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美:王小锡散文随笔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0.88
6.4折
¥
79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王小锡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69933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9774951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小锡,1951年11月生,江苏溧阳人,哲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奕熙精英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目录
三版前言
再版前言
前言
上篇
我的母亲
老屋与竹园
年味
一张贺卡
尽到努力顺其自然
漫谈人生境界
劝君三十而不惑
……
中篇
下篇
附录
道德箴言
内容摘要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位善人,豁达、善良、勤劳、宽厚、友善是我母亲极好口碑的写照。 20世纪80年代初,母亲离开人世时我在江西南昌参加通俗读物《伦理学问答》的编写会议,因为通讯不畅,家人一时联系不上我,会议结束回到南京才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我伤心之极,嚎啕大哭了一场。没有能最后送母亲一程,我心里很难过。不过,当我慢慢恢复了内心的平静后,我又有一种释怀的感觉。因为,母亲在我的心目中形象很高大,也很美丽,母亲离世的样子我没有看到,因此,我心中存有的始终是她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她在我脑海中始终定格在靓丽、阳光、厚道的形象中,故关键时刻不在母亲身边,尽管不孝,但始终感觉母亲“没走”,这应该是“上天”好意的安排吧。 母亲从小家境十分贫寒,她6岁时随外婆逃荒乞讨至江苏溧阳定居。我想象得出,刻骨铭心的苦难生活会在母亲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多么磨灭不了的伤痛。但是,自我懂事起,母亲经常跟儿孙们说到她小时候乞讨到溧阳的人生故事,而从不讲乞讨过程的艰难和辛酸。但沿途乞讨中的一个情节她总是要讲的,这就是,在乞讨中有一次遇到一个老板娘,她看到6岁的小姑娘特别可爱,就大方地施舍了一些吃的和用的。每每讲到此,对于母亲来说都是一种“幸福”的回忆。大概从小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母亲对于后来的生活困难甚至挫折都是从容、平静地对待。记得我在读初小的一个开学时光,因为家中没有钱交学费,母亲带着我挨家挨户走遍大半个村子想借2元钱,结果因为当时大家都穷,要么舍不得借,要么自己也没有钱可借出,我和母亲只好一前一后地默默地“空手”回家。走在后面的我含泪不语,母亲当时尽管也是眼泪汪汪,但她却说,不要紧,刚开学,开心点,先上学,我再跑几家借借看。因为我母亲知道,凭她的好人缘,一定会有人帮助的。结果钱借到了,又马上还了,因为在老师的帮助下学校减免了我的学费。 母亲一辈子待外人像亲人,只要有机会她一定会乐意付出。20世纪60年代前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平时只要有乞讨者上门,母亲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甚至明明自己在喝粥,却一定会把冷饭团或红薯块等送到乞讨者碗里。母亲经常对我说,在我四五岁时,为养家糊口,她只身到上海做“娘姨”(保姆),因为“东家”所在弄堂里只有一口共用的水井,平时早上要排队洗衣、洗菜,年龄达半百、在“娘姨”中最年长的母亲一边排队,一边就帮前面的人洗这洗那,一来帮了人家忙,二来也加快了速度,以至于后来年轻“娘姨”们总是让我母亲先行洗涤。年届“古稀”时,只要村上有人家有事需要帮忙,还总是少不了母亲忙忙碌碌的身影。 母亲年龄小父亲10岁,而父亲比较早地丧失了劳动能力,是母亲扛起了一家数口人的生计,承担了家内家外的劳动,她不但任劳任怨,而且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与家人发生口角。记得母亲60岁左右还经常挑重担奔忙,日夜不停地操持家务。其实我母亲尽管不是“三寸金莲”,但年幼时也是被裹过一阵子小脚的,因此,行动并不方便,她是在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我们这个家。我是母亲中年得子,尽管我和大我三岁的小哥锡保从小就想为母亲承担一些家务,但母亲为了我们读书,再苦再累也心甘。为此,当我年幼时不想读书跑回家后,母亲把我一顿痛打,打进了学校。这也是我一生专享一次挨母亲打的“经历”。要不是母亲自己为支撑家庭和培养孩子而甘愿吃苦,要不是被母亲一顿痛打,我这辈子可能就是个文盲。 母亲对儿孙后辈从来是言传身教,总是把后代当作朋友来看,以至于儿孙们都十分尊敬母亲。侄女王瑾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在她9岁时的一天,帮母亲即她奶奶去池塘边淘米,结果米仅被翻弄几下,一不小心筲箕在手中翻身滑落水中,米也随即全部散落,在侄女正可惜心疼、惊慌失措地准备轻则挨骂为“讨债鬼”、重则遭“钉弓”(手指弯曲叩头)时,母亲却和颜悦色地说,不要紧,回去再拿米来淘。20世纪80年代初,一顿做白饭的米够一家人喝一天的粥,母亲不可能不心疼,但面对小孩犯错,坚持宽宏慈爱,这不失为一种上乘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母亲的一举一动不仅教育了家人,而且赢得了尊重。妻子郭建新难以忘怀的是,我儿子1982年出生后,已经70多岁的母亲坚持要帮我们带小孩,结果因身体支撑不住被我们动员回老家休养,谁知,她在家又养起了鸡,为的是让居住在南京城里的我和家人能吃上她自己养的鸡,这是令我们一辈子铭记心中的母亲的真爱。还记得,母亲病重时,经常围在母亲床边服侍的是玉琴等一些孙辈的孩子们,看得出他们的真心诚意,这是很难得的尊重和孝敬之心,由此可以看出母亲的宽厚、善良也在儿孙那里得到了回报。 母亲虽6岁离开家乡,但一辈子思念家乡、向往家乡。不过,家乡在哪里,母亲始终是既清楚又模糊,只是经常唠叨,“我的老家在苏北桃园宿迁”。由于早年交通和通讯不便,作为子女的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带母亲去老家寻根。而后因工作原因,我有机会经常去苏北,这才弄清楚母亲老家在
精彩内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