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村:01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5.91
6.3折
¥
8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席永君主编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26696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8362959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内容摘要
◇摇钱树与圣诞树
对于明清时代民间流行的“摇钱树”画像,国内学者已经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这种文化象征物从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到“显得十分世俗化”的变化,与“商业的发达,老百姓对财富的追求”有关。研究者们还进行了不同文化体系类似现象的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的“摇钱树”与西方的“圣诞树”有着本质上的一致。东方和西方尽管相距遥远,然而,东方人和西方人在许多地方都是相似的,尤其是文化心理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东方人想着不劳而获的同时,西方人也想着天上掉馅饼;在东方人梦想着家有摇钱树时,西方人也憧憬着挂满各种精美礼物的圣诞树。无论是中国的摇钱树,还是西方的圣诞树,都是从神树崇拜演变而来的。
“圣诞树”顾名思义与圣诞节有关。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有多种版本,有一个传说是:古时候,一个农民在圣诞夜款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孩童,孩童临走时折下一根松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一棵树,这个神秘的孩童祝福农民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松树,报答你的善心。”还有一个传说是说:大约在十六世纪,圣诞树最先在德国出现,德国人把长青的松柏枝置于屋中摆设,将之视为圣诞树。后来,宗教改革家、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公元1483年-1546年)把蜡烛放在树林中的枞树枝,然后点燃蜡烛,使之看起来像是领导人们到伯利恒去。在有了电灯后,人们便改用五颜六色的小灯泡,以代替蜡烛。圣诞树真正出现在圣诞节,首见于德国,之后又传入欧洲诸国及美国,并以其优美的造型,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西方圣诞树种类繁多,有天然松柏圣诞树、人造圣诞树等等,但每棵圣诞树在挂满琳琅满目的礼物的同时,其树的顶端必定有一个特大的星星,以象征东方博士们跟随该星(伯利恒之星)而找到圣婴耶稣。而中国的摇钱树顶端的装饰物大多是朱雀(鸟),而鸟在远古则是星星的象征物,例如用三足乌或金凤来象征光芒万丈的太阳。摇钱树和圣诞树装饰物的惊人的相似性,说明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他们文明初开的时代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树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而星星则是宇宙的眼睛,两者的结合理所当然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这便是神树崇拜的由来。
摇钱树和圣诞树的确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它们均以树为主体形象,树上均挂有一定寓意的配饰。圣诞树是礼物盒,而‘摇钱树’是铜钱。它们的功用类似,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均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它们情感的表达方式相同,都采用了象征手法,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定意义。尤其是它们均以生命树为主体,与太阳、永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十分有趣的是,东西方民族早期对神树的崇拜,在中国演变成了对摇钱树的喜爱,而在以天主教、基督教为主要信仰的西方,则演变成了圣诞树的习俗。当我们将摇钱树和圣诞树认真比较后发现,两者的功能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区别仅在于西方人把神树与宗教结合在一起,又把圣诞树变成了一项大宗商品;相比之下,积极入世的中国人则把神树变成了世俗的吉祥物或直白的财富欲,反而没有形成多少商品价值。这一文化现象颇值得玩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