捐”;还有当生命受到威胁、当活着成为期盼所带来的冲击与震撼等等。抛除自己的偏见,学会心痛乃至悲悯,正是完善一个高尚灵魂的必经之路。
《心会痛,才算长大》揭示和包含的思想内涵对所有的人都启示性意义。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