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3.85 6.3折 ¥ 3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徐潜,栾传大主编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47201756
出版时间2010-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17756648
上书时间2024-12-13
好学不厌孔仲尼|1樊迟学而不厌|3不务正业”的苏秦|5刘向整理古籍二十载|7
王充建树无神论|9班超不辱使命|12蔡伦革新造纸术|15张仲景攻克瘟瘦17穿壁引光”匡程圭20大器晚成朱买臣|22居贫贱而壮志凌云24巧制地动仪的张衡|25羊信变学者王象|27吕蒙受教苦读成材|29黄霸狱中苦学不歇31路温舒以蒲草练字|32
王充书铺借读35贾透隔篱听课|36
董遇“三余”读书|38
张霸倡导勤学施教|39
马钩革新机械40陈寿勤奋攻读经史|43
裴秀和“制图六体”|46不让须眉谢道韫|47王羲之杭中得笔法|49而立年始读的张充|50皇甫谧自学自诊撰医著|52左思十年苦撰《三都赎》|55
葛洪勤奋学医著书|57法显艰苦跋涉取经学道|59
车胤囊萤夜读|61吴道子茎饼悟画62韩幹临厩画马|64桑维翰铁砚磨穿|65足趾夹笔书恭楷|66说早慧“诗鬼”李贺|67李白山里找神仙|69
……
范仲淹“断齑划粥”|113司马光用“警枕”促读|114欧阳修著文的“三多”与“三上”
刘怒谢宴借览|117
徐伯珍在竹叶上练字|119郑成仙发愤修桥120
好学不厌孔仲尼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他的曾祖孔防叔因逃避宋国宫廷贵族的内讧而离开家乡,逃奔到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后来,家境败落,到了孔子父亲叔梁纥的时候,他家只是贵族中最低一级的了。3岁的孔丘就没了父亲,母亲带着他迁居曲阜城里的阙里。孤儿寡母孤苦伶仃,生活贫寒。为了生活,孔子给人当过牛信羊信,还给人家当过吹鼓手。他17岁的时候,母亲病死了。两年以后,孔子结婚。为了生存,他给人家管仓库和管理牛羊,以此来维持全家艰难的生活。孔子没有进过学堂读书,但坎坷的生活经历并没有使孔子放弃学习,相反,他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孔子出生在鲁国,那里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孔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对他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家境的贫寒,使他不能从师进行专门学习,他只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自学的生活是很艰苦的,时间安排在早晚,没有专门老师耳提面命的教诲,只能伴着昏暗的烛光,面对着书简,苦读苦思苦想。由于孔子一心钻研学问,养成了“衣食无饱,居无所求”的对物质生活淡漠的态度,而对于向别人请教学问,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前后两者对照鲜明,可见孔子对知识的追求,始终处于废寝忘食的状态。
孔子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可以用“学而不厌”来概括。
有一次,他听说鲁国大夫昭子给郑子讲解黄帝、炎帝等传说,就起紧跑过去拜访,向郯子请教有关的知识。
为了学到知识,孔子不怕疲惫,即便是千里迢迢,也在所不惜,只要能获得真知。为了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传统礼制,孔子从鲁国出发到东周的洛城参观考察,尽管一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但孔子一到目的地,立刻就去找负责周王室文献的大思想家老子,虚心地向老子请教有关古代礼制的各种问题,并仔细地观察了老子处理礼仪的情况。经过参观学习,孔子对周朝的礼仪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洛城学习回来,他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讲给学生,使学生们长了见识,眼界大开。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以求获取更多的知识,是孔子在学习上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的张他第一次参加鲁国的祭祀大典,当他进入太庙以后,对典礼中的每件事情,甚至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问到,直到弄明白为止。孔子这样的做法,受到了一些人的嘲笑:“谁说这个陬人懂礼?每件事都得问来问去!”面对嘲笑,孔子坦然地说:“不懂就问,这才合乎礼啊!”后来,孔子把这种“每事问”的做法,广泛运用到每个地方,不论是讲学,还是从政,或是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地方,每遇到不懂的问题,每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都不耻下问。流传至今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方法,就是由此而来。坚持“不耻下问”,使孔子的知识面不断拓宽,他不但熟悉了古典文化,还对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了如指掌。
给后人莫大启示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音乐的故事。
孔子向著名的乐官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还是反复弹奏一首曲子,师襄子让他换一首新曲,孔子却说:“这首曲子是会弹了,但还掌握不好节拍子……
本套丛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述。书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