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流场四维模型及剩余油研究:以胜利油田典型长期注水开发为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6.58
6.3折
¥
42
全新
仅1件
作者邓玉珍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178451
出版时间200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6736649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概述
第一节 油藏流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油藏宏观流场研究现状
二、油藏微观流场研究现状
三、油藏渗流场研究现状
四、剩余油分布规律现状
五、水-岩作用研究现状
第二节 油藏流场研究的技术难点
第三节 油藏流场研究内容
第一章 典型长期注水油藏地质及开发概况
第一节 胜坨油田开发概况
一、胜坨油田层序地层格架
二、胜坨油田沉积体系
三、胜坨油田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四、胜坨油田注水开发概况
第二节 孤岛油田开发概况
一、孤岛油田构造格架及演化
二、孤岛油田沉积体系
三、孤岛油田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四、孤岛油田开采现状
第二章 油藏流场四维模型理论
第一节 油藏流场四维模型建模方法
一、油藏流场四维模型概念
二、建立油藏流场资料库原则和流程
三、油藏流场四维模型建模原理
第二节 长期注水油田储层参数变化规律
一、储层宏观参数变化规律
二、储层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三章 油藏岩石骨架场模型
第一节 储层岩石骨架场模型
一、储层岩石骨架场
二、油藏流场黏土矿物场
第二节 油藏孔喉网络场...
内容摘要
藏流场是指地下储层中的骨架场、孔喉网络场、黏土场、物理化学场、应力场、流体场及其中流体在储层中渗流状况的统称。中国东部陆相断陷湖盆内广泛发育了碎屑岩储层,这些储层的非均质性很强,给油田勘探开发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这些油田都经过30余年注水开发,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地下储层微观流场被改造和破坏,在储层中水驱推进过程不均匀,致使油藏参数发生变化,非均质性增强,生产矛盾日益加剧。目前多数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开发,综合含水率为80%~95%以上,要实现各油田稳油控水,提高油田采收率,必须要研究特高含水期储层的微观特征和演化,研究宏观和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研究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机理,同时还要研究和建立油藏流场四维动态模型和油藏仿真模型,才能揭示宏观、微观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从而达到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
大量的油田(特别是长期注水开发的油田)开发实践证实,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是在不停的发生和演变,注入水对地下储层进行多种方式的动力地质作用,这些油藏动力地质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和破坏是在不停的演变中,从而致使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影响的储层骨架、网络、渗流、地应力、物理化学场和流体场等各种参数也是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造成地下储层结构和储层性质都发生复杂的变化,从而也致使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宏观和微观形成分布进一步复杂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混乱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主编推荐
《油藏流场四维模型及剩余油研究:以胜利油田典型长期注水开发为例》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精彩内容
《油藏流场四维模型及剩余油研究:以胜利油田典型长期注水开发为例》根据胜利油田典型长期注水河流相沉积储层在初、中、高和特高4个含水期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的特征、方式、类型、空间分布、时间演化,研究和仿真3种成因类型储层油藏中骨架场、网络场、渗流场、物理化学场、应力场和流体场在油藏开发中的特征、变化规律、控制因素及与剩余油形成、分布和演化的关系。建立油藏流场微观剩余油分布的7类12型四维动态模型。指出任何沉积类型的储层油藏在长期的水驱开发中,储层的岩石骨架网络、孔喉网络、胶结物及岩石表面性等在油藏开发流体长期的作用下都发生了改造和变化,致使剩余油在流场中存在的形态、数量、富集程度和分布规律发生变化。
《油藏流场四维模型及剩余油研究:以胜利油田典型长期注水开发为例》适合从事油田开发、三次采油和提高采收率研究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